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明儀:幸福育兒】女傭被少主欺負 《爸媽不在家》陪伴中增感情

撰文:阿言
出版:更新:

電影《爸媽不在家》以少主與菲傭的微妙關係作軸,也道出了兩個來自不同地方女性的悲歌。講述第二度懷孕的新加坡職業婦女,請來菲傭Terry分擔家務。十歲的小霸王家樂最初常欺負Terry,Terry忍無可忍警告他:「我是你的女傭,但不是來被你欺負。」人心肉造,爸媽經常不在家,Terry帶他上下課、為他洗澡、給他煮飯、陪他玩,二人漸漸培養出深厚感情,甚至讓Mom心生妒忌:「I am his mother, not you!」最讓人動容的兩幕是:一家人去飲宴,家傭不能同桌,家樂特地拿了魚翅給Terry,一人一口,情如母子;片末,一家人送Terry往機場,家樂在車廂沉默不語,卻在Terry下車一刻,剪下她一撮頭髮,希望保留常取笑Auntie Terry的「smelly」氣味。(以下為作者原文)
原文作者:資深親子及教育顧問鄧明儀

故事背景設在97亞洲金融風暴下。身懷六甲的新加坡職業女性,既怕被炒魷,又要兼顧家務及兒子的管教,迫不得已請來菲傭幫手。初到新加坡的菲傭,同樣是為了工作,飄洋過海照顧別人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丟給別人照顧。有一幕,天真的少主問工人姐姐是否很貪錢,所以才丟下未滿周歲的兒子來新加坡打工?她卻反問:「那你媽為何丟低你給我照顧?」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故事背景雖然是新加坡,但同樣是台灣及香港尋常中產家庭的故事,因為我們新一代的小孩,大部分都是由外傭帶大。然而,這樣的機制其實很殘酷!爸媽不在家,女傭由「輔助」、「替代」變成「主要」的角色,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對工人姐姐產生依賴、感情,甚至被寵壞後,女傭卻又因著不同的原因隨時回國,回到自己孩子的身邊。

對大人來說,女傭可以是呼之則來、揮之則去,離開後再另請一個,可在孩子的世界,那種從小培養的依賴、信任、感情,卻無法取代。(三之一)

爸媽在家又如何?

橫掃各地影展共16個獎項的《爸媽不在家》,講述本來水火不容的少主家樂與菲傭Terry,趁著爸媽不在家時,漸漸製造不少二人的歡樂時光,卻因林氏一家遭逢巨變,把剛建立的深厚感情推倒。

Terry一句「I understand」無奈地接受解僱,本來「不知愁滋味」的家樂,首次面對生離死別、「失戀」,接受不了,惟有祈求上蒼憐憫。他四處哀求陌生人替他買張彩票,只要一人中獎,四人得救,包括炒燶股票兼失業的爸爸、終日誠惶誠恐被炒魷的媽媽、不知為何曾經自殺的Terry,以及疏於管教的「小霸王」家樂。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家樂最終沒中獎。像爸爸給他買的他媽哥池,他養了多時,卻無故被發脾氣的爸爸摔掉,然後爸爸給他買了三隻活生生的小雞作補償,小雞在家庭風暴中被養成大雞,最後又被殺雞變賣。孩子的感情就是這樣在希望與失望中徘徊,不在家的爸媽,從沒關心過他會否適應不良,只有常在家的Auntie Terry傾聽孩子心。

與其說電影改編自導演陳哲藝的自身經歷,不如說是社會經濟繁榮下,無數個你我他平淡卻真實的故事,以及每個中產家庭脆弱的本質。(三之二)

尋傭記

《爸媽不在家》情節來自新加坡導演陳哲藝的童年生活寫照,電影結局是菲傭Terry要回國,少主家樂只能剪下Auntie Terry的一撮頭髮,保留二人從「頭髮」開始結下的緣份。緣淺,卻情深。

現實還有續集,是「少主菲律賓尋傭記」。話說《爸媽》榮獲康城影展「金攝影機獎」,在菲律賓引起很大回響,當地人自告奮勇對片中的Terry展開「人肉搜尋」,以解陳哲藝對照顧他八年的Auntie Terry的思念。幾經波折終於找到她,她問:「為甚麼要找我?我已經很老,沒能力再幫他們打工了!只希望他們過得好。」

最後,陳哲藝兄弟到菲律賓中部ILO ILO(電影英文名字)一處窮鄉僻壤,與分開16年的Auntie Terry重逢,主僕相擁而泣,恍若隔世。可Terry生活並沒過得好,56歲的她和老伴只靠養幾隻雞鴨過活,兩人更因為沒錢買老花眼鏡,過著幾乎半盲的日子,身邊卻一直帶著他們三兄弟的照片。

陳家上下對Terry多年來心存感激之心!反觀今日繁榮的香港,知恩圖報的人卻少之又少,身邊只充斥著整天數算女傭不是的朋友、辱罵女傭像豬蠢的同事。看了《爸媽》或陳哲藝的故事,我們感到羞恥嗎?(三之三)

作者簡介

鄧明儀為資深傳媒人、兼職大學講師、親子專欄作家、政府及企業培訓高級顧問、資深親子及教育顧問、親子網創辦人、KOL Marketer Of The Year In Parenthood (HKIM2017-18),視兒子為平生唯一的傑作,相信育兒該是365日365度都幸福,認為每個孩子都值得最快樂的教養!

本文轉載自Facebook專頁「鄧明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