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24節氣|天氣轉冷忽輕視 中醫推介7款食療助補肺益腎健脾和胃
小雪,為冬季第二個節氣,「寒未深而雪未大」,即降雨為雪,地寒未甚。此時陽氣上升、陰氣下降,所謂天地不通、陰陽不交,萬物隨之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進入嚴冬。雖然香港未如北方降雪,但氣溫漸降、天氣轉冷,大家仍要注意季節的轉變。
本文作者:博愛醫院黃子欣中醫師
早睡晚起,避免著涼
冬三月,「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我們應按時而作,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睡眠之餘,需要時可適當補眠,以順應冬藏的原則。陽氣較弱者,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長者,應避免過早起床,盡量在太陽出來才起床或運動,避免因陽氣不足而受寒。早晚溫差大,戶外運動應在仍見到太陽時進行,配合伸展和緩的運動,汗出後應盡快更衣。平日亦要適當添衣御寒,特別注意頸部、足部保暖。
舒發情緒,心情舒暢
由於冬天多為陰冷無光,陰盛陽衰時天氣會導致情緒抑鬱、焦慮。宜自我調整心情,增加戶外活動以強健體魄,與人交流,轉換心情。亦可趁著午後陽光曬落時,享受日光浴,以升發陽氣,溫通經脈。若陽光欠奉時,可保持工作或家居環境光亮,或多聽音樂,減輕憂鬱感。另外飲食中酌加堅果類,如腰果、核桃、杏仁等,可以令大腦製造更多血清素而放鬆心情。
注意通風,泡腳按摩
白天室內要注意通風,開窗換氣,避免因氧氣不足而昏昏欲睡。晚上9時睡覺前可用溫熱鹽水泡腳,可紓鬱助眠。另外晨起、睡前可按摩湧泉穴及足心,手掌來回搓揉、按摩,,使足底部有輕微發熱感,最後用大拇指點按湧泉穴至酸脹感即可,再兩腳互換。足少陰腎經起於湧泉穴,位於腳底中間凹陷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可補腎益氣,壯陽固腎,養血安神,益智明目。但孕婦、足部有外傷者、過飢過飽者都不宜進行按摩。閒時可多做十指交叉按摩,以增加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
飲食節制,恰當進補
天氣乾燥轉冷,身體會越趨向儲存能量。若大吃大喝、進食高熱量食物,則增加腸胃負擔。普遍認為冬天即要溫補,麻辣鍋、羊肉爐大行其道,結果吃畢大汗淋漓,損耗陽氣。火氣過盛,,出現口乾舌燥、口腔潰瘍、咽喉腫痛、面部冒痘、大便乾結等熱盛傷陰表現。另外過度進食補陽、補氣之品,如人參、鹿茸等,可致精氣外泄,冬不藏精,適得其反。應以「溫熱養陽、溫而不散、熱而不燥」為原則,溫補時加清潤食材,如羊肉白蘿蔔湯。冬天養腎,黑色主水,可多吃黑色食物以補益腎氣,如紫米、黑木耳、黑豆、黑芝麻、黑棗等。
中醫大推2款小雪推薦食療
1. 五色粥
材料:乾山藥30克 百合30克 去核紅棗30克 黑芝麻20克 綠豆20克 小米30克 紫米30克
功效:健脾和胃,補肺益腎
做法:
1. 將材料洗淨,浸泡兩小時。
2. 鍋中加入2升水,水滾後放入材料。
3, 中大火煮滾後,煲40-60分鐘至材料軟身,適量加入糖或鹽調味即可。
2. 蓮藕栗子排骨湯
材料:蓮藕200克 栗子10粒 核桃20克 排骨300克或腰果50克 陳皮1/3個
功效:健脾生津,補腎益氣
做法:
1. 排骨汆水後,將材料洗淨,蓮藕切塊。
2. 鍋中加2.5升水,水滾後放入材料。
3. 中大火煮滾,轉小火煲1.5小時,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
如有任何疑問,請向註冊中醫師查詢。
相關閱讀:小雪二十四節氣|中醫教煲3款養生湯水 增強孩子抵抗力預防流感
3款適合在小雪飲用的湯水
相關閱讀:小雪24節氣|氣溫驟降易致呼吸系統不適 中醫推介2款食療溫補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