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期選舉︱假資訊滲透社群 華裔恐成「中國牌」下的犠牲品?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美國最新有報告指出,右翼假資訊開始滲透廣受華人使用的社群媒體平台微信,其中最受歡迎的文章大肆談論「選舉舞弊氾濫」、「威脅美國民主的根基」,恐影響華裔美國籍選民對中期選舉的看法。而在民主、共和兩黨反華的一致立場下,華人社區開始擔心部分參選人針對中國的政綱,或會令原本就嚴重的「仇華」問題在選舉後雪上加霜。

即睇:《香港01》美國中期選舉2022專頁

在今次美國中期選舉中,不論是聯邦層面到州和地方的選舉,中國因素普遍被用作重要的選舉手段。不論屬於任何黨派,都越來越多地使用「抹紅」(Red-baiting)策略,即攻擊對手與共產主義有聯繫或是指責對手對中國過於軟弱的立場。

其中一個典型戰場在加州南部的橙縣(Orange County)地區,44歲台裔人士陳介飛是該選區的眾議員候選人,他將與現任韓裔共和黨眾議員、67歲的樸銀珠(Michelle Steel)競爭一席位。儘管兩人均強調,競選取決於通脹、石油價格等問題,惟他們的亞裔身份卻成為彼此攻擊的素材,使得兩位候選人之間劍拔弩張,甚至激起選民的對立情緒。

「抹紅」在是次中期選舉並不罕見,圖為對橙縣眾議員候選人陳介飛的指控。(網上圖片)

陳介飛的父母在台灣出生,後來一家人在蔣介石治下的戒嚴時期來到美國。陳介飛在美國出生、長大,並進入哈佛大學讀書,畢業後在一家諮詢公司任職。他曾在美國海軍服役12年,還曾在2020年時競選眾議院席位,只是後來退出。

而樸銀珠則是韓裔第一代移民,出生於首爾,先後在韓國、日本和美國三地成長。20多歲時來到美國,與家人一同開設服裝店。2020年,她當選美國眾議員,成為首批在聯邦層面當選官員的三位韓裔女性之一。作為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成員之一,她曾推出一項有關防禦台灣的法案,尋求確保美國在台灣遭到入侵時提供防禦設施,又曾在今年冬奧會期間,致函國際奧委會主席以中共侵犯人權為由敦促遷址。

陳介飛在美國出生、長大,並進入哈佛大學讀書,亦曾在美國海軍服役12年。(ChenForCongress)

競選期間,當地豎立了許多鮮紅色背景的競選廣告,上邊寫有「中國的選擇:陳介飛」(China’s choice Jay Chen),還配以一顆五角星,象徵共產主義;類似的「抹紅」影片也在網上流傳。這是由於陳介飛曾在一所學校推動過以「孔子課堂」命名的中文教學,其競選對手試圖利用這一點將他與中國和共產主義結合在一起。2020年,美國國務院宣佈將孔子學院列為外國使團。

特朗普時期蔓延的「抹紅」現象

事實上,將對手與共產主義結合的策略,自特朗普時期就開始蔓延,而在中美關係近年日漸緊張,加上新冠疫情的爆發,令中國議題成為美國政治中的焦點。陳介飛與樸銀珠所屬的選區跨越洛杉磯縣和橙縣,是美國在去年人口普查後進行的一次選區重劃中新創建的,是美國種族最多元的選區之一。當地選民約三分一為亞裔,其中一半是越南裔。

樸銀珠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成員,曾推出一項有關防禦台灣的法案。(Getty)

針對「抹紅」對手的說法,樸銀珠的發言人Lance Trover表示:「即便是在美國國務院和100名美國參議員強調孔子學院是共產主義的政治宣傳之後,陳介飛仍加倍支持孔子學院,稱任何膽敢拿他的立場說事的人都是『仇外』和『種族主義者』。」

陳介飛則回應說,12年前他所支持的中文項目在當時得到了國務院、大學理事會和總統小布殊(George W Bush)的批准,後來當局發現不合適而結束了該項目。對於國務院將孔子學院稱作外國使團,他重申:「我的觀點一直與國務院一致」。

