幼稚園最快下月獲2項計劃補助 校長:時機太遲、細節不夠清晰

撰文:王淑君
出版:更新:

幼稚園在今年停止面授教學的日子多,部分學校因學生的退學潮致學費收入大減,甚至無法繼續經營。教育局在上周三(23日)宣布,將撥款予所有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學校,包括每位學生100元的「贈書計劃」和每校上限5萬至8萬元的「小手作及資源套」津貼。惟有幼稚園校長認為,補助推出的時機略嫌太遲,而且未知能否購買書單外的書籍,細節不夠清晰。

教育局宣布所全港所有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及設有幼稚園班級的學生發出通函,表示將提供一筆過資助,協助學校推行2項支援在家學習的計劃,包括「贈書計劃」和「小手作及資源套計劃」,預計撥款總額約8,600萬元,最快下月發放。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指,在疫情之下,電子授課成為常態,但幼童不宜長時間使用電子屏幕,於是該局決定通過一筆過資助,協助學校推行2項支援在家學習的計劃,鼓勵學校為學生設計富趣味,以及切合他們興趣、能力和學習需要的在家學習活動。

計劃詳情:

「贈書計劃」將每學年津貼每位學生100元,按幼稚園合資格學生人數計算,校方無需提交證明,只需運用津貼為每名學生選購圖書,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此計劃最早在下月發放。

「小手作資源套計劃」則視乎學校的規模,上限為5萬或8萬元津貼。該局建議學校設計簡單、輕鬆和有趣的學習任務或親子活動,運用津貼為學生的小手作預備材料包、使用指引或製作在家學習的資源套。此計劃將最早在明年3月發放。

通函原文:

+8

教協:時機太遲、增加學校行政壓力

教協理事兼幼稚園校長關淑玲認為,幼稚園已停止面授多時,很多學校一直都有借書給學生回家閱讀,政府津貼未免來得太遲。而且在「贈書計劃」之中列出,學校購買實體書給學生後要實行交換計劃,「萬一圖書在交換過程中毀壞了,學校有沒有資源再去換一本?有沒有修書的程序和補貼?交換時要消毒,這些額外支出又如何計算?」但這些行政的細節未獲得教育局清晰的回覆,關理事認為該局沒有從學校行政和執行方面細想。

另外,教育局的通函列明,以上計劃的相關開支不得納入幼稚園的學費調整之中,亦不能把津貼的撥款和餘款和其他資助或帳項互調。如果2項計劃的津貼有餘款,需要退還教育局。關理事認為,教育局此舉並不能舒緩部分經營困難的學校困境,「學校收到了補助,形成了不得不做的壓力;惟一旦買書、行政花多了錢,卻不能在學費之中調整,學校變相又要另撥資源,有機會增加了學校經營的困難」。

幼稚園校長:補助能讓學校「買到以前唔敢諗嘅材料」

聖公會聖巴拿巴堂幼稚園校長鄧雪堯表示,學校在停止面授的期間,亦有向學生借出圖書和派發在家學習的材料包,認為教育局是次的津貼能夠配合學校的教學方針。

「學校在疫情期間每星期都會派發材料包,不過和學生在學校做手工不同,分配的材料不能共用,需要每人一套,材料也不能只預到剛剛好,要給小朋友一些選擇,令材料的成本費用增加。」而教育局對資源套的津貼,能幫助學校購入一些「以前唔敢諗去買嘅材料」,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鄧校長指,現時幼兒的圖書動輒上百元,一些較大的繪本、立體書或「揭揭書」,高於150元售價也是常事。「每人100元亦尚算合理。」她說。

+1

相關文章:聖誕節2020|德萃幼稚園辦網上聯歡會 老師悉心打扮、準備小遊戲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