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發福|別再笑稱肚腩是幸福肥 每天10分鐘做3件事憑實力減磅

撰文:康健雜誌
出版:更新:

你的衣櫥還放着幾件早已穿不下的褲子,總想着哪一天瘦下來要再穿回去嗎?不幸的是,根據醫生臨床經驗及調查顯示,多數人的腰線一旦「走鐘」,恐怕一去不復返。若想維持小蠻腰或精實的身材,醫生良心建議,最好的方法還是定期量腰圍,別讓你的肚子有機可乘,成了「鮪魚肚」或「小腹婆」。

「腰圍一旦變粗,10個人裏面大約有9個人回不去,」台灣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生吳至行表示,囤積在腰部的脂肪通常是非常深層的內臟脂肪,要減下來非常不容易,與其事後如此辛苦,不如一開始就不要讓它堆積,「再瘦回去不是不可能,只是你得付出很大的代價。」

相關文章:減肥|不一定戒澱粉先可以變瘦!藜麥糙米6種中低GI值澱粉助瘦身👇👇👇

+10

吳至行遇過一個案例,50多歲的男性公車司機長期飽受體重過重、腰圍過粗的困擾,巔峰時期體重約95公斤、腰圍將近100厘米,努力了近10年仍舊回不去年輕時的體態。

沒想到好一陣子不見這位病患,只過了短短9個月,他就瘦了一大圈,體重減了18公斤,腰圍也掉了10公分,一問之下,原來因為一場車禍意外,他被判入獄服刑,「『巨大的生活型態轉變』讓他瘦身成功!」,但也付出巨大代價。

中年男性 每2人有1人腰圍過粗

根據台灣國民健康署2014~2017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國內40~64歲民眾有51.2%的人腰圍過粗(男性標準≧90厘米,女性≧80厘米)、28.7%體重過重,相當於每兩個人就有一人腰圍過粗。

可惜的是,台灣國健署2017年的抽樣調查也顯示,40~64歲的族群,近5成超過半年沒量過腰圍,16.3%一年內沒量過血壓,體重過重的人也僅近3成的人有量體重的習慣,「不願面對」的情況下,可能錯失提早控管的時機。

台灣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賈淑麗表示,腹部肥胖是脂肪堆積的現象,容易罹患代謝症候群,得到心臟病及腦中風、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的風險機率會高出2~6倍。吳至行表示,在普遍缺乏運動下,男性常因工作應酬導致身材發福,女性則因更年期受荷爾蒙影響,更容易堆積腹部脂肪,一路失控飆升。

相關文章:減肥|提防中年體重颷升 抽脂可減磅瘦身?醫生稱一原因幫助不大

+3

腰圍超標 幸福指數也下降

除了健康疑慮和體態的改變,腰圍也會影響夫妻關係。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調查「腰圍健康與兩性關係」,發現腰圍超標者的幸福指數相較於腰圍標準者低3成,而且每三對夫妻就有一對曾抱怨或調侃過另一半的腰圍,並認為對方的腰圍變粗是因為飲食不節制或缺乏運動導致。

吳至行在門診遇過一位40多歲男子,初來就診時體重也是逼近100公斤、腰圍將近100厘米,但他展現強大決心和意志力,不到半年內就瘦回到80多公斤,腰圍也在90厘米以下,除了贏回健康,也更有自信魅力,還開心分享,瘦下來後,想找老婆恩愛,對方也比較願意,夫妻感情更升溫!

相關文章:減肥|餐餐薑葱蒜睡眠充足助瘦身 8個小習慣促新陳代謝早餐必吃?

+13

每天10分鐘 量測體重、腰圍、血壓

千禧之愛的調查顯示,不少人認為腰圍變粗還有機會瘦回去,但真正持續管控腰圍的人卻僅有2成;更糟糕的是,人們對自己的腰圍容易「自我感覺良好」,真正一量,才發現原來自己低估了。「唯有面對敵人,才能打敗敵人!」吳至行說。

國健署建議,每天提早10分鐘起床,利用起床後吃早餐前做到3件事──量體重、量腰圍、量血壓,就能輕鬆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平常則要食用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飲食,拒菸酒,最好每天運動30分鐘。

正確量腰圍則要先找到自己的身體側面肋骨最下緣和腸骨上緣(或骨盆側邊上緣),呼氣時取其水平中線來測量;如果找不到肋骨或腸骨、骨盆側邊,也可以直接量測肚臍線,甚至有些人的肚子已經大到下垂,難以量測,「這些人其實根本不用量了,因為勢必超過正常範圍,」吳至行建議一定要趕快採取行動改善自己的健康。

比起全身胖的人,醫生表示,最怕的是有些人體重不胖、四肢看起來瘦瘦的,腰圍卻超標,這些人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更高,定期量腰圍格外重要。

延伸閱讀:

中年男人,如何「不發福」?

揪出害你「腰圍變粗」的7大元兇!

【本文獲「康健雜誌」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