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逾半受訪離異父母親職合作壓力大 專家籲視對方為協作伙伴

撰文:呂凝敏
出版:更新:

為離異家庭提供支援的「親和坊」共享親職支援中心,於今年6月至9月期間進行調查,探討離異父母在共享親職合作上面對的壓力和困難。調查訪問了261名接觸親和坊服務的分居或離婚父母,結果顯示父母在親職合作的壓力指數整體平均分為7.2分,同住與非同住父母的平均分同樣為7.2分,當中54%受訪者感到很大壓力。

為離異家庭提供支援的「親和坊」共享親職支援中心,於今年6月至9月期間進行調查,探討離異父母在共享親職合作上面對的壓力和困難。(呂凝敏攝)

本港離異家庭數目每年遞增,2019年政府於全港五個分區設立了共享親職支援中心,推廣共享親職理念,促進父母間以小孩為本的合作模式,讓非同住的父或母與孩子會面,促進親子關係。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經營其中兩間,其中名為「親和坊」的共享親職支援中心在今年6至9月期間進行「離異父母共享親職五大壓力」調查,共訪問了261名接觸該會服務的分居或離婚父母,當中138名為同住家長,106名為非同住家長。

調查結果顯示,父母在「親職合作的壓力指數」整體平均分為7.2分(10分代表極大壓力),同住與非同住父母的平均分同樣為7.2分,當中54%受訪者感到很大壓力。(資料圖片)

結果顯示,父母在「親職合作的壓力指數」整體平均分為7.2分(10分代表極大壓力),同住與非同住父母的平均分同樣為7.2分,當中54%受訪者感到很大壓力。而「同住家長」在共親職合作上最感壓力的是子女的日常生活照顧及安排,以及照顧子女的身心理適應及情緒需要,其次是前配偶持續接觸及溝通時,因為不協調和衝突,因而感到很大壓力。

受訪的「同住家長」表示,在親職合作上最感壓力的是子女的日常生活照顧及安排,以及照顧子女的身心理適應及情緒需要。(呂凝敏攝)

與前配偶價值觀及處事方法相異是合作最大困難

調查亦發現父母在「共享親職合作上的意願程度」整體平均分為5.8分,當中有34%受訪者有高意願程度。在「共親職合作意願」上,高合作意願的一群受訪者,其平均壓力指數也是最高,達8分,可見受訪者對合作履行孩子管養責任具有高意願的時候,在實踐過程中卻感壓力。

同住及非同住父母均認為當自己及前配偶的「價值觀及處事方法」相異,是共親職合作上最大困難。非同住家長亦認為,同住家長的行為模式,例如冷戰、頻密向對方查詢等,加添雙方在共享親職合作的壓力,但大家都沒有覺察自己有這些問題。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親和坊共享親職支援中心(九龍東) 中心主任黃潔明指,調查結果反映普遍離異父母有「溝通盲點」,他們認為價值觀不同等於永遠溝通不到,跌入了溝通的死胡同。(呂凝敏攝)

調查反映雙方有「溝通盲點」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親和坊共享親職支援中心(九龍東) 中心主任黃潔明指,調查結果反映普遍離異父母有「溝通盲點」,他們認為價值觀不同等於永遠溝通不到,跌入了溝通的死胡同。加上雙方缺乏協商及處理衝突的技巧,也有不少離異父母因為過去恩怨而產生情緒,窒礙溝通和合作而不自知。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親和坊共享親職支援中心(港島)中心主任朱雪嫻則建議離異父母須願意把以往的夫妻關係,轉為親職協作伙伴,覺察及調節自己的情緒,令雙方心平氣和地協商「雙贏」及「以孩為本」的親職安排,亦鼓勵父母參與家事調解服務,以協商方法排解糾紛,減少訴訟引致的壓力,同時促請將共享親職教育擴展至祖父母及親友,支援離異父母的合作。

親和坊共享親職支援中心給離異父母的小貼士
以孩為本:放下夫妻恩怨,以孩子福祉為大前提
調節情緒:覺察並調節情緒,抒解自己的壓力,心平氣和
尋求共識:了解「共同」關注及需要
共策良方:提出不同建議,一起找出雙方接受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