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首頒代幣化禁制令 許正宇︰為日後處理類似案件樹立重要先例

法院首頒代幣化禁制令 許正宇︰為日後處理類似案件樹立重要先例
撰文:黃捷
出版:更新:

香港高等法院早前作出了一項突破性裁決,首次批准通過區塊鏈技術,向兩個涉嫌詐騙的虛擬資產錢包地址送達「代幣化禁制令」(Tokenised Injunction Order)。送達「代幣化禁制令」後,任何人擬與涉案的虛擬資產錢包進行交易,均會看到存於該區塊鏈上的禁制令。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其社交媒體發帖文指,在香港正大力構建金融科技創新生態圈,推動虛擬資產交易、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及數碼貨幣生態系統之際,這項裁決不單反映香港司法系統與時並進,亦為完善虛擬資產和數碼貨幣等的規管與保障推進了重要的一步。是次通過區塊鏈技術頒布禁制令,為處理虛擬資產領域的法律事宜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也為香港日後處理類似案件樹立了重要先例。

許正宇又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一直致力於推動金融科技發展,除了建立金融基建外,完善相關法律框架亦至為關鍵。善用創新技術處理法律事宜,有助提高香港對虛擬資產市場參與者的法律保障。政府早已透過修訂《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第615章)引入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確保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符合有關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的國際標準,以及保障投資者。「去年年底,我們向立法會提交《穩定幣條例草案》作審議,以建立一套既切合本地情況,亦與國際標準與慣例接軌的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穩定幣條例草案》賦予金融管理專員必要的監管、調查和執法權力去處理與穩定幣相關的活動,為法幣穩定幣有可能發展為獲普遍接受的支付媒介早作準備。」

許正宇續稱,為更好把握第三代互聯網(Web3)時代帶來的無限機遇,該局會繼續秉持「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的原則,為香港構建更健全的法律和監管制度,並以定位香港為開發虛擬資產的全球領導者,持續發展具國際性的虛擬資產產業為目標。

明日起,備受Web3、區塊鏈和虛擬資產業界重視,具國際影響力的旗艦級高峰會Consensus將一連三天在香港舉行其香港大會。今次是Consensus高峰會5年來首度於美國以外地方全面舉行。活動預計將吸引8,000人參與,當中6,000名參加者來自全球各地。行業公司創始人、行政總裁等人士將會雲集香港,這正正顯示主辦機構對香港近年大力推動金融科技發展,締造多元、健康及可持續的市場環境的肯定。許正宇指,他明日會在「Consensus香港大會2025」特別為超過200家機構代表舉辦的峰會致辭,向Web 3投資者和業界翹楚介紹香港推動連通傳統金融體系和虛擬資產巿場所作的措施,以及為保障投資者而完善的監管制度,吸引他們善用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的獨有優勢,來港落戶或擴充其發展。

穩定幣|已有逾50企有意申牌 涉兩大領域 業界︰取勝靠應用場景

撰文:黃文琪
出版:更新:

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步入新篇章,隨著《穩定幣條例》將於8月1日正式落實,以及虛擬資產場外交易(OTC)和託管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展開立法諮詢,香港正逐步完善其數字資產生態圈。業界透露,目前已有50至60間公司有意申請港穩定幣牌照,其中一半是支付機構,另一半是知名互聯網公司,大部分具中資背景,意味一場熱鬧的競賽正在開跑。

隨著《穩定幣條例》將於8月1日正式落實,以及虛擬資產場外交易(OTC)和託管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展開立法諮詢,香港正逐步完善其數字資產生態圈。(Getty)

監管框架逐步完善 業界望能放寬限制

曾在證監會任職、前炩顧問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趙嘉麗表示,香港自2017年萌生虛擬資產監管構思,並於2023年推出虛擬資產交易平台(VATP)發牌制度,接下來的重點是加密貨幣場外交易(OTC)和託管服務提供者業務的監管。

加密貨幣交易平台OSL執行董事兼法規事務主管刁家駿也提出了對「非閉環式」金融體系的展望。他認為,區塊鏈技術的優勢在於其全球性和開放性,若過度依賴permissioned blockchain(許可區塊鏈,是一種僅允許特定的參與者加入的區塊鏈網絡)的監管模式,可能會限制香港與其他市場接軌的能力,期望監管機構能適度放寬限制,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為業界產品開發和創新提供更大空間。

數字資產託管和區塊鏈技術提供商Cobo 首席運營官Lily Z. King則對香港監管機構的開放態度和學習速度給予高度肯定。她指出,現行的諮詢文件與早期版本已大相徑庭,反映了監管機構積極吸納業界意見,並深入研究其他司法管轄區的經驗。

趙嘉麗表示,金管局的框架對穩定幣掛鉤的貨幣種類並無限制,但強調需為「高品質」貨幣。(資料圖片)

已有50至60間公司 有意申請港穩定幣牌照

穩定幣方面,Lily透露,公司目前正在協助約50至60家潛在客戶準備香港穩定幣牌照申請,其中一半是支付機構,另一半是知名互聯網公司,大部分是中資背景。她預計8月1日生效後,將會看到大量申請湧入,但預計香港首階段可能只會發出3至4個牌照,總數不超過10個。

對於穩定幣掛鉤的貨幣種類,Lily認為初期主要會是港元和美元,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的監管可能需要央行參與,因此推行會更為謹慎。趙嘉麗也補充,金管局的框架對穩定幣掛鉤的貨幣種類並無限制,但強調需為「高品質」貨幣,且申請人需展示實際的業務場景和需求,例如跨境支付和國際貿易。

業界認為,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的監管可能需要央行參與。﹙資料圖片﹚

短期未見內地開放資產交易訊號

針對中國內地對數字資產的態度,刁家駿認為,內地政府一直支持區塊鏈技術在金融資產數字化方面的應用,但對於虛擬資產交易本身的開放,香港仍將在一段時間內扮演試點角色。

Lily則認為,不管是互聯網科技公司,還是一些國企的海外的布局,均可以在香港爭取試驗,至於內地會不會開放虛擬資產交易本身,短期內看不到一個很明顯的信號。

針對託管業務的諮詢文件,Lily指出,目前的文件仍屬初期階段,主要關注基礎設施。對於更具體的業務場景,例如第三方託管與自託管的劃分、不同私鑰分片模式的監管等問題,她預計監管機構將在後續諮詢中進一步徵求業界意見。她強調,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監管框架不可能在第一天就完全成熟。

德勤中國數字資產香港主管合夥人呂志宏表示,香港正以開放的態度擁抱虛擬資產,致力於構建一個健全、受規管的數字資產市場,擴展代幣化產品種類及推進應用場景對生態系統發展至關重要。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