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專訪|來自香港的女子攝影師 談最難忘經歷 「香港人也做到」

撰文:高詩琦
出版:更新:

F1(一級方程式)近年人氣急升,車迷暴增,雖然距離香港好像仍很遙遠,但有不少港人早已將目光放遠,嘗試實現在F1工作的夢想,目前無論是工程師、商業贊助、後勤職員或親臨採訪的媒體,都不乏港人身影。
今次的受訪者——運動攝影師Janny,正一手一腳實現作為賽道攝影師的夢想。

一頭清爽短髮的Janny以一身工作時慣穿的服飾現身——風褸、戶外褲和GORTEX波鞋,「(鞋)防水防跣、頂到大雨」,畢竟賽車是戶外為主,尤其巡迴全球的F1,酷熱和雨戰都是家常便飯。

Janny並非首位拍攝F1賽事的港人,30多年前已有港人攝影師在F1賽事工作,有人是媒體身份、也有人受僱於車廠;但Janny是現役之中唯一的女子,一向熱愛體育攝影的她,同時也是個賽車迷,在2019年機緣之下展開拍攝F1的旅途。為了應付拍攝F1動輒孭着大量器材、在烈日或大雨下長途跋涉,她除了全心改進攝影技術,也要鍛煉體能。今次Janny與我們分享了多個拍攝F1的深刻經歷,和她對未來的盼望。

Janny,來自香港的F1攝影師。(鄭子峰攝)

1. 擦身而過的紅牛 專業不僅體現在作品

在賽道旁或車房外拍攝F1,戰車往往在身邊呼嘯而過,這種速度感無疑刺激,但這些時刻,攝影師的專業就相當重要,作為運動攝影師,專業絕不僅體現在攝影技術、器材質素,更關乎對於該項運動的理解,除了「哪個位置有更大機會拍到好照片」,最重要的是如何不讓自己的存在影響比賽運作,同時又能拍出好作品。

「在賽道時會與戰車很接近,在車房拍攝時,Max的車會在距離我腳邊只有一呎處駛過,我就是身在Pit Crew身後,單膝跪地,希望拍到(戰車離開維修站時)低炒的照片。」Janny認為,這是在賽場工作的互信,「我信車手的專業不會撞到我,當然我也有我的專業,不會就此被(近距離駛過的戰車)嚇倒,但真的見過有人失足,幸好沒事。規例上攝影師不能雙膝跪地,只能單膝跪、隨時可以移動。」

賽車的速度感,是Janny認為最吸引之處,圖為她在2020年F1冬季測試拍下的作品。(受訪者提供)

其他大型通訊社多數是團隊式工作,分工清晰,而Janny多是一人行事,在選擇攝影點時就要取捨,「自己平日要留意比賽,知道哪個位置容易炒車,也會請教前輩,到了比賽周再實地觀察,看看在彎內或是外會比較好;最理想的是一個位置可以影到不同的畫面,就不用移動太多,一切都要事前自己好好計劃。」

2. 從外地攝影師身上學習 每一句也是得着

Janny表示以她所見,女性攝影師在F1比較少,MotoGP則比較多;而在F1工作的攝影師以英國人為主,其次則是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亞洲而言,則會有日本和中國的媒體,畢竟兩國都有車手在F1。

Janny指,在F1恆常工作的攝影師多是來自英國和法國,也有其他歐洲國家和亞洲臉孔。(受訪者提供)

她表示與不少攝影師都成為了好朋友,對方即使資歷已高,也樂於指點:「外地的前輩知道我資歷較淺,也樂意提點一下,例如哪一條路線或拍攝點會更好,有些英國攝影師已拍過照過500場賽事,每一句也是袋錢落你袋,從他們身上學到好多,例如如何處理一場比賽,畢竟比賽很多突發事件,炒車、(車手)突然出不了賽、衝線後玩飄移……很考應變能力。」她續指,對方也往往樂於伸出援手,「我相機的充電器壞了,用不到,其中一位前輩立刻與我分享,他們不會自覺高人一等的。」

不過透過拍攝F1,Janny也認識到這項工作雖然充滿樂趣,同時非常艱鉅,說的不僅是比賽周的體力勞動,全職賽車攝影師也要跟着比賽飛遍整個世界,「他們沒什麼時間能陪伴家人,認識有些攝影師因此向公司申請調回英國,只拍攝本土的賽事;但也有些攝影師非常有熱情,願意一直受僱。」

3. 最深刻的賽站:2020年澳洲站與2022年阿布札比站

Janny在2020年3月如常來到澳洲墨爾本,準備拍攝全季第一站——澳洲站,然而新冠肺炎逐步漫延全球,當時已傳出麥拿侖車隊有兩人染疫,「我如常在星期三到達,已完全準備好、也拿到了採訪證件,車隊都已到齊了,但當時媒體已在談論:真的要繼續舉行嗎?」周四媒體日舉行了車手記招,最令Janny難忘的,是咸美頓在記招爆出一句:「Cash is King.(錢最大)」,諷刺賽會為了金錢不顧車隊和觀眾健康,現場一片譁然。

