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女童患O型腿!「這歲數前」矯正仍來得及 不處理腳骨隨時變形
1名9歲女童Lucy因站直時雙膝間距過大,被母親帶至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求診,經骨科部蔡凱仁醫生診斷為「O型腿」(膝關節內翻)。與家屬討論後,醫生建議進行「微創生長板導引手術」,術後追蹤1年,Lucy的腿型恢復筆直,不僅家長放心,Lucy也重拾自信。
8歲以前腿型不用過份擔心 12歲以前矯正都來得及
蔡凱仁醫生指出,正常腿型是髖關節到踝關節之間經由膝關節中心連成一線;兒童站立時,若膝關節偏內翻,即為「O型腿」;膝關節偏外側翻,則是俗稱的「X型腿」。兒童成長過程中,腿型的變化如同「鐘擺效應」,是正常的生理成長過程。
新生兒剛出生的腿部外觀常見「O型腿」;1歲半至2歲回到接近筆直;3到4歲左右反而呈現醫學上稱之的「膝關節外翻」,即「X型腿」;6到8歲左右之後,外翻角度逐漸減少且接近成年時腿型。
蔡凱仁醫生解釋:「兒童接近8歲時腿型大致定型!」,輕微的「O型腿」或「X型腿」通常不需要治療。但如果變形明顯且伴隨骨關節病變、生長板異常、代謝疾病等病態性病因,就需要進一步處理,特別是在12歲前,由於生長板尚未閉合、矯正效果最佳。
相關文章:兒童身高|別讓孩子吃得太肥膩 可致性早熟 隨時提早「唔識高」
矯正不只是美觀問題 同時改善軟骨磨損
針對矯正的部分,蔡凱仁醫生也提出解方,他表示可採用「生長板導引手術」,這種微創手術,將金屬鋼板與螺釘植入單側生長板來抑制骨骼生長,進行矯正。術後可正常活動,持續追蹤數個月,確認兩側不對稱骨頭已完成矯正,需再開刀將植入物移除。
最後,蔡凱仁醫生向父母呼籲矯正的重要性,除了在於能改善腿型的外觀更為筆直外,還能降低腳骨變形,造成膝關節因受力不均,導致的疼痛、步態異常、韌帶鬆弛、長期關節軟骨磨損等問題。
【延伸閱讀,更多兒童健康建議】
兒童身高|牛奶早上喝 不及這時間喝更好?原來這是骨質成長時段
兒童身高|只補鈣不足夠!6大營養應充足攝取 3個時段避免吃甜食
延伸閱讀: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