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成癮或因想逃避現實挫敗 除缺自信 這些性格的小孩也屬高危

撰文:NOW健康
出版:更新:

小孩透過網絡視訊學習,許多家長叫苦連天,因除請假在家,還必須擔心小朋友長時間接觸電腦,會不會網絡成癮,醫生提醒,父母應該與孩子訂好網絡使用規範,限定上網時間,並調整親子溝通模式,減少衝突。

台灣國發會早前一項調查發現,在12歲以上民眾中,5.0%屬於網絡沉迷風險族群,其中82.5%常以智慧型手機上網,主要為玩遊戲、看影片、經營社群。台灣國衛院2017年調查高中以下學生使用網絡狀況,結果顯示,青少年網絡遊戲成癮盛行率為3.1%。

相關文章:YouTube演算法不可盡信 曾有網紅做實試 發覺總看到心寒內容

+4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生李宛臻表示,網絡成癮與個人性格有關,好發於具有衝動性高、決策及計劃事情能力弱、情緒調節能力弱、挫折忍受度低、傾向以逃避處理負面感受、以及長期缺乏自信等特質的小朋友、青少年。

李宛臻指出,網絡世界具有快速、便捷、以及匿名性等特色,很容易成為這群孩子逃避現實挫折,及排解負面情緒的最佳管道。

此外,這類小朋友通常人際關係不佳,學校歸屬感較低,成績表現偏差,如又常與家人起爭執,就更會在網絡虛擬世界尋求認同與慰藉。

李宛臻提醒家長,若懷疑孩子有網絡成癮傾向,可先使用「網絡使用習慣自我篩檢量表」快速檢測。此表適用於10至25歲學生,每題若答極不符合計為1分,非常符合計為4分(如括號中數字),若分數達11分以上,則為高度沉迷傾向,建議進一步至門診接受完整評估。

相關文章:孩子咬指甲或出於緊張、好奇 別強迫戒掉但遇這些狀況應看醫生

+10

在治療上,必須多管齊下,包含,心理治療、家族治療、以及醫療和學校輔導系統合作,並調整孩子的教學規畫,以減少其挫折感,過程漫長,家長一定要耐心以待。

李宛臻表示,疫情期間,減少戶外活動,學童、青少年更可堂而皇之地使用手機、平版,在網絡行為及頻率上均不同於以往,此時,家長無須緊迫盯人,可以試着全家一起閱讀或做些簡單運動。

李宛臻強調,網絡成癮是一種疾病,家長應該謹慎面對,陪同孩子積極治療。松德院區擬定網絡成癮醫療服務計畫,提供整合性治療及個案管理追蹤服務,讓青少年離開網絡世界,參與真實人生。

相關文章:兒童版YouTube設限時、檢舉4大功能 助父母把關免孩子沉迷受荼毒

+15

延伸閱讀:

想讓失眠困擾降級? 4方法幫你走出焦慮回歸正常作息

疫情爆發職場困擾讓焦慮上身 精神科醫師傳授6招自救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