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冷氣要慳電又健康?清洗通風防病要注意 搭配風扇節能更涼快

開冷氣要慳電又健康?清洗通風防病要注意 搭配風扇節能更涼快
撰文:中關村在線
出版:更新:

眼看着氣溫就進入30℃區間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又到了開空調的季節了,空調大家都常用,很多人也不會有太多的注意,但實際上空調用不好,對於身體健康而言也會產生很多負面影響。今天我們就從前中後三個場景,一起聊聊如何讓這個夏天擁有一個健康的納涼體驗。

夏天空調溫度應控制在26- 28℃,最低不宜低於22℃,夜間空調溫度不應低於24℃。(AI生成圖)
夏天空調溫度應控制在26- 28℃,最低不宜低於22℃,夜間空調溫度不應低於24℃。(AI生成圖)

開空調前的準備工作

清洗空調

在夏天首次使用空調前,一定要對空調進行清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長時間未清洗的空調裏,容易滋生軍團菌等有害病菌。這種軍團菌入侵人體後,會導致人出現發熱、寒戰、咳嗽、胸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狀,伴有乏力、頭痛、全身肌肉痠痛,一般1- 2 天內突然發熱,可達40℃以上,重症病例還可發生心、肝、腎功能損害,甚至功能衰竭致死。

清洗空調(中關村在線提供)

清洗空調時,不能僅僅清洗濾網。雖然濾網能攔截下空氣裏較大且長的纖維類和毛絮,但頁片在陰冷潮濕的環境下,更容易滋生細菌和微生物,空調內部才是真正藏污納垢的根源。所以,要把能擦到的地方都擦一擦。如果自己操作困難,最好交給專業人士完成。對於中央空調,則需定期進行檢測,使用專業消毒劑,殺滅空調內滋生的病菌和蟎蟲。即使是帶有乾燥、自清潔功能的空調,也不能保證完全乾淨安全,同樣要注意清洗。建議每年清洗空調2- 3 次,在夏天使用空調前、使用過程中以及不再使用空調時各清洗一次。

開空調時的正確方法

合理設置溫度

夏天人們感覺最為舒適的環境溫度是25- 28℃、相對濕度40%- 65%、風速0.15m/s,此時人體處於最正常最理想的熱平衡狀態。實際上,人體所感覺到的有效溫度,比室內空氣溫度要略低一些,一般低1- 2℃,即空調的送風溫度雖然略高一些,但人體實際所感覺到的溫度並沒有那麼高。因此,從舒適和健康的角度講,夏天空調溫度應控制在26- 28℃,最低不宜低於22℃,夜間空調溫度不應低於24℃。室內外溫差一般以5- 10℃為宜,如果溫差過大,使人進出時經受氣溫驟變,易患感冒,而長期在室內溫度過低的環境下工作生活,也易患「空調病」。

調整出風口方向

冷空氣密度大,是下沉的「氣流」。所以開空調時,出風口的方向最好向上。這樣可以讓冷空氣利用自身的物理特性自上而下,更快地實現「降溫」,使室內的冷熱空氣能夠自然過渡,達到更好的降溫效果,也能讓人體感覺更加舒適。

善用空調功能

除濕功能:在遇上濕熱的天氣時,充分利用空調的「除濕」模式。一方面它可以降低室溫,另一方面對人體傷害較低,相較於製冷模式還能省電。因為在潮濕悶熱的環境中,人體的汗液不易蒸發,會感覺更加悶熱難受,而除濕功能可讓室內空氣更乾爽,體表汗液更好地蒸發,從而降低體溫。

睡眠模式:晚上睡覺時,可將空調調為夜間模式或定時關閉。睡眠模式下,空調會根據人體在睡眠時的體溫變化,自動調整溫度和風速,既可以保證睡眠時的舒適度,又能節省電能,避免通宵開空調導致的身體不適。

搭配風扇使用

可以先使用空調把整個房間溫度降下來,然後再開上風扇讓空氣流動起來。風扇能夠加速空氣的循環,使室內的冷熱空氣混合更加均勻,幫助更好地降溫,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空調的能耗。

搭配風扇使用(中關村在線提供)

避免直吹身體

空調出風溫度要比設定的溫度更低,如果對着身體直吹,體溫過度降低,可能會引起血管收縮,導致面癱、關節疼痛等疾病。所以應避免空調直吹身體,減少對人體損害。如果無法改變空調出風口方向,可購買一個空調擋風板來調整風向。

延伸閲讀:循環扇也要佔在風水位置?一個動作讓冷氣效能提升又省電:守財位(點擊連結看全文)

+4

定時通風換氣

長時間閉窗開空調,房間會變得乾燥,室內空氣不流通,容易讓人出現鼻塞、喉嚨幹、打噴嚏等不適症狀。專家提示,緊閉門窗開空調一個小時,就有可能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超標,當環境內含氧量少,就會導致呼吸過於頻繁,肺部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從而引發呼吸性鹼中毒。因此,建議每2- 4 小時打開窗戶,透透新鮮空氣,每次通風時間在30分鐘以上。也可以在空調運行時,讓門窗不要完全閉合,保持一定的空氣流通。

開空調後的注意事項

適當增添衣物

長時間待在空調房中,室內外溫差較大,要注意保暖,避免關節、頸部、腰腹部受涼。可以準備一件薄外套或毯子,在感覺涼意時及時披上,特別是肩部和腿部,尤其是膝蓋部位,要重點保護。因為關節部位長時間受寒,容易引發關節疼痛等問題。

保持身體水分

空調房間內空氣乾燥,人體水分流失較快,所以要注意多喝水或多吃水果,以補充水分,避免乾燥。喝水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排出廢物。多吃富含水分的水果,如西瓜、黃瓜、西紅柿等,既能補充水分,又能提供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保持身體水分(中關村在線提供)

避免冷熱交替刺激

從炎熱的室外進入室內時,不要馬上開空調吹冷風。特別是出了一身汗的時候,此時皮膚的毛孔為了散熱處於張開狀態,突然接觸冷風毛孔來不及收縮,容易引起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最好先「冷卻」幾分鐘,用毛巾擦乾汗水,等皮膚的溫度下降之後,再打開空調。同理,從空調房外出時,也不要立刻進入高溫環境,給身體一個適應溫度變化的過程,減少因冷熱交替對身體造成的刺激。

適當活動身體

如果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中工作,不要一直久坐不動,要不時站起身活動活動,以增進末梢血液循環。久坐不動會使身體的血液循環減緩,尤其是四肢的血液循環容易受到影響,適當活動可以避免腿部腫脹、麻木等問題,還能緩解身體的疲勞,提高工作效率。

延伸閲讀:開冷氣又想慳電 5招助你月省20%電費 這功能按下睡得舒適又節能(點擊連結看全文)

+1

【本文獲「中關村在線」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