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海】桃花源變打卡勝地 自然愛好者:好心痛

撰文:梁融軒
出版:更新:
沙螺洞油菜花海吸引大批市民到訪「打卡」。(黃偉民攝)

舉目盡是淡黄,浩瀚的大埔沙螺洞油菜花海中,市民川流不息湧至,用雙眼和照片紀錄這一片黃,雀躍不已,許多人不知就裏簽名反對發展,希望保留眼前的景象,但有一位珍愛沙螺洞的自然愛好者,見證着這裏的濕地變成爛地,再被油菜花所淹沒,為此心痛不已,於facebook撰文抒發感受。

Bryan Chan是一位建築師,亦自言為自然愛好者,喜愛行山,遊覽香港各個深山村落,大約於2012年首次到訪沙螺洞,對沙螺洞的鍾情,源自此地的一些歷史圖片,那時村落尚未荒廢,四面環山,水道穿插,活像桃花源。

市民:剷晒啲爛草咪幾好

Bryan憶述此地的變遷,2014年村民在祠堂掛滿橫額要求發展,比現在還要多,至去年11月尾,濕地已遭翻土,周二再次到訪就已成了油菜花海。雖是閒日,但路上遊人不絕。他在花海中聽到市民一面倒以為這是貢獻,讚揚花海美麗,表現雀躍,「剷晒啲爛草咪幾好」,「好過一塊爛地」,了解此地變化的他卻感到心痛。

市民在花海中拍攝留念。 (黃偉民攝)

村民在沙螺洞改種油菜花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興建村屋,Bryan獲悉後對記者表示表示同情村民,但不認同他們的行為。他指村民擁有產權,出售土地予發展公司亦未必是這一代人的決定,理解村民的無奈,但手法和方案值得商榷,破壞生態環境是需要譴責。

指非二元對立 望發展保育取平衡

Bryan不確定該地有多少屬「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認為法律可能做的有限,只能靠群眾壓力阻止,但不代表他認同保育和發展是二元對立,水火不容。他指出現時多方就此拉鋸,是否有其他出路,可以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例如另撥土地予村民搬遷等,當然會涉公共資源和私人土地等問題,但大家需要探討任何可以在兩者取得平衡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