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士20年|當年抗疫染疫 轉跑道助抗新冠:不一定喺公院先幫到忙

撰文:呂穎姍
出版:更新:

「喺沙士前醫護人員係無諗過,返工會唔安全,返工要博埋自己條命。」二十年前,香港在毫無防備下沙士病毒突然來襲。面對未知病毒的傳播途徑下,前線醫護亦不幸受到感染。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盧浩然當年投身杏林不久,就要面對史無前例的傳染病,最後染疫。

二十年過去,他已離開公營醫療體系,轉投私人市場。他直言,二十年來見到很多有心的同事,因灰心離開醫管局,認為沙士過去後,醫護雖為公營體系「打生打死」,卻未有得到尊重:「唔係一個獎杯、唔係一個獎品,而係喺個工作崗位,有無感受到機構對你嘅認同呢?」

新冠肺炎襲港期間,盧浩然亦有協助抗疫,希望即使在另一崗位,仍可以協作政府抗疫,「不同崗位都可以幫助到市民,好難話你返醫管局做就一定係最好。」

(「從沙士走到新冠」系列之三)

零三年沙士一役,造成共1755人染疫,當中386人為醫護人員,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盧浩然亦為其中一員。(廖雁雄攝)

03年沙士一役造成香港1755人染疫,當中386人為醫護人員。由於當時對病毒了解不多,不少醫護人員亦因照顧病人而染疫。盧浩然當時仍正接受專科訓練,但已要走上戰場。當時沙士在威爾斯親王醫院8A病房爆發,大量醫護因而染疫,其他病人因而要到其他醫院治理,包括大埔那打素醫院及北區醫院。

盧浩然透露,當時連同自己,大埔那打素醫院只有兩個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卻要負責每日接獲近百個有關發燒病症的查詢及做插喉等高危程序:「飯都唔食,覺都無得瞓,就係咁比人問𠵱個係咪沙士,嗰個係咪沙士。」

當時為醫護準備的防護裝備不足,即使獲派N95口罩,亦限制只能一日用一個,他笑言,當時高層曾開過員工大會講解疫情,惟因播放一條穿著防化武保護衣的教學,惹來同事反感:「有護士長差不多講粗口咁滯,我哋𠵱家飯都冇得開,但你介紹我哋點樣食自助餐。」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盧浩然當時剛投身杏林不久,就面對史無例的傳染病,最後不幸染疫。圖為沙士前的照片。(受訪者提供)

直至四月初,他疑因為一個沙士患者插喉後被傳播感染沙士:「原本我同幾個醫生一齊設計分流病房,點知開完會當日就發燒,咁已經唔使設計喇,自己要瞓入去喇。」染疫後頭一個星期病徵未明顯,惟到第二周起病情開始嚴重,甚至連一分鐘呼吸過40下,主診醫生說若情況持續,有可能要插喉。幸好翌日醒來,醫生告知有可用康復者血清作治療,症狀才日漸紓緩,並在一周後出院。

回望沙士疫情,他認為雖然當時防護裝備不足,但當時醫護都十分齊心,面對未知的病毒,不少人都願意緊守崗位抗疫,而即使自己染疫,也有不少同事入病房探望他及關懷自己,直言當時所有願意為沙士打拚的醫護都是「沙士英雄」:「雖然鬧還鬧,但人性係好美好,肯捱義氣嘅人好多。」

沙士過後,醫管局雖然有頒過沙士英雄勳章予所有醫護人員,惟盧浩然直言,在回復到日常工作後,醫護卻未有得到醫管局尊重相關付出:「唔係一個獎杯、唔係一個獎品,而係喺個工作崗位,有無感受到機構對你嘅認同同賞識呢?」

他解釋,二十年來見到很多有心的同事,因灰心離開醫管局,自己亦感到在公院工作與自己行醫目的不再一樣,故決定在八年前離開醫管局:「公院愈來愈似跑數咁,醫管局關注你點去達到KPI(關鍵績效指標),多過去希望你多啲去關心病人。」他解釋,醫生較著重醫患關係,希望更人性化對待病人,惟在醫管局要處理不少行政事宜,如開會等,令到可以關心病人的時間愈來愈少。

雖然離開公營醫療體系轉投私人市場,但在沙士的17年後,新冠肺炎襲港期間,盧浩然亦有協助抗疫,包括參與協助社區疫苗中心接種計劃及參與處方新冠口服藥物等,希望即使在另一崗位,仍可以協助政府抗疫,「不同崗位都可以幫助到市民,好難話你返醫管局做就一定係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