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應否跟孩子說他們是SEN孩子? 過來人分享不同階段處理方法

撰文:小山
出版:更新:

在不少SEN(Special Education Needs, 特殊教育需要)孩子的家長心中,應否跟SEN孩子説明他們有特殊教育需要,一直是難以處理的問題。分別育有17歲和10歲SEN兒子的EmpowerWomen成員Minnie和Angie,將分享根據SEN家長在不同階段的狀態,分析應否告知孩子有SEN。
(資料獲EmpowerWomen及愛初心慈善基金授權認可)

如家長已接納孩子有SEN 坦白説明有助孩子建立自我價值

若家長處於第一階段,即否認小朋友有SEN,Angie覺得他們未必能夠跟小朋友直接説明他們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小朋友。不過,如家長一直不告訴孩子,Angie認爲,「小朋友一直成長,他會感覺到自己跟其他身邊同齡的小朋友有所不同,甚至有些困難。」當小朋友不清楚這是源於他的先天情況,「他可能會覺得自己特別差、不聰明,甚至覺得自己是一個怪人,會影響他在成長過程中的自我價值感和自我形象。」小朋友或會因而產生「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的想法,或認爲自己怎樣努力都做不到別人做到的事情,迎來種種心理關口。

當家長踏入第二或第三階段,代表自己已接納孩子有SEN,Angie傾向處於此階段的家長跟小朋友説明情況。「如家長能直接向小朋友表達,代表父母真的接受他們,即使他們有SEN也會接受他們的。」家長更可向孩子清晰解釋他們與身邊人的不同是怎樣的一回事,並藉此讓孩子接受自己的獨特性。雖然成長過程中會有不同的體驗,但也可慢慢建立不同的自我價值。

別將「不同」變成一個問題 解釋助孩子更了解長短處

Minnie同意跟SEN孩子直接説明,有助他們建立較正面的自我價值。「當年我帶兒子見不同老師,幫他處理讀寫障礙困難時,他也有問我爲何要來這裏。」Minnie當時跟兒子解釋,他在學習閲讀與寫字的需要,跟其他同學有所不同。「我只說不同,我沒有說他有問題,『你需要的方式與我們需要的方式是不同的。』像有人喜歡吃炒飯,有些人喜歡吃蒸飯,大家有不同需要,沒有誰對誰錯。我們來這裏就是去找適合你的方式讓你學習。」

Minnie亦向兒子強調,他在學習中文讀寫能力方面不及英文或運動聰明,當中仍有很大進步空間,所以兒子不會覺得自己一科不夠聰明,便整個人失去價值或自信。Minnie記得兒子小時常跟別人說:「我英文很聰明,我運動很好,只是中文差一點點,我還可以更聰明。」Minnie覺得兒子對於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有一定掌握,知道自己在哪一方面可再提升或比別人更聰明,她認爲這是較健康和全面的方式建立自我價值。

影片來源:SEN媽媽分享 是否跟小朋友說: 你是一個SEN孩子?

(資料獲EmpowerWomen愛初心慈善基金授權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