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移位|突然頭暈目眩想吐屬耳石脫落?透過復位運動九成能改善

撰文:Heho健康
出版:更新:

耳石脫落常發生在瑜伽、懸吊等運動族群,或是年紀較大的長者身上,通常經醫師復位運動多能在一週後改善,但因一年內的復發率達 15%,醫師建議除了避免強烈運動,補充足夠的維他命D與鈣也能達到預防復發的效果。

TRX 懸吊訓練不僅能高效燃脂,同時能訓練平衡感,是許多健身者的最愛,不過它也可能造成耳石脫落,導致眩暈!

相關文章:【頭暈】耳水不平衡定耳石移位?6個小動作耳石復位唔再頭暈暈👇👇👇

+21

台灣25歲的許小姐平常喜歡進行TRX懸吊健身,在一次訓練後的隔天早上起床時發現,當把頭轉到特定位置時,會感到一陣天旋地轉,甚至有噁心嘔吐感,於是到醫院門診求診,經醫師診斷發現她的左側耳石脫位,醫師實施「耳石復位運動」,一週後許小姐的頭暈症狀得到大幅改善。

頭部大動作運動和年長者是好發族群

耳朵構造分為外耳、中耳與內耳,耳石則是位於內耳的橢圓囊內,是一種碳酸鈣結晶,包夾於三個半規管中,黏著於內耳,掌管平衡的耳石是維持人體平衡的重要器官之一。

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黃韻誠解釋,如果耳石因某些因素脫落到內耳的半規管,當人體移動時,脫位的耳石會使半規管內的淋巴液產生不正常的流動,進而刺激平衡神經將錯誤訊號傳遞至小腦,讓人體產生暈眩感。

造成耳石脫位的原因分為「外部」及「內部」 2種。黃韻誠指出,耳石脫位好發於兩個族群,一類為喜歡進行瑜伽、懸吊等運動的族群,在頭部大動作下造成耳石脫落,另一類為年紀較大的長者,由於身體鈣離子的流失使耳石容易鬆動。」

相關文章:頭暈|突然天旋地轉易失平衡是耳石脫落?毋須吃藥復位術痊癒率👇👇👇

+4

九成病人經耳石復位一周後能改善

門診上常見的診斷方式為平衡功能檢查,讓患者平躺於治療床上,由醫師轉動患者頭部,藉此觀察患者是否出現頭暈及眼振(眼球震顫)的狀況。當確認患者的暈眩是因耳石脫位造成時,再藉由復位運動將耳石歸位。經一次治療後,有九成的病人一週後症狀即有大幅改善,若仍有頭暈目眩狀況,治療2至3次就能完全矯正。

由於接受復位運動時,耳石會移位,部分病人會出現較為劇烈的暈眩反應,因此建議復位治療結束後靜坐半小時,避免因暈眩而造成身體傷害,半個月內也須避免低頭、搖頭與跳躍等運動,以防耳石再次脫位。

相關文章:頭暈|中風、血壓低皆可引起 5類暈眩感 代表身體出現不同問題👇👇👇

+16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耳石脫位一年內的復發率約15%,黃韻誠提醒,除了避免強烈運動,《美國神經病學雜誌》研究發現,透過補充足夠的維他命D與鈣也能達到預防復發的效果。

不過醫師也提醒,當發生頭部旋轉至某個方位而出現強烈眩暈時,請務必至耳鼻喉科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切莫自行嘗試復位運動,以免造成更多處的耳石脫位沉積。

延伸閱讀:

耳石脫落症吃維生素D、鈣片也能改善!美國神經病學雜誌:年復發率降低24%

【本文獲「Heho健康」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