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明儀:幸福育兒】60個暑假親子郊遊好去處 (中篇)

撰文:小山 糰子
出版:更新:

曾撰寫《甚麼是快樂》、《快樂自白》、《登入快樂》、《世上無難事》等快樂系列的我,自言是個正向思維的人:遇上壞人,我當作是一種智慧的修練;遇上困難,我當是天父送我的一堂課,遇上疫情,我視為親子最珍貴的時光,把母子倆的幸福儲蓄罐儲得滿滿。
(本文作者:資深親子及教育顧問鄧明儀)

在過去三年半疫情,我跟兒子最大的收獲,是攀山涉水走遍香港近百個隠世美景,藉由這些「去旅行唔一定要飛」的親子闖蕩遊,兒子身體不但愈見強壯,而且從而啟發了一套「山澗育兒論/山澗育兒樂」,希望鼓勵更多的父母帶孩子走出冷氣房,不再做冷氣兒童或港孩。

常言道:「送孩子一雙名牌的鞋,不如給孩子一雙會走路的腳。」趁著暑假快將來臨,我把過去三年跟兒子游山玩水好去處總結一下,好讓家長們參考,並鼓勵大家能透過「愛玩才會學」,讓小朋友接觸真正的大自然,增強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自理力、解難力、抗逆力、創造力等未來需要的生存力,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近看香港這個家之美!

【#小島學園】拒絕港孩及冷氣兒童的荒島

「教育不應該如此!」說得擲地有聲的陳葒校,十多年前捨棄高職厚薪的校長之位,隻身創辦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於2015年更創辦小創辦小島學園,講求自主、實境等學習理念,誓要在無牆的學校,給孩子補回填鴨式應試教育中失去的學習動力,「重點是是無牆教室,未來學習的發展應該是這樣。」

每年暑假,小島學園於大嶼山大浪村舉辦學習體驗營,以4A教育理論 - 即Autonomy(自主)、Authentication(實境)、Association(關連)、Achievement(成就),設計各種類型的創新學習營體驗營,教授學生耕種、烹飪、STEM、環保、歷奇等,每年報名學生例必爆滿,可惜去年慘遇疫情,小島學園被迫停辦,今年犬兒㦡㦡終於夠年歲報名,一連三日分別參加了小島水上求生營、小島科學營、小島農夫營。

難得小朋友自己摘菜、洗菜、切菜、煮菜,洗碗……在一個與世隔絕的荒島,沒有冷氣兒童,沒有直升機家長,回歸大自然,回到教育的初心,愉快地學習面對未來最基本的競爭力,包括自理能力、解難力、溝通力、生存力等,就正如上世紀著名教育家John Dewey(約翰 杜威)曾說:”If we teach today as we taught yesterday, we rob our children of tomorrow.”著眼於孩子贏在未來,首先培養孩子最基本。

2021-12-29

小島學園(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鹿頸】紅樹林親親小白鷺

在秋冬最適宜行山之時,是日帶著一班小朋友行鹿頸至谷埔來回折返,不但平路易行,而且景色多樣化,有紅樹林、濕地、石灘、小碼頭、蘆葦草及客家村,以及三級歷史古跡的啟才學校等多個打卡點,紅樹林區更不時有見小白鷺聚集。

大家於BB開心茶座吃個全日早餐後出發,分岔口走左邊的路往鳳坑和谷埔。 沿途可見各具特色的補給站,有依山面海的發記士多吃碗豆花,有客家大排檔盈佳茶座各式各樣的客家茶果,有主打客家菜的松記士多的醋鴨及走地雞等都是隱世名菜。

交通:粉嶺港鐵站C出口,乘搭56K小巴,在鹿頸總站下車

2021-12-23

鹿頸(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千島湖】湖光山色交相輝映

大欖涌水塘在1957年建成,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由於由多個小島組成,有「香港千島湖」之稱,千島湖清景台更於2019年落成,方便遊人走樓梯就可輕鬆到達山峰之顛俯瞰千島湖。

