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看中共百年・五|「綠共民進黨」:台灣人對中共的誤讀

撰文:荀文若
出版:更新:

近來,台灣網路輿論常將民進黨政府及其相關側翼稱為「綠共」,主要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在台灣社會的形象,大概已被塑造成「只會高喊民族主義、言論自由緊縮、媒體姓黨;不支持政府有意見就是不愛國,等着『被出征』」,而現在的綠營操作手法與中共相較,不但極為類似,甚至「青出於藍」。

然而,台灣社會將民進黨與中國共產黨相提並論的情況,想來會令中共甚為不滿。畢竟中國共產黨成立迄今,其實是有許多堅定立場與堅持,當中當然也有隨着時間環境做出調整,才讓中共能夠執政至今。這絕非外界或西方媒體形塑或描繪出的「那一套」,也不是「綠共」這樣一種只會操弄意識形態的手段能比擬。

台灣看不到的中共「堅持」

國民政府時代台灣民眾對中共的印象,除了要批判並舉發「共匪」「匪諜」外,針對「大陸同胞」的困苦生活則多會給與同情,台灣人被教導的是大陸人民處在一個窮到啃樹皮的混亂社會,過去需要三民主義有朝一日能夠反攻大陸解救同胞,現在則是恐共症十足、兩岸不同國,雙方最好不要接觸。

蔡英文帶領的民進黨,常被台灣網路稱為「綠共」。(中央社)

對台灣來説,中共一直以來似乎都是只會到處破壞、挑撥離間、趁人之危篡奪好處的政權。自1921年迄今,中共的確犯了很多錯誤,受迫害的人不計其數,這是中共必須面對的事實;但鮮為台灣人、或是台灣社會刻意不去認識的,是中共對於社會基層、「反帝國主義」、「反官僚」等主張的強調與堅持,其實更是中共能夠在中國大陸屹立的重點。

首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之所以能在中國落地生根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除了工人之外,中共早期領導人重視「農民」的重要性。早在1927年,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一文中,就論及農村土地革命以及發展農民運動。

毛澤東當時強調,要打倒土豪劣紳,一切權力歸農會;要打擊地主,聯合貧下中農;要推翻土豪劣紳的統治,建立農民武裝;在農村禁止打牌賭博與鴉片、以及廢苛捐推展農民文化運動等。從過去到現在,看看中共每年的「一號文件」,從1982年-1986年、以及2004年迄今,全部都在探討農業、農村與農民等「三農」問題,與時俱進,也才能獲得廣大民眾的支持。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是蔣介石撤退到台灣後的期待。(Getty)。

必須承認,那麼多的一號文件、對農業長期以來的重視,至今卻仍要年年提、月月提、甚至日日提,基本上代表着中共仍有許多值得改善的空間。然而,也要肯定的是,中共確實都能夠發現問題並試着去解決問題,不像台灣社會現在對於農業的漠視,忘了兩岸最初都是「以農為本」。

至於「反帝國主義」,也是中共建黨以來至今的發展圭臬之一,畢竟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受到外國的欺侮不計其數。若從中共「獨立自主」後的1945年七大黨章到2017年十九大黨章來看,幾乎無一例外,都強調着中共的「反帝」主義。包括獨立自主外交、胡錦濤時期的睦鄰外交等,再到習近平執政説的「反霸權」主義,依然都可以看到反帝在中共語境中的重要性。

再者,中國官場長期充斥着官僚主義,尋常百姓往往被官僚所壓榨,從過去的封建到民國皆然。中共亦看到這項弊病,打擊官僚主義就成為其訴求。1942年,毛澤東在「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中即點名官員必須克服嚴重的官僚主義,例如貪污現象,擺空架子等;中共建政初期,中共也發動「三反」運動,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雖然發生了部分的冤錯假案,仍打中民眾的心。迄今,習近平大力反腐,亦被視作毛澤東反官僚主義的延續。

周永康是中共近年來落馬層級最高的原領導人。(VCG)

與三農問題一樣,中共雖然極為強調反腐,但從過去到現在,貪腐的人越來越高層,甚至連正國級的周永康都落馬,一來反映出中共政治體制的確有需要調整的地方,從正面角度來看的話,也代表着當前政府不囿於人情、關係、功績等,只要犯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社會大眾當然也看在眼裏。

此外,中共對於「統一戰線」的痴迷,也是其重要法寶。所謂統戰,絕非僅是台灣視野下政客們認知或傳達給民眾的兩岸「統一」概念,以中共語境來説,就是聯合及團結不同政治團體及社會力量,為同一目的而共同奮鬥,簡言之,或可稱為團結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