「周五上午,觀眾已在等候進場,並在閘外鼓噪,等了很久,賽會才宣布取消,叫大家收拾東西離開,車隊已立刻開始拆卸(臨時建築),當時我們還在談論是否還要去(下一站的)巴林,應該要如何坐飛機?」往後的發展大家都知道的——直至7月初,賽季才以防疫氣泡的形式在奧地利展開,一共舉行了17站賽事。

2022年阿布札比站,華迪爾在退役前舉行了一次跑步活動,廣邀在F1工作的人士參加,當中包括媒體,更為大家送上特製Tee。(受訪者提供)

另一場最令Janny深刻的,是2022年的阿布札比站——她的偶像車手華迪爾的最後一戰,排位賽後,這位德國車手組織了一次特別活動,「他組織了一個跑步活動,邀請了在F1工作的人參加,也邀請了記者參加,並派發了這件特別設計的Tee。」Janny當然也參加、並獲得了這件非常具紀念價值的Tee,成為她的珍藏。華迪爾在活動後也作簡短發言,感謝在F1工作的每一個人。

Janny拍下了偶像華迪爾完成F1生涯最後一場賽事一刻。(受訪者提供)

4. 最推介賽道:性價比高 Vs 傳統之選

Janny曾到訪多個賽站,對於賽道也有自己的偏好,她認為有兩個傳統賽站,是車迷到訪必定不會後悔的——就是意大利的蒙札(Monza)及比利時的斯帕(Spa),「像Monza和Spa,這些賽站賽車底蘊很強、賽道設計本身也吸引,車迷來到一定不會後悔的,更可以感受一下當地人是如何看待賽車。」

造訪這些賽站,使她對賽車文化有更深體會,例如法拉利車隊近年戰績雖然麻麻、比賽期間各種問題也常淪為笑柄,但在意大利,這支車隊獲奉若宗教:「一直聽聞法拉利是意大利人的信仰,去到會見到當地人的家門前除了意大利國旗,也會多插一支法拉利的旗,去觀賽也一定會穿法拉利的衣服去打氣。就像不能將菠蘿放上薄餅,他們有他們的堅忠、很為國家有這樣一個知名的品牌而驕傲。」

法拉利的表現時好時壞,但就Janny所見,意大利車迷對車隊的支持極為忠誠,圖為2019年阿布札比站拍下、陸克萊駕駛的法拉利。(受訪者提供)

不過歐洲途程遠、賽道交通也往往不方便,若要考慮性價比,Janny認為對香港車迷來說,新加坡站是理想選擇:「沒有時差,星期五才到達也可以,而且賽道在市中心,地鐵搭幾個站已到,門票種類也特別多,有很多組合,可以每日坐不同位置、或是步行,機票也便宜一點。」

F1賽事常有雨戰,圖為2022年新加坡站所拍,該站排位賽和正賽前都下着滂沱大雨,但車尾卷起的水花卻極為絢麗。(受訪者提供)

5. 賽車攝影之路不易走 「做到沒有機會為止」

在香港以運動攝影做全職工作並不普及,而以賽車攝影做全職則難上加難,Janny目前也要兼顧全職工作,拍得的作品會在合作平台刊登,但她最大的心願是香港的賽車媒體能更普及,「在疫情時多了很多不同的賽車媒體,包括YouTuber和網站,我覺得(香港發展賽車媒體)不是沒希望的,只要大家互助、有共同目標,一定不會不行。」

運動攝影工作必定不會輕鬆,但Janny認為只要有心嘗試,總會做到。(受訪者提供)

她回想在F1賽站拍攝時,會被外地攝影師問起為何前來,「他們對我不會抱着特別的眼光,只是他們會覺得為何香港沒有(F1)賽車手,你也會來?我會告訴他們,因為香港賽車運動不流行,才缺乏本地賽車傳媒,希望香港他日會有一個本地的賽車傳媒,向這個方向走。若香港有車迷有錢投資,做一個全香港班底的賽車媒體就好!」

目前F1有不少香港人全職工作,車隊的市場部職員、工程師等,都有香港人身影,Janny認為大家的故事都很有鼓勵性,「就算香港賽車運動不發達,不代表我們不能從事這個行業、或是不能勝任,喜歡就不要放棄吧,做到一天沒有機會為止。」

就做到不能再做為止吧。(鄭子峰攝)

她坦言雖然作為女性,在講求體格的攝影工作、或是要「搶位」拍照時,或許有點「輸蝕」,但最重要的還是心態:「女性喜歡攝影,就不要放棄,F1也在強調多元性,不會戴有色眼鏡去睇。要有這個心或目光,就算最後未必做到目標,但也有經歷過或感受過的事,某程度上也賺了。」

Janny平常在社交網站分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