是日我們由屯門黃金海岸對面的掃管笏村出發,連休息和拍照,約三小時多來回,注意沿路沒有補給站。於清景台打卡完畢,可以選擇原路折返,或往另一邊下山到大棠賞紅葉

從元朗方向離開。

* 交通:可在屯門市中心上43號小巴至掃管笏村

2021-12-17

千島湖(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東岸公園】親子簡單的浪漫

尋日同個仔影咗一輯20周年結婚相,作為今年的生日禮物,今日再趁生日放大假,下午接個仔放學後,即到 #東岸公園~炮台山打卡,因為該佔地十萬呎的主題公園自9月25號開幕以來,逢星期六日及假期都人頭湧湧,難得平日可以同個仔拍下拖,向360米打卡海濱長廊+360度海景開放式防波堤看日落,已經滿足了我嘅生日浪漫!

2021-11-15

東岸公園(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鹽田梓】認識鹽製作過程及客家風情

早前與一班小朋友到了西貢鹽田梓,除了可讓小朋友認識到鹽田的製作過程,以及昔日客家人的生活,島上亦有不少親子打卡位,像被翻新過有逾130歷史的聖約瑟教堂、鹽田仔博物館、鹽田梓村文物陳列室,還有紅樹林及玉帶橋等,回程可於鄉誼茶座品嚐地道客家菜及小吃,必吃柴火土窰雞 (須預訂)、客家茶粿(有艾草、紫薯、雞屎藤、杏仁等口味)。

鹽田梓是香港碩果僅存的鹽田,也是有300年曆史的西貢客家人聚居地,曾經是40多個家庭的200多個村民的家,卻於90年代荒廢了,直到原住民村民陳忠賢從英國回來並於1999年當選村長後,努力振興鹽田梓,讓遊客再次踏足及認識這個小島,尤其近三年每年4月至7月舉行的鹽田梓藝術節,讓更多人前往了解這個神秘的客家小島。

* 前往方法:於西貢碼頭搭乘街渡(洪記海鮮酒家旁),每人每程$60 (大小同價),約15分鐘至鹽田梓碼頭。

2021-10-30

鹽田梓(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白腊灣】西貢隱世小琉球

由去年疫情開始,我們一家跟著六歲的「行山小專家」曦晴,攀山涉水去過無數圍繞著西貢的隱世海灘,浪茄、鹽田灣、海下灣、半月灣、曝罟灣、大浪西灣、亞公灣……早前趁秋涼去了被喻為「台灣小琉球」的白腊灣。

建議由西貢或北潭涌搭乘綠的士前往白腊村口(約$70-100),在萬宜路下車步行約15分鐘至海灘,沿途有彩色花田及恍如希臘彩色小屋供打卡。來到水清沙幼的白腊灣,不但可以玩獨木舟、露營,還有多樣化的生態環境,包括淡水濕地、河流、沙灘和風水林等,可以讓小朋友認識過百種昆蟲及植物等大自然生態。

這裡設有士多,有售賣食物和飲料(炸雞翼超好味),更可租借露營用品及獨木舟。回程最好先於白腊灣電召的士,再預15分鐘前往萬宜路上車。預先於士多電召的士,步行約15分鐘前往萬宜路乘車。

2021-10-23

白腊灣(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馬灣 #挪亞方舟】東灣泳灘的親子療癒

話說,兩個月前預訂了挪亞方舟酒店 #Staycation ,逛挪亞方舟、大自然公園、大嶺頭登山徑,尤其在馬灣東灣泳灘樂而忘返,於是試吓問酒店經理有冇房住多晚?DadDad 生日中的小確幸係,竟然仲有一間主題“啤啤熊英倫遊”房(四人兩大床兩廁大露台)~熊仔,全部都係熊仔,呀仔仲親手縫製咗隻熊仔叫小啡送俾DadDad 做生日禮物!作為父母們的生日快樂其實係,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2021-8-14