華裔的抗議與分裂

橙縣競選中的「抹紅」情況,在選舉前夕受到華人團體的高度關注,部份人前往樸銀珠的競選辦公室前表達抗議。當地華人開始擔心,華裔的身份問題可能在未來與美國國內的「中國因素」綁架在一起,從而影響到自己未來生活和發展,尤其是這種「抹紅」在中期選舉並不罕見。

有抗議人士表示,選舉期間政客們「抹紅」對手的影片,讓人想起19世紀排華時期的照片,只是透過另一種方法來醜化美國華裔。他們坦言:「我不是為了支持陳介飛,也不是為了支持樸銀珠,而是這件事情本身引起了我的憤怒。」

部份華人更擔心下一代在美國恐面臨更多的攻擊。(Getty)

也有華裔憂慮:「在選舉中拿中國說事越來越常見,尤其是對共和黨來說,幾乎所有全國性的競選,中國是必打的牌。」他擔心這種傾向會使得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重新抬頭,激發出強烈的排外情緒,「將中國的強大和美國人的憂慮混合在一起,必定會對華人社區帶來不利影響。」部份人更擔心下一代恐面臨更多的攻擊。

然而,華裔選民對這個問題想法卻不盡相同。有人表示,不管中國與共產主義議題如何在選舉中發酵,在美國的華人都不應該有「受害者心理」,對個別遭遇產生過度反應,「遵守美國的法律,以美國的利益為優先,就不會有任何恐懼。」

華人擔心部分參選人針對中國的政綱,或會令原本就嚴重的「仇華」問題在選舉後雪上加霜。(Getty)

華裔恐迎更危險的境況?

一直以來,華裔選民總被認為是投票積極性不高,然而過去十年,華裔以至亞裔對參與選舉的興趣度越來越高。2020年,近60%的華裔選民參與了投票,較2016年增加47%。近期的民調也顯示,在華人群體中,77%的人準備在中期選舉中參與投票。

有別於美國人關心的議題依次為:經濟、墮胎權、犯罪率、槍支、移民,華人的排序明顯不同,排名前三的是經濟、犯罪、教育。另外,不少華人對性別議題有與美國主流社會非常不同的感覺,例如在LGBT權益問題上,很多傳統的華裔選民不支持民主黨。

因此,有一些中期選舉候選人也針對華裔的訴求作為策略,務求爭取他們的支持,如紐約州第17選區州參議員共和黨候選人Vito LaBella將對壘華裔候選人曲怡文(Irene Chu Iwen),前者以主張重視治安、維護教育等理念,獲得不少華人支持。

政客們於中期選舉大打「中國牌」,加上特朗普或參選2024年總統選舉,華裔恐面臨更大的反中情緒。(Getty)

誠然,無論是民主或共和黨於這次中期選舉中勝出,美國對華的強硬立場勢必依舊。許多華裔美國人反倒關心的是,美國自疫情爆發以來,仇恨亞裔犯罪本已大幅增加,導致大眾將對疫情的恐懼與不滿發洩在華裔。當地最新報告顯示,部分政治人物持續發表仇視亞裔言論,使得全國在這方面的情況並未改善。有華裔國會議員表示,政界應在11月中期選舉中停止誣衊華裔以至亞裔民眾。

代表紐約的民主黨眾議員孟昭文(Grace Meng)表示,政壇領袖是民眾榜樣,而且擁有輿論平台,因此需要謹言慎行,她敦促政治人物在中選前停止發表煽動言論。同屬民主黨的眾議員趙美心(Judy Chu)亦說,社會可以批評中國政府,但不應波及所有亞裔或華人。

無論如何,隨着中期選舉針對中國的選舉策略大行其道,加上疫情期間宣揚「中國病毒」(Chinese virus)的特朗普或有可能「回朝」,近日他表示將在11月15日於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Mar-a-Lago)公布「非常大的消息」,外界分析指他可能會搶先在這時後宣布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這些的發展趨勢,很可能在選舉後將華裔置於更為危險的境地,恐成為這場選舉下的犠牲品。

即睇:《香港01》美國中期選舉2022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