在中共初起之時,聯合國民黨以打擊各地軍閥與北洋政府,是當時中共的統戰策略;抗戰時期,再度聯合國民黨,是要抵禦外侮日本;1945年後,聯合各民主黨派,是要打擊腐敗無能的國民黨;1949年建政後的對外關係,是要聯合國際上弱小的、受欺負的國家一同抵抗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

大陸農村的發展已不可同日而語。(新華社)

如今,中共的一帶一路戰略、乃至於疫情底下的疫苗外交,或可稱為新世紀的對外統一戰線。除了上述這些,像是「四個堅持」、對黨建的關注,也都是貫穿中共發展的主軸,基本都能在中共「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及「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這「兩大決議」、以及歷次黨章中尋得端倪。當然,中共執政仍存在許多問題,但就是因為幾個重要堅持,使其權力尚稱穩固。

過去的民進黨 其實沒有那麼討厭中共

至於民進黨、或是所謂的「綠共」,是不是一直以來都跟中共不對盤?其實並非如此。

戒嚴時期黨外之所以集結,是以反國民黨、反威權、追求民主自由為初衷,因此過去在推動兩岸交流、老兵返鄉、開放民眾赴陸探親等想法,黨外及1986年成立的民進黨都走在國民黨的前頭。

泰國向中國大陸訂購的科興新冠疫苗運抵曼谷。(新華社)

可以説,當時的民進黨一直都有與中共對話的聲音,因其創始成員有支持兩岸統一的費希平、傅正、林正杰、楊祖珺等人,加上民進黨和中共之間,並未如國共有着長久的仇恨,因此互動早就展開。

1987年,民進黨呼籲國民黨政府成立「大陸事務部」;1988年民進黨就表示不反對黨員以個人身分前往大陸;1990年時許信良主張不再視中共為叛亂團體,也表示兩岸交流可擱置主權爭議,這些在當時確實都是「進步」觀點。

甚至,民進黨大老張俊宏還曾透露,其在美麗島事件出獄後曾接獲北京的致意。還得到黃信介首肯,赴日本嘗試安排「黃鄧會談」事宜,然因海外台獨人士反對等因素未能成行。由此可見,兩黨欲交流確實存在當時的時空。

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是綠營中主張與中共交往的先驅之一,但如今在黨內則是被徹底邊緣化。(多維新聞)

其實,從1990年代伊始,包括許信良、呂秀蓮、陳水扁、謝長廷、蔡同榮、姚嘉文、柯建銘、邱義仁等人都有相關經驗。許信良等人更曾表示,民進黨須揚棄意識形態至上、避談台獨,捨去「仇中仇共」的心態,追求包容理解與相互尊重,甚至表明民進黨願與中共「黨對黨」會談;施明德也説過「民進黨即便執政也不會宣佈台獨」。1999年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表明台灣依憲法稱「中華民國」,某種程度更可解讀為接受「一中」框架。

進入2000年後,陳菊、賴清德、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等民進黨籍政治人物曾赴大陸交流;前行政院長謝長廷還在2012年與大陸官員戴秉國、王毅、陳雲林等人會面。2013年7月,謝長廷創辦的「維新基金會」還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在香港合辦研討會,謝長廷也與時任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見面,據悉謝有意藉此發展出民共「黨對黨」交流模式。甚至在2016年後,諸位民進黨中壯世代代表性政治人物賴清德、林佳龍、鄭文燦等還陸續提出「親中愛台」、「和中」、「知中」的説法,雖然當時兩岸關係已不若以往,但至少還給人一絲機會。

現任台灣駐日代表謝長廷也曾提出憲法一中,但目前也被外放日本。(中央社)

可惜的是,民進黨在2018年九合一大選嚴重挫敗,蔡英文為了力挽狂瀾、重振個人威信,只得將籌碼全部放在反中抗中之上。兩岸互信基礎早已消磨殆盡,又礙於中美博弈的現實,以及政黨與個人的私益,使得現今的台灣社會仍將中共幻想為是沒有自由、開放程度低落的極權國家,絕大多數民眾只會接收到經過細心雕琢批判中共的爭議新聞,失去公正的判斷能力。如今台灣從過去的反共到彼此交流理解,繞了一圈又繼續反共,不免與人一種唏噓之感。

中共百年黨慶在即,台灣政黨與社會對此普遍無感與無語。但中共百年的論述與作為之中,台灣問題卻是躲也躲不掉的重中之重,如何理解中共百年的意義,對台灣來説更是涉及安身立命的大問題。本組議題將站在台灣的視角,去提問中共百年對於台灣的意義與影響,從政治、經濟、理論、思想面貌、歷史與訪談等多重角度,組成台灣應有的中共百年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