【#大澳】因為《踩過界》及《大叔的愛》,香港最著名的「水鄕」大澳,再次成為旅遊熱點,多少情侣特登前往新基大橋及横水橋打卡。多得政府$2000消費券,是日東薈城人頭湧湧,我們卻趁著行雷閃電落雨反其道而行往大澳一日遊,一家人輕輕鬆鬆漫步於大澳文化工作室、大澳文物酒店、紅樹林、市集、棚屋,吃大澳著名蛋球、豆腐花、魚蛋,在快艇上唱着唱着,「未預計這一秒會這麼震撼我,未了解 怎經過,未定義的衝擊,讓我心跳也因此震動過⋯⋯」彩蛋係竟然在大澳用消費券買了一大袋海味。

前住方法

1)巴士

* 梅窩(新大嶼山巴士1號線,新大嶼山巴士N1線)

* 東涌站(新大嶼山巴士11線)

* 昂坪(新大嶼山巴士21線)

的士

2)大嶼山的士(藍的)

3)渡輪

大澳碼頭每日開放,開往大澳的航線有屯門、東涌、沙螺灣

2021-8-7

大澳(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貝澳】#盛夏友晴天

繼《彼得兔2》主題「我是誰」後,Pixar最新動畫《盛夏友晴天》,主題説得更清晰:「不是每個人都能被所有人接受,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犬兒一群由K1認識到Year 4的一班好朋友,各有所長,也各有他們的不完美,有固執的、有内向的、有怕事的、有易哭的⋯⋯但可幸全都是善良友愛的好孩子,願意互相陪伴、互相扶持,就像電影裏的Luca 與Alberto,雖然有著完全不同的人生,但彼此的相遇為對方帶來絕大的意義,也勾起我們這些大人孩提時及那些年的盛夏回憶,也提醒我們人與人之間的友情,本來就是要以時間和真心去換取!

#大嶼山 #愉景灣 #浪人舍 Ochill

2021-7-14

貝澳(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海下灣】最接近海的一人之境

海下灣的生態價值很高,因為這𥚃有一個天然屏障,阻擋海水雜質的湧入,使到海水比較潔淨,因此有高度的生物多樣性,水清見底都是海參、海星、海膽,以及不同種類的珊瑚等等,是浮潛聖地之一。政府為了維持海下灣的生態系統,已於1996年把它列為海岸公園。

前往方法 :

駕車往北潭涌公眾停車場,再轉乘綠的直達海下灣 (每程約$70)。

西貢坐7號專線小巴,每30分鐘一班車,海下灣尾班車於下午6:55開出。

溫馨提示~

1)除了原居民或持禁區紙人士,不能開車進入。

2)疫情仍然嚴重,請選平日清晨或黃昏時段前往。

3)不可在此釣魚或捕捉海洋生物,否則最高罰款達25000港幣及監禁一年。

2021-4-24

海下灣(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非遺活動一天遊】與孩子細看歷史之美

早前我們一家三口榮幸跟陳家偉校長,以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非遺推廣人陸永盛、大聖劈掛門傳人李飛標、故鄉茶園負責人陳笑微等一眾專業猛人,上午去了上水古洞「非遺活動一天遊」,不但參加上水古洞土地廟的土地誕儀式,而且認識紥作傳人冒卓祺師傅,並參加他建立的「紥作技藝展示舘」,近年迷上origami的㦡㦡非常興奮,還要說拜帽師傅為師;下午前往上水金錢村參觀香港盆栽會「石苑」,乃香港少有蘇州園林建築的盆景展覽和栽培之獨特場地。

香港不但有很多有心的世外高人,而且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獅藝、涼茶、漁民、紥作、盂蘭勝會、葉笛和鋸琴、粵劇、剪紙、書法、大坑舞火龍等~只要教細心欣賞,便會發現,她的歷史美!

