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糕致命|食融化雪糕屙足3粒鐘!再雪都冇用被1菌污染可致腦膜炎

雪糕致命|食融化雪糕屙足3粒鐘!再雪都冇用被1菌污染可致腦膜炎
撰文:黃翠衣
出版:更新:

夏日炎炎,不少人都會選擇吃雪糕降溫,這點連筆者也一樣。但筆者曾誤吃了放在雪櫃下層約一小時、雖還冰涼但已經融化的雪糕,之後筆者3小時都在廁所內上吐下瀉地渡過。在此提醒各位,冷藏食品記得小心處理,食安中心也對此作出呼籲,提醒大眾小心雪糕成病菌溫床。美國更有死亡案例!

雪糕成分營養豐富 細菌易滋長

消暑雪糕。(圖片資料:istock)

解凍方法|雪糕硬過石頭想食等退冰?雪前多1步軟硬適中隨時食得

雪糕營養豐富 李斯特菌、沙門氏菌易滋長

雪糕主要由3種成分製成:牛奶、忌廉和糖,製作過程中加入約50%空氣;傳統雪糕製作也常加入雞蛋黃,使口感更豐厚濃郁。

雪糕這些基礎成分,都是李斯特菌喜歡停留的地方。加上雪糕融點低,尤其在炎熱的夏天,雪糕融化的速度更是飛快。因此奶製品的雪糕很容易會因為儲存不當,而令細菌生長,除了有機會受李斯特菌污染,亦易有沙門氏菌及大腸桿菌。食安中心提醒市民,雪糕營養豐富,為防細菌滋長,在運送過程中應盡可能遠離危險溫度(即攝氏4度或以上),儘管冷藏不能殺死存在的細菌。致命惡菌|李斯特菌5高危食物雪糕要揀硬?防感染6招小心牛油果皮

李斯特菌。(圖片資料:istock)

染李斯特菌症狀 發燒屙噁嚴重可致腦膜炎

李斯特菌是一種致病細菌,普遍存在於環境中,特別是泥土、植物等地方,李斯特菌能在低溫環境下生存,甚至會在0°C-45°C的環境下繁殖,並會存在於受污染的冷藏食物中,如受污染又未經煮熟的食物、生肉,以及未經巴士德消毒法處理的奶。

雪糕熱量|1粒雪米糍=7支雪條 營養師推11款低卡雪糕點食唔肥?

李斯特菌會引致李斯特菌病,患者通常會出現發燒、頭痛,有時會出現腸胃不適的病徵,如噁心、嘔吐及腹瀉等。部分患者或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腦膜炎或敗血症。孕婦、初生嬰兒、長者、長期病患者或免疫力較弱的人士受感染的風險較高。

融化的雪糕。(圖片資料:istock)

英國阿斯頓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師Amreen Bashir曾在《THE CONVERSATION》分享案例,在2015年,美國堪薩斯州托皮卡有人進食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雪糕後,當中有5人住院,3人死亡。她指此情況常發生在雪糕從雪櫃取出解凍後,再放回冷藏,然後再取出食用。

大腸杆菌|日本護老院集體食物中毒2死33不適!5招預防小心4食物

雪糕融化再冷藏 難吃兼無助減少細菌

食安中心呼籲市民,不要進食已經融化的雪糕,亦切勿把已融化的雪糕雪硬再吃,除了因為食物品質外,也因為雪糕中使之軟滑的氣泡會在融化時消散,令帶回家的雪糕在重新冷藏後變硬,口感欠佳。

雪糕消暑|食雪糕難散熱易致濕氣重!防中暑5飲品 雪糕勿空肚吃

為了確保雪糕的安全及品質,應向信譽良好的供應商購買雪糕。使用保冷袋及冰墊把雪糕帶回家,並盡快存放在雪櫃冰格內。如非一次吃完,用乾淨的雪糕杓取出想吃的分量。避免重新冷藏已融化的雪糕。

融化的雪糕。(圖片資料:istock)

資料來源:食物安全中心/《THE CONVERSATION》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