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傳劇評|IMDb 9.1分創陸劇新高 揚威國際征服全球劇迷憑什麼

撰文:影視獨舌
出版:更新:

當一部劇做到了從開端到結束,都在不斷引發探討和解讀,就意味著其作為文化產品的娛樂屬性和文化屬性得到了雙重保證。在很多觀眾看來,《藏海傳》早已超出了一部所謂的「大男主復仇劇」的範疇。而《藏海傳》在全球190個地區同步播出時,製作團隊未曾預料到,一場關於東方文化的討論會在海外掀起風暴。

開播以來,《藏海傳》憑藉主題思想的世界通行性、懸念叢生的劇情,以及精准的傳播策略,在中國刷新多項播放紀錄的同時,迅速在全球市場實現「破圈」。並通過文化共鳴提升了中國影視的國際影響力,堪稱2025年陸劇「出海」的標誌性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藏海傳》在Disney+同步熱播,IMDb開分高達9.1,創下2025年中陸劇集開分的最高紀錄。同樣,它在MDL也獲得了8.5的高分。

《藏海傳》早已超出了一部所謂的「大男主復仇劇」的範疇。(《藏海傳》劇照)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藏海傳》劇照👇👇👇

+20

《藏海傳》在東南亞地區引發追劇狂潮。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地觀眾沉迷在劇中堪輿和縱橫之術,以及主角藏海驚心動魄的復仇之路,相關話題多次登頂當地社交媒體趨勢榜,成為名副其實的爆款。

不少外國網友通過社交媒體留言,表達了對《藏海傳》和中國文化的喜愛:

「人物的塑造非常立體,每⼀場戲都在推動劇情發展,沒有無意義的內容和對話。」
「劇情、演員、燈光和音樂都非常棒。我為中國傳統服裝、建築和思想感到著迷。」

從左至右:鄭曉龍、肖戰、曹譯文。(花絮)

這兩年,陸劇面臨著自身發展的瓶頸和微短劇的強勢擠壓,《藏海傳》能在穩固國內市場的同時實現海外告捷,所為何來?

黃鐘大呂+輕刀快馬,集長短劇之優長

首先,《藏海傳》既把傳統長劇的宏大格局、敘事深度、文化價值發揚光大,也借鑒了當下流行的快節奏、強情節,多反轉的高信息量和高潮迭起,引得長短劇觀眾一起駐足。《藏海傳》開篇沒多久,男主藏海的一句「就是我命不該絕」振聾發聵。皇陵之前,藏海首殺莊蘆隱幕僚楊真,掀起了復仇反擊戰的第一幕高潮。

楊真狡詐,就以斷龍石的落和停為關竅,在智計上碾壓他,將其逼入絕境。瞿蛟狠辣,就以平津侯的多疑為切入點,借力除去大敵。前10集中,藏海牛刀小試,除掉兩個週邊幫兇,並埋設多處伏筆,在後續劇情中接連炸響。之後的情節環環相扣,藏海運用堪輿術、縱橫術,令褚懷明、莊之甫、莊蘆隱、曹靜賢、趙秉文等人,一一自食惡果。

在與褚懷明纏鬥時,藏海上借天時,下借人力,將其推向不歸路。在挑動莊蘆隱、曹靜賢兩虎相爭時,藏海精心佈局,暗運機謀。年少時所學的每一門知識都有了用武之地,復仇大計一步步實現,但整盤棋上仍缺藏得最深的第三人…

棋到終局,藏海揭開第三人趙秉文的真面目,也解開了「癸璽」蘊藏的最高機密。在天大的誘惑面前,從皇帝到仇家三人組,無不顯示了個人私欲膨脹的本性,而藏海父子終能抱元守一,要將可能為害人間的不祥之物永久封存。

在故事走向尾聲的同時,人物群像漸次清晰,而由私人復仇至守護大義的主題也顯現無遺。這樣的主題,彰顯了全球通行的「先進戰勝落後」、「文明戰勝暴力」的價值觀,同時滿足了中國和國際觀眾的心理需求。

