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台灣6旬婦一笑就不自覺漏尿!3招緩解應力性尿失禁

撰文:健康2.0
出版:更新:

台灣67歲林婦愛吃美食,有體重過重等問題,每次和朋友聚會,只要大笑就會忍不住漏尿,身體也隨之出現異味,嚇得她再也不敢與人聚餐。泌尿科醫師表示,尿失禁為非自主性尿液溢出,是女性常見泌尿系統疾病。

女性漏尿原因

台灣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張雲筑表示,尿失禁好發於中年以上女性。根據台灣衛福部國健署調查,台灣女性50歲以上尿失禁盛行率約為1/5,65歲以上女性更高達1/3,其中應力性尿失禁約佔一半。然而根據門診觀察,不少女性認為罹患尿失禁是自然老化現象,僅有不到20%病人會尋求就醫治療。

▼尿失禁常見原因(按圖👇👇👇)

+5

相關文章:失禁|更年期尿道結石9成因 5類人高危飲咖啡太多會暫時性失禁?

不自覺漏尿?小心4種尿失禁

張雲筑解釋,尿失禁可分為應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滿溢性尿失禁、持續性尿失禁。而50歲以上的女性尿失禁患者約一半為應力性尿失禁,應力性尿失禁的病理機轉為尿道阻力不足、骨盆底肌肉支撐力減弱。

張雲筑說明,應力性尿失禁的好發原因為體重過重、懷孕生產後骨盆肌肉韌帶鬆弛、停經後尿道及陰道組織萎縮、骨盆腔手術後對膀胱、尿道組織直接或間接的傷害、組織老化衰弱等。當腹壓突然明顯增加,如咳嗽、打噴嚏、提起重物或大笑,出現小便不自主滲流的現象。

而急迫性尿失禁是膀胱過動症者在急尿感後不受控地漏尿。滿溢性尿失禁則是膀胱無力患者,在尿液漲滿膀胱後,才順著尿道慢慢滲出,一般容易發生在糖尿病及中風後病人。持續性尿失禁患者則是無論採取哪種姿勢動作,都會不停漏尿,常發生在尿路瘻管或尿道組織嚴重受損的病人。

尿失禁自我檢測(按圖👇👇👇)

+13

相關文章:尿失禁|65歲後易患尿失禁可做自我檢測 3招瑜伽增肌力防漏尿

應力性尿失禁依臨床症狀可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輕度者在腹壓高度增加,如咳嗽、打噴嚏、抬重物時才有小便失禁;中度是腹壓輕度增加,如走路、彎腰、站起身時有小便失禁現象;重度者連在床上翻滾都會產生尿失禁。

當應力性尿失禁的症狀持續進展,或已是中度以上,建議先至泌尿科釐清原因,由醫師規劃藥物治療、練習正確的凱格爾運動或安排物理治療。若積極治療半年後仍無顯著進步的患者,可考慮經由強化尿道的注射治療或懸吊帶手術,改善應力性尿失禁造成的生活機能障礙。

相關文章:尿失禁|尿完還會滴?5大漏尿類型一次搞懂 女性懷孕產後需注意👇👇👇

+6

漏尿怎麼改善?

張雲筑建議,除了配合醫師治療外,調整生活習慣對於改善症狀也有幫助,像是建立適當喝水及排尿習慣,適量補充水分,而不是一次大量飲水,每1~2小時攝取100c.c.~200c.c.開水;1.5小時~2小時將膀胱中的尿排空,避免膀胱蓄積過多的尿液。也可以多吃高纖飲食,避免慢性便秘,導致需要用力排便,增加腹壓,另外也要進行體重控制,循序漸進的適量運動,如凱格爾運動等。

延伸閲讀:

頻尿、尿急?他1小時跑廁所3次 靠這療法得救!5種人是膀胱過動症高危險群

【本文獲「健康2.0」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