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伙|返鄉下復村的九十後沙頭角客家女

黃錦星專欄(鳴謝李雅婷Lilian合撰)
暑期,返鄉下!李雅婷(Lilian)是沙頭角客家古村谷埔的新一代,屬九十後,近年投入復村,歡迎去她鄉下!谷埔有美麗海岸線、蘆葦花田、濕地河流,還有讓人心靜的瀑布秘景、令人心癢的風味美食、扣人心弦的風土人情……
我家女兒如Lilian同屬九十後,她幼時在夏季若想合家歡郊遊,鹿頸至谷埔的臨海行山線是「返鄉下」首選之一。近年,谷埔李家兩代持開放態度復村,並得多方協作,例如,中大參與祖屋復修,港大理大等辦各式工作坊,香港民間古蹟保育基金推深度遊包括連繫城中名廚和李氏客家共融的「四季食桌」夜宴,V'air帶低碳本地遊,Messy Maker亦帶小至幼兒入村,以及無止橋慈善基金連結本地及內地青年支持復育等,整體樂見大人青年細路都去谷埔返鄉下!
復村開始
Lilian小時候,逢暑假跟嫲嫲返谷埔,打理祖屋及下田,可是村內人已稀,但處處花鳥蝴蝶蜻蜓可作伴,濃濃鄉郊文化及自然好味道,令她難忘。傳統客家人重情,生於村的上一輩如她家父近年陸續踏入退休期,不少希望可選擇返鄉下,即使遠在他方的仍念落葉歸根。
2022年初,Lilian和家人毅然逆城市化大潮,逆流返鄉下復育,以谷埔田心的李家古宅為基地,試行復耕和工作坊等。Lilian正用心再學習,希望她的谷埔導賞更動人,令更多人了解和鍾愛沙頭角鄉郊,一來再來如返鄉下。同時,她欣見2017年政府確立保育偏遠鄉郊的政策,隨之成立鄉郊辦及資助計劃,谷埔自2020年代初成為受惠村落,於政府部門、相關組織與鄉郊代表等群策群力下,村民相繼參與,她李家亦適時加入,自始谷埔漸漸重拾人氣,但亟需更多如Lilian等有心年輕人投入。
今年初,鄉郊辦首辦「鄉郊豐年節」,落戶谷埔,遊人湧至點讚,村民如Lilian亦點讚,並望當局再接再厲,以及可加強村民和年輕一代的參與,深化活動的風土人情味和可持續性。
古宅開放
夏日炎炎,大汗淋漓,這是否對香港暑期的印象?或許有人因此在暑期對本地郊遊二字避之不及,但Lilian仍力推她鄉,描述谷埔臨海迎風,沿村路河溪流水常伴,林木環繞如自然天幕,大樹蔭下好乘涼,深處更藏隱世小瀑布!夏夜,抬頭可見星空,山間或見螢火蟲,Lilian相信作為城市人的你,谷埔日與夜是洗滌心靈、減壓開懷的鄉下。同時,村中客家老屋建築適應華南濕熱氣候,例如傳統瓦片屋頂令夏季室內涼快,超過90歲的李家古宅就是經典。Lilian和家人將古宅在鄉郊辦的資助計劃下,剛得以復修,現已對外免費開放,實是好消息。
從前,我女兒幼時跟我郊遊谷埔,不時會在李家古宅前略過,但見重門深鎖,希望能入內探秘。至今夢境成真,大家到谷埔行山穿村可踏足李家古宅,領略其客家傳統及獨特建築。近期,我每逢有機與友人走訪谷埔,必遊李家古宅,欣賞此老屋的風水好布局,中軸背靠後山尖光峒,前望蘆葦田及遠山,可在此靜觀西山落日美!近期夏日,藝人余曉彤Hidy都去過,點讚!
季食開創
隨著復育,村內美食漸見多樣化,除了客家菜、茶粿、豆腐花等,近來添了田園cafe。而Lilian和家人的「季食士多」(Seasonfoodhk)自2022年應運而生,除了私房客家菜,工作坊承傳客家傳統,例如,端午包製客家糭,中秋製客家月光餅兼燈會,過年製古法柴火年糕及客家黃酒雞,平時還有客家手工茶粿和手粉等工作坊兼深度遊。
其Instagram頁面介紹:「我們是谷埔客家村民。於2022年創立季食。透過生態、歷史、文化等不同的體驗活動,讓大家了解傳統客家文化。致力於推動本土農業復耕概念的可持續發展。靠著微薄的力量,讓大家發現香港美好的一小片。讓大家感受村落的美好,感受客家文化的底蘊……」Lilian深信一個地方吸引人,當中人情、地景、名物都是重要元素。
就名物而言,她以代代相傳食譜為榮,除了曾祖父家傳咸酸菜炆豬肉等客家名物,她推荐李氏客家黃酒:「除了煮客家黃酒雞,可直接品嚐靚黃酒。經客家婦女精心手工釀造的黃酒,彌漫甜香,味道可勝舶來梅酒,更可製特色雞尾酒。希望有日能透過黃酒把本地味道帶出香港,亦望透過味道把不同人帶入村。釀酒秘方各家不一,誠邀來谷埔品嚐!」Lilian又推介她媽媽的窩心客家糕點如手粉、椰汁糕,我亦留意李家復耕的多樣化嘗試,發現紫秋葵、外皮滿佈小刺的天堂果、可改變味蕾讓酸味瞬間變甜的神秘果等!
Lillian心想,往往風土人情更能留住人心,但風土人情中的人從何來呢?上一輩漸老,新一輩的人該如何?我欣賞Lilian對復育鄉下的初心、心思及用心地持續推動。Lilian吐心底話:「欣賞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鄉村,儘管不是生於村的。鄉村振興要持續性,不能廻避承傳問題,否則就算當下做得多積極,將來也會沒有之後了。誠邀更多青年來投入返鄉下!」
與此相關,北部都會區之中新界東北的隱世鄉下如荔枝窩、梅子林、谷埔等交通受限,若政府進一步開放出入沙頭角墟禁區的過時限制,不但可利及「香港無處不旅遊」,而且可便利年輕人投身鄉村振興。若從沙頭角墟海路往谷埔,其實只需幾分鐘。鄉下可以這麼遠那麼近,鄉村振興以至城鄉融合發展亦是國家重點新政,殷切盼望港府以至年輕人不失時機。
作者黃錦星是前環境局局長,去年出版《邁向碳中和 香港人和事》。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