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用iPad、觸控屏致語言能力弱 醫生:有港孩2歲半都未識講嘢

撰文:黃卓然
出版:更新:

近日有加拿大研究發現,6個月至2歲幼童使用觸控螢幕,每使用30分鐘,出現語言表達發展遲緩的風險會上升49%。有本港兒科專科醫生指出,見過本身無生理問題的小朋友,2歲半都「未識講嘢」,相信過早使用電子產品是其中一個因素,但更重要是相處模式要有足夠語言刺激。

加拿大研究發現,6個月至兩歲幼童每使用30分鐘觸控熒幕,出現語言表達發展遲緩的風險會上升49%。(Getty Images)

衞生署在2013年12月調查學前兒童、中小學生、家長和老師使用互聯網及iPad、Android等電子屏幕產品的習慣,收集約4300份問卷。結果顯示,學前兒童開始收看電視的年齡中位數,是8個月大;開始觀看影碟機的年齡中位數,是10個月大;開始使用平板個人電腦的年齡中位數,則是16個月大。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最小年紀只有1個月大甚或更小,而只有14%家長會經常陪同學前子女使用平板電腦。

幼兒語言發展障礙定義。(衞生署網頁)

兒科專科醫生、香港兒科基金秘書長王曉莉指出,過早使用電子產品,對兒童視力、骨骼,語言等發展都有影響。2歲前孩子需要大量的親子互動,刺激發展。以語言為例,如果整個相處模式,孩子根本不需要說話,已經可以取得所需,例如「指下就有奶食」,孩子便不會認為自己需要語言,漸漸會比同齡小朋友遲懂得說話。她指,臨床上較多見由外籍傭工照顧的孩子會有類似問題,而過早使用電子產品是其中一個因素,因為使用電子產品,孩子不需要說話,已經可以有很多歡愉。

孩子經常發脾氣或因語言發展遲緩 

她說,臨床上見過年紀最大孩子2歲半都「未識講嘢」,檢查並無弱聽問題,當家人增加與孩子語言溝通,情況即有顯著改善。她又解釋,孩子說話能力弱的最大問題,是不可以有效表達自己,便會如「骨牌效應」影響情緒,經常發脾氣,情緒不穩等問題,因此不容忽視。

6歲前是幼兒發展的黃金期,衞生署在2014年針對「互聯網及電子屏幕使用」發出健康建議,包括幼兒2歲前應盡量避免接觸電子屏幕產品。而2至6歲小童,每天觀看電視、使用電腦、平板電腦或智能電話等的累積時間,應限制在2小時以內。家長應以身作則,減少使用屏幕時間。電子屏幕產品亦應由成人保管,不應擺放在睡房內,以免影響睡眠。

衞生署健康資訊:
《你的 0 – 5 歲孩子需要電子屏幕產品嗎?》
http://www.fhs.gov.hk/tc_chi/health_info/child/30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