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匯觸及7.85弱方兌換保證  金管局出手買入8.16億港元

港匯觸及7.85弱方兌換保證  金管局出手買入8.16億港元
撰文:鄭寶生 文顥宗
出版:更新:

港元終跌至7.85弱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今日﹙12日﹚亦終出手,根據聯繫匯率制度設計承接沽盤,以7.85港元兌1美元的價格,從銀行手上承接8.16億港元沽盤,同時沽出1.04億美元。

在T+2交易制度下,香港銀行體系結餘料下周一﹙4月16日﹚將跌至1,789.61億港元。

據彭博終端機及路透報價系統,港匯今日數度觸及7.85水平。金管局發言人今早已表示,根據聯匯制度,港匯在銀行同業市場轉弱至7.85水平,若有銀行要求金管局買進港元,金管局便會以7.85港元兌1美元的弱方兌換保證價向提出要求的銀行買進港元,即觸發了弱方兌換保證。

聯繫匯率制度於1983年10月15日實施,將弱方兌換保證水平訂於7.80。2005年,金管局推出優化措施,將弱方兌換保證由7.80調整至7.85,之後因為大部份時間港元偏強,所以港匯遲遲未有機會觸及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換言之,港元今日跌至7.85弱方兌換保證水平,為史上首次。

根據彭博終端機資料,金管局從市場上承接了8.16億港元沽盤(紅框示),是優化聯繫匯率制度以來首次。

港匯弱勢,但財資界人士分析指,未必會觸發大量資金流走。事關,港匯雖然可作為衡量資金流出及流入香港的指標,但觀乎現時1個月Hibor處於0.79071厘的高位,香港銀行體系結餘亦高達1,797億元,顯示資金未有大幅從本港流走。金管局近期多次強調,未有發現資金大幅淨流走迹象。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便指出,相較於單純觀察港元匯價,Hibor走勢或更有效反映港元流出規模,「如果香港資金流出量大,港元拆息唔應該好似依家咁低,說明雖然港匯低見7.85,但資金流出規模相當有限。」

港匯觸發弱方保證 金管局不足一星期再入市 買入200億港元

撰文:蕭通
出版:更新:

港匯偏弱,觸發7.85兌1美元的弱方兌換保證,香港金管局不足一周內再入市買港元。金管局在紐約交易時段買入200.18億港元, 沽出美元。本港銀行體系總結餘於周四(7月3日)將降至1441.75億港元。

上周四﹙6月26日﹚,港元匯價兌美元觸及弱方兌換保證水平,令金管局入市買港元「托價」,涉資近百億港元,為2023年以來首次。

《彭博》日前報道指出,今年5月香港金管局向金融體系注入大量流動性,以遏制美元全線走軟背景下港元的快速升值。但這也壓低了拆息,將香港與美國的利差推至空前水平。當港元融資成本明顯低於美元融資成本時,交易員往往會借入港元,然後將其兌換成收益更高的美元,以賺取利差。而港元5月亦錄得1983年與美元掛鉤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

港元拆息仍然低水,6月30日與樓按相關的一個月港元拆息報0.72744%,為6月23日後最低。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