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暫緩上市|耀才許繹彬:參考螞蟻做法 全數退還手續費孖展息

商湯暫緩上市|耀才許繹彬:參考螞蟻做法 全數退還手續費孖展息
撰文:翟梓謙
出版:更新:

商湯集團(0020)今日(13日)發通告稱,延遲上市及退回申請股款。

券商陸續宣布有關認購手續費及孖展利息的安排。耀才證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許繹彬表示,是次商湯集團延遲上市,耀才將參考螞蟻集團IPO的做法,向客戶全數退回認購費及孖展利息。

對於有知情人士透露商湯仍然維持目標今年底前上市,許繹彬相信該公司在年尾重新部署有關上市安排,商湯應會釐清相關法律問題及程序再安排IPO。

蜜雪IPO孖展逼兩萬億 據悉惹證監關注 券商篤數秘招曝光|獨家

撰文:黃文琪
出版:更新:

本港新股市場近期「0息孖展」橫行,屢造就IPO超購千倍「神話」。日前「蜜雪冰城」母企蜜雪集團(2097)在部分券商提供逾100倍槓桿推波助瀾下,認購反應異常熱烈,獲1.82萬億元孖展認購,超購5,257倍,超螞蟻集團成「凍資王」。

據《香港01》了解,證監會對蜜雪集團超購現象密切關注,有券商界人士證實,收到證監會的查詢,並認為證監會對FINI新制度引起的問題「好想做啲嘢」,但同時又不想影響市場抽新股的氣氛。該人士同時指出,有券商利用制度漏洞「篤數」,造成IPO超購泡沫,擔心倘遇上熱爆新股首掛大熱倒灶情況,過度融資將埋下風險。「萬一有投資者跟風借盡孖展抽新股,再遇到縮飛情況,中咗大部分籤,再遇上新股首掛插水,就穿窿了!」

新股市場近期「0息孖展」橫行,造就了IPO百倍、千倍認購。(資料圖片)

IPO新玩法 券商樂於「谷孖展」

近期,新股公開認購倍數的大幅飆升,主要因港交所新股結算平台FINI新制度改變新股市場玩法,FINI預設資金壓縮機制,只須預繳公開招股中可獲配發最高股數的金額(POmax),一般為公開發售部份的5倍,而非全數資金。因此,新制度下發行人分派股份後才向中介收取認購資金,變相最終要「真金白銀」埋單的金額肯定比孖展數少,從而導致個別券商提供「免銀行融資利息」孖展,認購槓桿最高升至200倍。

以蜜雪集團為例,發行1,706萬股,每股定價202.5元,集資額為34.5億元。公開發售部份佔10%,即集資額3.45億元,計及超購100倍或以上的回撥5成後,公開發售部分將佔17.25億元。在POmax機制下,因為券商最多也只會獲分配到17.25億元股份,所以只需在特定銀行存入約17.25億元,因此即便客戶「瘋狂」落注申請IPO,券商也能「心中有數」。

據悉證監對蜜雪集團超購現象密切關注

有券商業界消息人士指出,今年初布魯可(0325)孖展超購逾5723倍後,證監會已密切關注業界對IPO孖展的風控,近期再就蜜雪集團超購現象採取行動。該消息人士證實收到證監會的查詢,了解行業目前情況。他認為證監會對FINI制度引起的問題「好想做啲嘢」,但同時並不想影響市場抽新股的氣氛,因此感到「為難」。

事實上,布魯可孖展熱爆後,證監已明言希望防止過度融資。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2月向傳媒透露,證監會正對活躍於孖展融資的8家券商,展開主題審視,檢視有否違反風險管理規定、有否設定貸款限額以免過度融資等。豈料話音剛落,又多一宗「個案」。

《香港01》向證監會查詢關於上述FINI新機制的調查進展,證監會發言人指,已經展開對8家券商的主題審查,評估券商是否遵守證監會2023年11月通函中所列的審慎風險管理標準。完成評估後,如發現不當行為,證監會將採取適當的監管行動,並在有需要時就評估結果向業界提供進一步的監管指引。

內地平價連鎖茶飲店蜜雪冰城母企蜜雪集團(2097)獲1.82萬億元孖展認購,超購5257倍,超螞蟻集團成「凍資王」。(盧翊銘攝)

某券商或利用「重複認購」規則篤數

消息人士又指,從券商的生意角度看,當它預繳了特定金額後,無論客戶申請100億元還是1,000億元,預繳資金都不會增加,券商自然會盡量多做。

但同時超高槓桿抽IPO也伴隨著巨大風險,消息人士續指,一旦新股上市後股價表現不如預期,投資者可能面臨較大虧損,「佢哋(券商)吹到啲超購數咁大,萬一有投資者跟風借盡孖展抽新股,再遇到縮飛情況,中咗大部分籤,再遇上新股首掛插水,就穿窿了!」對券商而言,也多了壞帳風險。

除此之外,消息人士指,蜜雪集團今次上市,有券商利用制度的漏洞「篤數」,造成IPO超購泡沫。他解釋由於制度規定,倘重複認購新股,則是次所有訂單都不進入新股的抽籤和結算流程,「有券商一開始就搵啲人,以超高槓桿抽IPO,增加超購額,之後再叫呢啲人(認購者)係另外一間券商抽1股,重複認購後令所有訂單失效。」此做法,涉事券商沒有任何資金損失,但可以令超購金額上升。

消息人士又指,POmax機制之下,大中型券商會用「0息孖展」以賺取更多獲分配股份的佣金,而小型券商沒有足夠的資金去加大槓桿,等同被剝削了生存空間。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