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貧者愈肥 皆因健康食品昂貴 政府須保障市民「食權」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吃多了山珍海味,患超重或肥胖、高膽固醇這些慢性疾病比十年前普遍了」是衞生署長的說法。然而,有媒體按早前衞生署發表的人口健康調查,發現低收入家庭的肥胖人口比例較高,心血管病高風險比率亦較高。單靠提高市民健康飲食意識並不足夠,政府成立了「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近三年,但在推廣及政策倡議方面乏善可陳。政府在預防慢性疾病方面沒有掌握背後的原因,在政策方面助市民改變飲食習慣,長遠而言會大大加重醫療開支。

基層市民因為食物選擇較少,常外出用膳難以評估食物營養等問題,較多面對肥胖問題。(iStock)

調查顯示住戶月入低於一萬元的兩個組別,逾半有超重或肥胖問題,其他組別則普遍低於一半。而未來十年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水平,也隨着收入減少而上升,最基層的組別有逾四成患上此類疾病。由此觀之,肥胖是一個貧窮問題。

基層市民首當其衝 食肆欠誘因提升營養價值

港人生活節奏急速,運動不足、經常外出用膳、進食蔬果不足等問題可謂難以避免。尤有甚者,根據社聯10月發表的報告,食物佔窮人開支可達50%,基層家庭可能因為要節省開支,而多選擇吃罐頭、加工食物、高熱量但營養價值低等較便宜的食品;或許因為工時長,沒有時間在家烹調用膳,基層市民較易患上慢性疾病。

一人一星期的食物援助份量約為一籃,但可見大部分均是主糧及罐頭食品,營養價值未必足夠。(資料圖片/廖潔然攝)

政府雖然提供食物援助計劃,改變匱乏問題,但仍有其不足之處,如領取綜援的家庭不合乎申請資格,繁複的經濟審查申請等也令基層市民難以受惠。而且,可領取食物的時期最長只有6至8星期,加上部分食品仍是以罐頭、即食食品及醃製食品為主,也無助改善他們飲食健康。政府須審視如何把新鮮及有營養的食物納入計劃,優化申請程序及資格,改善基層家庭食物匱乏的狀況。

另一方面,政府強調市民需提高注意健康飲食的意識,外出用膳也局限了市民的選擇,按早前消委會與食安中心公布的測試,不少食肆的小菜鈉含量及脂肪含量偏高,進食部分看似清淡的菜式,鈉攝取量也隨時高於世衞建議上限。固然政府在這方面並非無所作為,早年政府推出「有營食肆」計劃,目的是要讓市民更容易找到健康食肆。然而,參與「有營食肆」的商戶寥寥可數,近年署方推出的「有營食肆」手機程式同樣乏人問津,觀乎網上統計資料,此程式在飲食程式中排名第350,故被網民譏為「垃圾app」。政府應考慮如何提供更多誘因,令餐廳及食物製造商需考慮食物的營養價值,而非只以味道及食材價格等設計餐單。

 

政府早於2015年成立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以減低香港市民的鹽和糖攝入量,但委員會成效不彰。(視覺中國)

成立委員會政策仍乏善足陳 食肆市民須同步改變

政府早於2015年成立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首屆委員的任期將於來年3月結束,成立近三年,其主要工作為制定政策方向及工作計劃,以減低香港市民的鹽和糖攝入量,向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提供建議。委員會向每個區議會撥款最多二十五萬元,資助舉辦相關比賽、話劇、巡遊、宣傳教育活動、短片製作等,但這類活動難以滲入社區,真正改變市民習慣及食肆餐單的營養含量。

誠然,「從小做起」的良好飲食習慣值得提倡,政府固然要繼續宣傳、教育,但更重要的是,政府要讓基層有真正的飲食選擇,當中包括與社企合作在收入水平較低的地方,開設一定數量的社區食堂。除此之外,政府亦必須減低市民住、行方面的生活成本,讓市民可以購買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