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周身骨痛 中醫推介1款湯水助祛風散寒除濕 附3個護理注意事項

撰文:小山
出版:更新:

不少媽媽即使按照陪月指示好好坐月,產後仍出現全身骨痛,情況常見於腰、背和關節等。王曉新中醫師會從中醫角度解釋產後出現的肢體酸痛,並推介一款湯水,有助產後養血通絡,以及祛風散寒除濕。此外,她亦提供三個產後日常護理的注意事項。
(資料授權:王曉新中醫師 @amywong_ec)

分娩過程傷津耗血 致風寒濕邪易乘虛而入

王曉新中醫師指出,產褥期出現的肢體關節酸痛、麻木,中醫稱爲「產後身痛」,俗稱「產後風」。從中醫角度,產婦在分娩過程會傷津耗血,令產後四肢百骸、筋脈關節失於濡養,加上產後毛孔和關節疏鬆,令風寒濕邪容易乘虛而入,並留滯經絡、筋骨之間,引起肢體酸楚麻木、疼痛。

對於產婦於產褥期出現全身酸痛的情況,王曉新中醫師稱中醫治療會著重「養血祛風,散寒除濕」,常用方劑有「獨活寄生湯」、「黄芪桂枝五物湯」、「蠲痹湯」和「身痛逐瘀湯」等,目的是為了補充分娩過程所流失的氣血,治療通過祛風、散寒和除濕等方法疏通經絡,以達到「通則不痛」。

以下爲王曉新中醫師介紹的一款的湯水,有助祛風散寒除濕。此款湯水較為適合輕症患者,如產婦疼痛情況嚴重,王曉新中醫師建議由醫師開立具針對性的處方。

食療推介:獨活寄生烏雞湯

材料:桑寄生15克、獨活6克、當歸6克、川芎6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大棗3枚、雞血藤15克、烏雞1隻

製法:所有材料洗淨,藥材先浸半小時,加入10碗水煎煮滾後,放入烏雞同煮兩小時,調味即成。

功效:養血通絡,祛風散寒除濕。

產後日常護理

1. 慎起居,避風寒,注意保暖。洗澡可用生薑、艾葉、桂枝等煮水,以代替清水,有祛風散寒作用。

2. 補充足夠營養,忌進食生冷食物,以增強體質。

3. 勞逸有度,減少家務勞損。

把握分娩後首3個月進行治療

王曉新中醫師又提醒,患有「產後風」的新手媽媽,建議把握分娩後首三個月進行治療,否則有機會因耽誤病情,令疼痛問題遷延一生,不易治癒。

如果媽媽們只在手肘或手腕位置出現疼痛,有機會是因爲抱著寶寶或處理家務時引起勞損,例如媽媽手、網球肘等,而非「產後風」。面對此類痛症,王曉新中醫師建議進行針灸治療,並可配合適當伸展運動。

《本文內容獲王曉新中醫師授權轉載》

點擊即睇「新手爸媽懷孕育兒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