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大選|李在明靠推全民基本收入崛起 乘尹錫悅之亂勢上台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去年12月3日突然頒布戒嚴令,其後遭到國會彈劾,並於今年4月4日由憲法法院通過罷免,按照憲法須於60日內選出新總統,大選於6月3日舉行。票站在當地時間4日清晨5時完成點票,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以49.42%的得票率當選韓國總統。有外國媒體就分析李在明,提到他過往在擔任市長和京畿道知事期間,曾為居民提供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而大獲好評;而在尹錫悅宣布戒嚴令當晚,李在明在網上直播其爬過圍欄,返回國會大樓投票推翻戒嚴令都讓民眾印象深刻。本文將回顧這位極有機會成為新任總統的候選人的主要事蹟。
李在明出身寒微 年少輟學在工廠打工致殘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道,李在明在其最近出版回憶錄中,將自己的童年形容為「悲慘」。他1963年出生於慶尚北道安東市的一個山村,在家中五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中排行第五。由於家境困難,他高中就輟學,非法打工。
報道指,李在明曾是一名工廠工人,在一次工業事故中,他的手指被捲入工廠的動力帶;13歲時,他的手腕被一台壓力機壓碎,手臂遭受永久性傷害。
李在明其後同等學力測驗,獲準參加高中和大學的入學考試,分別於1978年和1980年通過。他之後攻讀法律專業,並獲得全額獎學金,並於1986年通過了律師資格考試。
此後,李在明擔任人權律師近二十年,2005年進入政界,加入了社會自由主義政黨開放我們黨,該黨是韓國民主黨的前身,也是當時的執政黨。
2010年當選城南市長 任內還清市政府鉅額債務
由於前任市長經常超支,李在明2010年上任時,城南市已負債高達7,000億韓圜(約40億港元)。為了還清債務,李在明採取量入為出的財政政策,並且嚴厲打擊貪腐。
在李在明任內,他曾提議出售市政府大樓,因其認為該大樓使用效率不高,是極大的浪費。
當時有評論指出售大樓可獲得5,000億韓圜的收入,大幅改善城南市的財政。不過,出售市政府大樓需獲得中央政府的同意,難以實現。於是,李在明下令將市政府大樓的部份區域開放給民眾,並設立圖書館、書店、兒童遊樂場、健身房、會議室等等以提高大樓的利用率。
在還清城南市的債務後,李在明大力推行福利政策,向市民「派錢」,此舉遭到當時的總統朴槿惠反對。朴槿惠認為李在明的舉措屬「民粹行為」,還將城南市政府告上法庭。
李在明為此還跑到首首爾光化門廣場,希望透過絕食抗議與總統朴槿惠展開抗爭。此舉令李在明成為首位上街示威抗議的地方民選市長。
2018年當選京畿道知事 抗擊新冠疫情及「派錢紓困」獲好評
2020年3月新冠疫情期間,當韓國因新天地教會聚會而引發第一波疫情時,李在明前往該教會創辦人李萬熙在京畿道的住所,指控他拒絕進行新冠病毒測試或提交教會聚會參加者名單的行為,是妨礙政府追蹤密切接觸者,並警告可能會對他採取法律行動。李萬熙其後服從政府的命令。
2021年,鑑於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李在明提出向京畿道所有居民提供災難支援金的計劃,與中央政府產生分歧。李在明堅持「派錢紓困」的舉動讓他的民望扶搖直上。
2024年戒嚴令下直播「翻牆」 讓李在明成為下任總統大熱
2024年12月3日晚上10時27分,時任總統尹錫悅在首爾發表緊急講話,指控以共同民主黨為首的國會反對黨同情朝鮮,並透過反國家活動癱瘓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緊急戒嚴狀態。共同民主黨魁李在明在戒嚴令宣布後,在Youtube開始直播自己翻牆進入國會的過程,並表示「戒嚴令」違法、違憲,呼籲韓國民眾前往國會議事堂,保護國會。
韓國國會在數小時後投票推翻尹錫悅頒布的戒嚴令。這個事件讓李在明一躍成為反對派的領軍人物,在其後的民調中一直領先國民力量黨的候選人。
韓國憲法法院4月4日宣布,罷免時任總統尹錫悅。李在明由此展開他的競選之路,並於4月9日宣布辭去共同民主黨魁職務,正式參選總統。在4月27日舉行的民主黨總統初選中,他以壓倒性優勢當選為總統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