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阮國恒︰銀行內房債風險可控 特定分類貸款比率輕微上升

金管局阮國恒︰銀行內房債風險可控 特定分類貸款比率輕微上升
撰文:顧慧宇
出版:更新:

內房債務危機近日有加劇跡象,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今日(11 日)出席銀行公會媒體答問會時表示,銀行體系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由去年尾的1.38%,上升至今年季末的1.45%。至6月尾數據初步來看有輕微上升趨勢,但速度不是太快,會密切留意情況。對於內房民企債務的風險管理,銀行方面多年前已開始相關工作,減低高風險敞口,目前來看風險可控。

上半年本港貸款總額下跌0.5%,阮國恒稱,貸款市場需求疲弱,而內地貸款利率低於香港,在內地需使用資金的企業會傾向在內地貸款,目前來看此趨勢未有改變。

美國最新通脹數據有所回穩,阮國恒表示,目前難言利率是否已見頂,但預計高息環境仍會維持一段較長時間,市民需要小心管理相關風險。

對於近期有發展商減價出售新項目,繼早期金管局放寬按揭成數上限,會否再有進一步寬鬆措施。阮國恒強調,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目標並非影響樓價,而是保持銀行體系穩定。

惟香港第二季GDP僅增長1.5%,銀行公會署理主席陳文指出,預計下半年本港經濟及貸款需求均將平穩,本港失業率創新低,隨著經濟活動及內地人流等復甦,相信會對經濟帶來支持。

政府不同意港樓市供應過剩 以務實態度維持住宅物業市場穩健發展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標準普爾日前發表報告,指出香港樓市出現供過於求,又指出政府未有積極解決有關問題。政府發言人於周四(5日)晚上作出回應,明言不同意住宅物業供應過剩的觀點,又指出去年底,私人住宅單位的空置率為4.5%,與過去20年的長期平均數相同;租金亦持續穩健上升,數據反映目前住屋需求殷切。

續密切監察市場變化

政府發言人指出,受惠於利率大致向下、經濟持續增長、更多人才到港,今年住宅物業市場應會穩定發展。會繼續密切監察市場變化,以審慎務實的態度致力維持住宅物業市場穩健發展。

至於非住宅物業,政府已推出措施穩定市場。考慮到寫字樓空置率近年處於高水平及未來幾年的供應仍相對充足,政府在來年不會推售商業用地,讓市場有空間消化現有供應。政府亦會考慮將部分原本可在未來數年推售的商業用地改劃作住宅用途,以及在用途上提供更多彈性。

政府發言人又表示,截至去年底,香港銀行體系的房地產貸款總額為34,000億港元,佔總貸款約三分之一,而房地產貸款中56%為住宅按揭貸款,餘下44%為本地地產發展及物業投資貸款。金管局一直密切監察香港銀行的穩健發展,即使面對環球宏觀經濟不確定性,銀行體系保持信貸質素和風險可控。

按揭拖欠比率0.12%

就住宅按揭貸款而言,截至今年1月底整體按揭貸款拖欠比率只有0.12%,負資產個案的拖欠比率於去年12月底也只有0.15%,反映絕大部分按揭貸款的借款人都能如期還款。在金管局的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下,本港樓市按揭比率穩健,平均按揭成數為60%,供款與入息比率也處於40%的低水平。隨着美聯儲減息,本港主要銀行過去一年多相繼下調最優惠利率0.625厘,使按揭利率下降。住宅物業樓價近月有趨於穩定跡象,而標準普爾於今年3月5日發布的報告也預計今年本港樓價靠穩。

就本地地產發展及物業投資貸款而言,政府同意標準普爾就香港銀行有能力應對商業房地產所帶來的壓力的觀點:香港銀行對本地地產發展及投資貸款的風險敞口,大部分是面向財務狀況較好的大型企業。至於本地中小型地產發展商及投資者的風險敞口,包括一些財政狀況較弱或資產負債比率較高的發展商及投資者,銀行早年已經採取了信貸風險緩衝措施,有關貸款大部分均有抵押品。

整體而言,本地地產發展及物業投資相關信貸風險可控,銀行沒有對任何單一借貸人過度集中,銀行也採取了信貸風險緩衝措施應對。

本港銀行撥備充足

雖然銀行體系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正慢慢重返約2%的長期平均水平,但銀行整體資產質素風險可控,撥備維持充足。截至去年12月底,銀行信貸撥備覆蓋率(即一般和特殊準備金總和相對呆壞帳餘額的比率)約65%,若將抵押品變現價值從呆壞帳餘額中扣除,銀行信貸撥備覆蓋率約145%。

就標準普爾報告特別提及的中小型銀行,也一直按照金管局指引採取合適的信貸風險緩衝措施,包括抵押品。此外,香港銀行有充裕資本金(總資本比率在去年年底為21.8%)和良好盈利,以應對物業價格一旦出現大幅波動的極端情境。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