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害者劇評:佈局一環扣一環!3個原因成Netflix最高分華語劇

撰文:電影舖子
出版:更新:

《想見你》、《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用九柑仔店》……不知何時,台劇又殺回我們的視線中。自傳統的偶像劇沒落後,沉積許久的台劇捲土重來。一部部熱映作品不僅品質優良,有些更直擊社會痛點。在讓人看爽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思考。今次,台劇又給我們帶來了新驚喜——《誰是被害者》。

本劇改編自推理小說家徐瑞良的作品《第四名被害者》,豆瓣8.1分。這是目前Netflix出品的華語劇中,評分最好的一部。近年,Netflix在亞洲市場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華語劇的成績始終不理想。之前強勢宣發的《罪夢者》,雖然集齊了中國台灣影視界的半壁江山,最終卻雷聲大雨點小。時隔多日,《誰是被害者》出現,Netflix的華語劇終於可以揚眉吐氣。這一次,張孝全搭檔許瑋甯,還出現了大家好久不見的林心如。

《誰是被害者》在豆瓣網上得到8.1高分(豆瓣網截圖)

按圖睇《誰是被害者》精彩劇照:

+11

*下文含劇透,請斟酌閱讀

1. 慘案

一打開本劇,片前聲明就已先聲奪人:

本故事純屬虛構,其中包含自殺等暴力場面。如果您對這些主題感到不安或身心不適,本劇可能不適合您。建議斟酌觀賞,並尋求專業協助。
《誰是被害者》
(《誰是被害者》截圖)

不是為了烘托氣氛。就是直接的勸退。說實話,這很不常見。

就目前主流的影視作品來說,無一不是希望看的人越多越好。至於看過後是什麼反應,很少在流量優先的製片方的考慮範圍內。並且,即使是最差的結果,一片罵聲和指責,也能為劇集增加熱度。這比沒人觀看、無人問津要強得多。《誰是被害者》究竟哪來的自信,敢發這種聲明呢?

我們接著看下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件慘案。一件是溶屍案。過氣歌手蘇可芸被發現死於旅館中,屍體被食人魚酸高度腐蝕,慘不忍睹。人到中年的刑警隊長,什麼場面沒見過。但就連他在目睹慘狀後,也瞪大了眼睛,看呆在現場。其他警員則都踟躕在門口,不忍更不敢進去。可見這畫面給人的衝擊力和不適感。

被強酸腐蝕而死,想一想就讓人不寒而栗。而這只是本劇一系列命案的開始。

過氣歌手蘇可芸被發現死於旅館中,屍體被食人魚酸高度腐蝕。(《誰是被害者》劇照)

當你剛從溶解的屍體中緩過神時,本劇又送上來第二個「驚喜」——焚屍。一棟尚未完工的大樓頂層發生火災,現場只有一具屍體。屍體渾身焦黑,殘存的衣物和肉體呈現出炭狀,並且死後保持著古怪的跪姿。死狀堪稱慘烈。

相信看過這兩具屍體後,無論角色的反應有多驚恐,都不會讓人感到誇張,從而破壞本劇整體的真實感。這都源自節目組對細節的追求。

為了營造真實感,製作組請教了非常多的專業人士。而劇中兩具慘死屍體的製作,製作組更是逐層的分析和構建。最基本的骨頭,要考慮怎樣和故事對應,呈現出屍骸該有的姿態。然後是肉在屍體上呈現的狀態,為了看起來更可怕,而不只是黏糊糊的一團,需要很多細節上的處理。最後是屍體的顏色,不只是需要專門方式去呈現出不規則的屍斑,還要斟酌呈現到鏡頭上的效果。

就拿焦屍舉例。由於重力的因素,在骨頭方面,需要考慮怎樣把身體支撐起來,維持跪姿。而肉、色方面,因為屍體被乾粉滅火器噴過,就需要在屍體被燒過的焦黑痕跡和乾粉呈現比例上取捨。要做到既逼真,看起來又不是白花花的一坨。

就這樣。由骨到肉再到皮,由部分到整體,整具屍體慘得合理、真實。而正是這種對細節的追求,也使得演員更加投入。

一棟尚未完工的大樓頂層發生火災,現場只有一具屍體並且保持著古怪的跪姿。(《誰是被害者》劇照)

