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晶片・十|僅憑「根留台灣」 無法壯大台灣

撰文:陳舜協
出版:更新:

本「台灣晶片」系列共由10篇文章组成,此为第十篇。

因應美國發起的晶片戰爭以及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改變人類生活方式,2020年無疑是兩岸半導體產業發展重要的一年。

一是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產值達到正式超越3兆新台幣(約合8250億港元),台積電(TSMC)的晶圓代工先進製程技術及產能成了戰略資源,美國、日本、歐盟都傳出邀請設廠消息,市值躋身全球前十大,台灣人認知的「護國神山」地位愈發穩固;

二是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龍頭中芯國際於2020年底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列表」(Entity List),並限制對其輸出10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技術,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2021年1月回任中芯國際,出任副董事長職務,與先前已任中芯聯合執行長的台積電舊部梁孟松,成為中芯國際面對生死之戰的重要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半導體的供應鏈、人才流動全球化已是人盡皆知的既成事實,且蔣尚義、梁孟松早已自台積電離任多年,但始終被許多台灣人視為「叛將」。蔣尚義、梁孟松帶領枱積電團隊在2000年領先全球,開發出130奈米銅製程技術,擺脱美國IBM公司專利桎梏,使得台積電確定在晶圓代工業領頭羊地位的功績,隨着兩人琵琶別抱一筆勾銷。也讓蔣尚義在回鍋中芯後感歎,他有權利追求自己的理想與事業的目標,他對半導體先進封裝及小晶片(Chip)技術仍有許多熱情,叫他「叛將」太沉重,並認為這個標籤「真的太政治化」。

台灣的台積電擁有全球過半的晶片市佔率,更掌握了全世界最先進的晶圓製程,看似如此強大的籌碼,那能用它來交換什麼對台灣有利的條件嗎?(中央社)

當晶片成為戰略財

蔣尚義的「政治化」之歎,一語道破兩岸半導體產業自2000年北京大力扶植半導體產業、中芯正式成立以來的利、害糾葛與愛恨情仇;也道破在美、中對抗加劇之際,美國以晶片對大陸華為、中芯、中興等企業「鎖喉」,造就當下「世界需要台積電」景況,被台灣人進一步將台積電當成「護國神山」的根本原因。

只是,當「晶片荒」成為全世界政府都必須正視的課題,美國的英特爾(Intel)、美光(Micron)、輝達(Nvidia)和超威(AMD)聯名建請拜登(Joe Biden)政府基於「國家安全」,將半導體制造領域視為「國家基礎建設」加大投資;台積電也應美國政府「邀請」前往美國亞利桑那州設5奈米先進製程晶圓廠;應日本政府邀請前往日本設3奈米晶圓先進材料研發中心;歐盟也邀請台積電到歐洲設晶圓廠,希望一舉將「Made in EU」的晶片產製率從現行的全球佔比10%提升到20%。

換言之,各國已將資本密集、人才密集的晶圓廠當成不折不扣的「戰略財」。美國、日本、歐盟邀請台積電設廠、投資的「司馬昭之心」再明顯不過,無一不是覬覦台積電傲視全球的晶圓先進製程技術,希望台積電「在地化」培養美國、日本及歐洲人才,達到技術擴散效果,最終形成完整的本土半導體產業聚落,一舉擺脱目前「需要台積電」,乃至於台灣半導體產業聚落的窘況。

特朗普政府於12月3日宣布將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和石油巨頭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等四家中國企業列入黑名單。

這個過程當中有一個弔詭的歷史巧合,日經中文網2021年2月1日刊出《台積電強大引起美國焦慮》為題的評論文章,文中提及1985年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及1986年的「美日半導體協議」,指美國為了改變當時已被日本企業寡佔、壟斷的半導體市場,不惜將半導體產業的垂直整合模式改成水平分工模式,成為台灣、南韓晶圓代工業崛起世界的契機。意有所指地對台積電被當成各國追捧對象,對其中暗藏危機給予善意提醒。

因此,當晶片成為各國爭搶的戰略資源,進而邀請台積電前往設廠,尤其美國還指定5奈米先進製程,對台積電來說,不啻是一記警鐘。當2024年台積電的美國廠正式投產營運後,不用幾年時間,「世界需要台積電」就會變成曾經發生的「歷史事實」,一如日本人銘記在心,日本半導體產業曾有過的霸權地位。

「西進大陸」vs.「前進美國」

從「政治化」角度切入,台積電到美國設廠、到日本設研發中心,乃至於尚未定案的歐盟邀請設廠投資,與2000年北京將目光投向半導體業,掀起台積電、聯電、力晶等台灣半導體廠商評估前往大陸設廠高度相似,都是將產能外移到第三地,並預期外移後必然會發生的技術擴散、技術移轉效果,可能對台灣本地產業產生衝擊。

不同的是,台灣當年評估整廠移往大陸的是技術較落後的8吋廠,台積電的美國廠卻是5奈米先進製程的12吋廠;當年台廠評估是否前往大陸設廠,雖然受到兩岸複雜的政治因素干擾,至少企業仍掌握要釋出哪些技術及全球佈局的主動性。美國的「邀請」表面上雖然禮貌,實際上台積電為了緩解美國的焦慮,只能被動接受。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視覺中國)

雖然「西進大陸」與「前進美國」對台灣半導體產業造成的影響殊無二致,甚至外流到美國的先進製程技術對台積電造成的傷害,可能還遠大於當年要外移到大陸的8吋晶圓廠;但台灣人對北京威權體制「人治重於法治」印象、強奪台灣晶片製程技術取而代之的疑懼始終存在,「根留台灣」口號至今有力,卻對台積電被美國「邀請」設廠的危機渾然不覺,或還因為「世界需要台灣」的虛無想象而感到歡悦。

雖說「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本來只是一句空話,但對本質上沒有不同的半導體產業外移,甚至「前進美國」對台積電、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傷害遠大於當年的「西進大陸」,台灣人卻僅以「威權vs.民主」區分善惡而感到憂心與寬心,反不如日經中文網就日本自身慘痛經驗對台灣提出的善意提醒來得深刻。

平心而論,台積電得以茁壯成今日的規模,除了李國鼎、孫運璇等人敏感的察覺世界科技產業變化,選擇半導體為台灣科技發展重點產業及投入創業資金外,得助於美國甚多。包括從美國德州儀器公司(TI)挖角張忠謀赴台出任工研院院長,繼而開辦台積電;以及美國為了削弱日本,改變了半導體產業營運模式,選擇發展低成本、高獲利的IC設計業,捨棄高成本、低獲利的晶片製造業,台灣才有機會另闢蹊徑發展晶圓代工業。加上台灣人的勤奮、努力及創新能力,方能成就今日半導體產業的一片榮景。

試想,若英特爾當年選擇到台灣設廠,吸走台灣人才與客戶,豈有今日的台積電?

「根留台灣」並沒有錯,但不能成為限制台灣企業發展的緊箍咒,世界已經不一樣,北京看待智財的態度也已大不同,面對大陸以舉國體制發展半導體產業之際,擁有技術優勢的台灣,與其繼續用「根留台灣」思維對企業、人才赴陸發展情緒勒索,不如建置更完善的智財保護、授權機制,讓台灣的「根」跨過海峽、伸向全世界,讓台灣企業茁壯、強大,才能真正壯大台灣。

【本文授權轉載自第64期《多維TW》(2021年3月4日)封面故事。如欲閲讀全文,請按此訂閲多維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和獨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