2021-4-5

非遺活動一天遊(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元朗新田大夫第】另類親子古跡遊

因為探訪搬住新田大夫第的退休中學及中文中史老師,所以難得到新田一日遊,才欣賞到附近的法定歷史古蹟,慚愧當年會考中史獲A的我,居然有眼不識泰山,可幸有有老師做導遊。

「大夫第」意思指有功名之人士的府第,由當地大戶文氏的族人文頌鑾於清代同治4年(1865年)興建,其結構和外形以至裝飾為香港早期中西文化匯集的佐證,於1987年定為法定古蹟。

「大夫第」附近有文天祥紀念公園、東山古廟、麟峯文公祠等文化建築。麟峯文公祠位於新田蕃田村,是蕃田村五所文氏公祠之一,至今已有200餘年的歷史。祠堂更早於1983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前往交通:

1)巴士76K 元朗(朗屏邨)~上水(清河)(20-30 分鐘一班)

元朗上車站:元朗大馬路東行方向

上水上車站:上水火車站西側彩園路(過對面馬路) 往元朗及往上水均在同一方向的同一個站(新田站)上/下車

2)紅色小巴:17 號 元朗(水車館街)~上水(石湖墟新發街,班次頻密)新田郵局下車

3)綠色小巴:75 號或 76 號 元朗(福康街小巴總站) 兩線均不到上水(10 至 15 分鐘一班)75 號新田郵局下車 ,76 號新田油站下車(向前行 30 米即到新田郵局路口)

2021-4-4

元朗新田大夫第(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阿公灣】捉緊農曆新年假期的尾巴

念念不忘,一個月内去了4次 #阿公灣,最開心係,有四個最好嘅朋友仔陪玩~玩水、玩沙、攀石……沒有不喜歡大自然的小朋友!

交通:與前往銀線灣嘅交通幾乎一樣,再沿銀臺路去到碧濤花園,閘門旁邊有條小樓直落就係阿公灣

2021-2-20

阿公灣(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大帽山】人日賞最美的日落

除了看日落,2月和3月是春天的季節,在大帽山可以看到櫻花和雲海日出;10月至11月的秋季則可以欣賞大帽山的芒草和貓尾草。

前往方法:在荃灣港鐵站 A 出口,轉乘九巴 51 號巴士,亦可以在巴士總站的荃灣西港鐵站上車,於「郊野公園」下車。

2021-2-18

大帽山(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小棕林 #珊瑚島】天然攀石好去處

最近除了愛上#阿公灣,在屋企附近發現多一個秘密花園,我家㦡㦡又就多了一個天然攀石好去處。這裏人煙渺小、水清見底,據說夏天是浮潛賞珊瑚勝地,甚至與海灘相連的2億獨立大屋都叫珊瑚閣。

交通:

可乘往清水灣路線小巴,於坑口永隆路下車,亦可直接駕車沿五塊田直落海灘(註:那裏是單線雙程行車,而且多髮夾彎,車路比較險峻)。

2021-2-17

珊瑚島(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紫羅蘭山】春天賞吊鐘狀元高中

繼1月流水響賞紅葉之𢓭,農曆新年前後的2月已經換成吊鐘花盛開的季節,故吊鐘花英文名稱為Chinese New Year Flower,而其由多顆花朵組成的傘形花序,亦喻意「狀元高中,多子多孫」。

吊鐘花喜歡生長於開陽的山坡,香港的大枕蓋、鹿湖、青龍頭、八仙嶺都是幾條賞吊鐘的行山路徑。是日年初四,我們一家選擇由 #黃泥涌水塘 公園循大潭郊遊徑攀上紫羅蘭山,遍山都是燦爛盛開的心形吊鐘花,還可以遠眺淺水灣及大潭水塘。

2021-2-15

紫羅蘭山(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阿公灣】香港隱世天涯海角

念念不忘,再戰阿公灣~是日天清氣朗、水清見底、群蝶飛舞,這𥚃變成咗㦡㦡最愛嘅天然攀石牆⋯⋯最開心,係親手救咗三條被困嘅雞泡魚。

阿公灣係香港科技大學對出嘅一個海灣,鄰近銀線灣,但係同西貢大網仔嘅亞公灣完全唔同。

㦡㦡最開心,喺沙灘上見到有人垂釣,有蟹及雞泡魚……

前往方法:

與前往銀線灣嘅交通幾乎一樣。揸車嘅話可以再沿銀臺路去到碧濤花園,閘口外有少量車位可供停泊,閘門旁邊有條小樓直落就係阿公灣!