劇中女記者的扮演者許瑋甯在採訪中表示,儘管明知是道具,但看到後還是會感到強烈的不適,覺得反胃。只看了一張照片,她便不想再看了。因為她想把後面緊張的反應,留到鏡頭前面真實的呈現。

整部劇有非常多的死者,每一個都經過了精心的設計,這一切都是為了讓觀眾信服。而觀眾信服後,自然就會被更好地帶入劇情。發現角色們不動聲色的內心掙扎,以及直面生死時的個人情感。

更多最新劇評:

降魔的2.0劇評︰降魔初哥升呢大師的冒險 有望破續集必爛魔咒?

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豆瓣90%好評!內地網民讚有《天與地》神髓

《人文教育101》劇評:少年版N號房!向邪惡稍作妥協豈料是不歸路

【夫妻的世界劇評】出軌渣男非最揼心!劇中5個女人的軟弱更可恨

【The King:永遠的君主劇評】編劇失手?播出4集疑步入爛劇節奏

嗜血嬌娃S3劇評|編劇評為最暗黑一季!雙女主相愛相殺白熱化

2. 怪人

棋局已經布下,就差主角登場了。而本劇的主角也非常獨特,獨特到台詞可能都沒有配角多。這不是因為他很酷,不聊天。——他有病。他叫方毅任(張孝全飾),是警隊裡的鑑識人員。

方毅任先天患有亞斯伯格綜合症。在外界,這種病一般被認為是「沒有智能障礙的自閉症」。

其主要有三個特點——

1. 社交困難

2. 溝通困難

3. 固執或狹窄興趣

而這些症狀在方毅任身上的具體表現,就是不會和人交流,不懂人的情感,以及固執帶來的最頂尖的鑑識能力。(簡單的科普一下,鑑識科就是犯罪現場取證,以法醫鑑定技能為主的學科。)

方毅任(張孝全飾),是警隊裡的鑑識人員。(《誰是被害者》劇照)

這些特質通過片中很短的一幕,就可以得到全部體現——方毅任來到火災現場取證,因為他之前不出現場,更因為他不會「做人」,隊長對他有很大怨氣。

一番簡短的爭執後,想發作的隊長被勸住。理由是方毅任的業務能力對破案可能會有很大幫助。並且如果方毅任出錯,這正好可以把他弄走。這段對話就發生在方毅任身邊。儘管二人在竊竊私語,但通過方毅任的反應我們能看到——他們其實並不忌諱被方毅任聽到。

這麼一個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工作狂,有一天居然發現,自己的女兒和命案相關——方毅任在溶屍案的現場發現了自己女兒的指紋。和前妻離婚後,女兒被帶走,他們便再沒有聯繫。沒想到多年後的再次「重逢」,竟然發生在最讓人無法接受的地方,命案現場。

方毅任偷偷隱藏了這條線索,開始一個人尋找女兒的下落。而在追尋女兒的踪跡時,方毅任也慢慢領悟到一件事——他真不是個東西。前妻生病去世,他不知道。女兒被送進少輔院,他不知道。女兒從少輔院逃走,他不知道。女兒去夜總會坐檯,他還是不知道。他全部的心思都投入到了工作上,對於女兒多年來的情況漠不關心。

更諷刺的是,關於女兒他唯一能找到的有用信息,來自於一篇新聞報導——酒店妹狠砸酒瓶,男客險喪命。

方毅任在溶屍案的現場發現了自己女兒的指紋。(《誰是被害者》劇照)

通過這條新聞,他找到了當初採訪女兒的記者,徐海茵(許瑋甯飾)。徐海茵對這件命案很感興趣,想獲取更多內幕信息,寫進自己的獨家報導。二人互相利用,開始結伴調查。之後,不斷發生於眼前的生與死使二人都發生了改變。徐海茵還替觀眾問了方毅任一個關鍵的問題:「如果你女兒真的是殺人兇手,你會怎麼做?」

3. 解脫?

最後再回到劇情。溶屍案、焚屍案。隨著劇情的不斷展開,隱藏的秘密也漸漸浮現。在調查檢測中,方毅任發現——溶屍案的屍體並不是大家以為的過氣歌手蘇可芸。因為蘇可芸曾經做過隆鼻和削骨手術,而這溶屍案屍體的頭部並沒有整形痕跡。通過骨骼特徵判斷,這具屍體是名男性。而真正的蘇可芸不知所踪!

徐海茵對這件命案很感興趣,想獲取更多內幕信息,寫進自己的獨家報導。二人互相利用,開始結伴調查。(《誰是被害者》劇照)

接下來的焚屍案中,通過現場找到的員工卡,警方認定死者為譽品公司的前員工,張聰健。案件發生的這座大樓就屬於譽品公司。既然這樣,那勞動糾紛完全可以算作主要的調查方向。

可方毅任的發現推翻了之前的假設——他從屍體的鼻腔內找到了整形用的填充物。從骨骼和生物特徵判斷,這具屍體是名女性。應該就是他們一直尋找的蘇可芸。

如果焚屍案的屍體是蘇可芸的話,那溶屍案的屍體又屬於誰?而張聰健呢?他此時還未死,可他為什麼行踪古怪?他和蘇可芸有什麼秘密?焚屍案發生不久,有匿名電話舉報,城南倉庫中又有一具屍體。警方連忙趕到,果不其然,死者為張聰健。

蘇可芸在死前看到她的新專輯因為「她」的慘死而大火。(《誰是被害者》劇照)

蘇可芸、張聰健,第一具屍體也在後續調查中確定了身份——方毅任女兒的好友,共同在夜總會上班的「少爺」,遊成皓。在根據不斷更新的線索中,我們得知了他們三人的故事。

過氣歌手蘇可芸,為了付出,甚至把毒都戒了。在老朋友的熱情幫助下,她錄製了新唱片。一切看起來都在變好。可她無意中聽到老朋友的閒聊後,卻只剩下失落。

「……看起來怪怪的,樣子都變了,不行了……」

「……都老朋友了,幫他最後一次吧……」

都是很正常的談論,也不是取笑的口吻。但就是這平白的事實,深深地刺痛了蘇可芸的心。而雜誌為了吸引眼球,更直接對她進行人身攻擊。

張聰健因為工作的過度勞累,他得了胃癌(《誰是被害者》劇照)

而張聰健則曾是譽品公司的銷售冠軍。同事羨慕,領導器重。人生得意。公司還許給了他豐厚的獎金。

「我們公司這一面牆是張聰健拼出來。」

「公司不能沒有他啊。」

可正是因為工作的過度勞累,他得了癌症,胃癌晚期。打這之後,一切都變了。公司要求他簽自願離職書。許下的獎金也遲遲不到位。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但為了家裡老年癡呆的父親,他決定去和公司討說法。但以前總是笑面相對的經理卻變了臉——說實在的,業績獎金都是提供給那些能夠持續為公司創造利益的人。你現在這個狀況,怎麼為我們創造更多的利益啊?

在夜總會上班的「少爺」遊成皓想當一名女人。父母不理解他,和他斷絕了關係。(《誰是被害者》劇照)

遊成皓的故事比較簡單。他是個男人,但他想當一名女人。父母不理解他,和他斷絕了關係。

他們三人都嘗夠了世間冷暖,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但卻又都在死前完成了自己的「遺願」。

——遊成皓想像女人一樣活著,不然那就像女人一樣死去。

——蘇可芸在死前看到她的新專輯因為「她」的慘死而大火。

——張聰健的公司也被檢舉、立案調查。

他們在別人幫助下達成自己的遺願後,又用自殺成全了別人的遺願。

講到這。故事還未進行一半,尚有很多迷題有待揭開。但帶給我們生死與人性的思考已經足夠多。一個人的死亡反而成為了另一個人生命結束前的光。絕望與希望不斷地傳遞、交融。

劇中每個絕望的人看似都為自己的死找到了意義,可這種終究是種自私的選擇,更是一種逃避。生活於現代社會的喧囂中,我們每個人不容易。我們可能會被嘲笑、打擊、背叛……可能會感受到人間的種種惡意。但好好活著,一定比死去更有意義。但既然活著,就要活得比死更有意義。

【本文獲「電影舖子」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movpu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