2021-1-31

阿公灣(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鯉魚門璧畫藝術村】刻在的壁畫上的歴史

鯉魚門三家村天后廟附近,在進入 #鯉魚門石礦場 之前,有一幅幅由一班義工繪畫七彩繽紛的壁畫,歷時幾年,且不斷更新,記載着鯉魚門居民日常生活及舊故事,例如大炮、燈塔、採石、渡海泳等等,是親子打卡好去處~是日有幸踫上義工隊正在「換畫」。

路線:

三家村

碼頭

石灘

天后廟

石礦場

2021-1-24

鯉魚門璧畫藝術村(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鯉魚門石礦場】城市中的大峽谷

多謝鮮魚行梁紀昌校長的好介紹,是日終於找到鯉魚門石礦場。一直以為鯉魚門三家村只是吃海鮮,但原來背後隱藏着一個荒蕪的石礦場。據說,三家村在百多年前,部份人以打石為生,現已變壞荒廢的石礦場,亦是攝影人士的打卡好去處。

沿鯉魚門三家村海傍走,穿過天后宮及破舊漁村,走過小窄巷,恍若將走進時光隧道,通向另一個百年前的世界,映入眼簾的是,有如天然大峽谷的巨大石山,還有岩石群、小石灘、爛石屋、綠燈塔、蘆葦草⋯⋯我們一家三口,咁就玩左半日!

三家村

綠燈塔

小石灘

天后廟

石礦場

2021-1-24

鯉魚門石礦場(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銀線灣】清水灣的雲海

經過早前去流水響恐怖嘅經驗後,今日天清氣朗,都係簡簡單單行去無人地帶好,於是去了銀線灣附近散步,簡簡單單賞雲海一樣開心!

前往方法:

11、11M、16、101M、103、103M綠色小巴途經清水灣道步行往銀線灣;

91M及792M線巴士須於坑口道(水邊村)站下車後步行約15分鐘;

91巴士可於清水灣道迴旋處前後下車,沿車路直行,並走一百多級樓梯;

2021-1-6

銀線灣(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流水響】只可遠觀的天空天鏡

一向鼓勵山澗育兒樂嘅我,也不禁在此呼籲大家,呢兩日假期真係唔好去流水響 !話說,我已經特登請大假揀係平日,今朝6:45就出發去流水響,去到居然泊滿晒車,後來仲有四部警車抄牌。

真心,今次唔係行山,而係螞蟻般迫入山。景色雖美,但係啲人真係多過喺年宵市場(咁其實點解要禁花市呢?)我哋匆匆影完相就嗱嗱臨走,難得影到幾張靚相同大家分享~部份由㦡㦡操刀

* 出發前,請停一停、諗一諗,如果真係決定去,又想知道實際情況,請看「留言」的鏡頭背後~做好心理準備及防疫準備吧!

* 2021-1-15

流水響(圖片來源:Facebook 鄧明儀)

相關閲讀:【鄧明儀:幸福育兒】60個暑假親子郊遊好去處(上篇)

相關閲讀:【鄧明儀:幸福育兒】60個暑假親子郊遊好去處(下篇)

作者簡介

鄧明儀為資深傳媒人、兼職大學講師、親子專欄作家、政府及企業培訓高級顧問、資深親子及教育顧問、親子網創辦人、KOL Marketer Of The Year In Parenthood (HKIM2017-18),視兒子為平生唯一的傑作,相信育兒該是365日365度都幸福,認為每個孩子都值得最快樂的教養!

本文轉載自Facebook專頁「鄧明儀」
原題為「【暑假親子郊遊好去處x60】帶孩子走出冷氣房 從大自然培養未來生存力」
(文章出版日期為2023年6月16日,文章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