【相關圖輯】陸劇推薦2025|8部必看大男主劇:藏海傳/大奉打更人/凡人修仙傳(點圖放大瀏覽👇👇👇)

+21

主線脈絡清晰,行進中的思索也從未停歇。比如說,藏海在復仇過程中,不得不利用他人,甚至一度陷入「屠龍者終成惡龍」的困境,但他堅守住了自己善良的底色,終究走出了人性中的灰色地帶。

藏海和香暗荼的愛情線,與師父高明的師徒線,與父母、妹妹的親情線,是劇中難得的光亮和希望。這些真心和情感溫暖著藏海,一次次助他在兇險莫測的漩渦之中脫身。總導演鄭曉龍解讀《藏海傳》時曾表示,藏海通過莊之行的弑父、平津侯的死,重新思考自己的復仇,從而對整件事、身邊的人都有了全新的認識。

導演曹譯文解讀結局時稱:

「藏海的人生不能只有復仇,我們希望在他大仇得報時,也能收穫情感的治癒,這樣他的人生才可以延續下去。」

復仇過程中,藏海呈現出神鬼莫測、沉謀重慮的屬性,以及以弱勝強所必不可少的隱忍與執著。這些情節極盡智謀劇的類型化書寫,也通過不停的反轉和層層懸念拉動了整體的節奏。最終,他抵達了人之為人的最高境界: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劇情上的收梢完成了,生命的尊嚴也找到了。

主題上彝鼎重器,敘事上輕刀快馬,是《藏海傳》殺出重圍、兩線開花的最大底氣。

故事+文化,陸劇出海有雙翼

如果說劇情是征服觀眾的硬實力,文化就是浸染觀眾的軟元素。劇中展現的堪輿術、縱橫術、《易經》哲學、昆曲、古詩詞,加強了劇集的文化屬性,被解讀為「東方智慧的現代演繹」。

《光明日報》評論說:「《藏海傳》的俠義故事,不是刀光劍影的廝殺,而是一場以『學識加持正義』與仇家的智鬥。」、「天文地理是謀略,匠心巧思是武器,洞悉人性是底牌。」

【相關圖輯】藏海傳|肖戰10大金句道盡權謀與人性:最厲害本事是用真話來騙人(點圖放大瀏覽👇👇👇)

+6

而藏海以弱勝強的逆襲故事,被海外觀眾視為「當代人面對生活困境的隱喻」。自然星象與世事起伏之間的因應,被海外觀眾比作「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詩意應用」。

《藏海傳》在總台央視熱播期間,也一路紅到臺灣。連日來,臺灣媒體爭相報導,島內時事評論員主動推薦,許多臺灣網友一邊看劇一邊在「看臺海」海外平臺留言板熱烈互動、點贊。

根據臺灣觀眾的回饋,我們可以將《藏海傳》在台掀起收視狂潮的原因歸納為以下三點。

第一, 是血脈相連的文化共鳴。劇中對於非遺元素加以運用,將文化符號轉化為關鍵劇情。例如皮影戲以「獸性圖騰」隱喻朝堂權力博弈;曹靜賢用昆曲唱段暗喻與平津侯的對峙,形成「戲曲與暴力」的反差美學。

第二,是處世哲學的高度契合。劇中所傳遞的孝道、忠義、隱忍等價值觀,與臺灣觀眾尊崇的倫理觀念深度共鳴。藏海「從為家復仇到為國為民」的成長弧光,正是兩岸人民都很熟悉的 「小我到大我」的東方英雄敘事。

第三,是集體記憶的再度喚醒。《甄嬛傳》多年以前在臺灣熱播,如今《藏海傳》延續了鄭曉龍導演在台獲得的認同和信任,被視為「文化DNA的喚醒」。堪輿和建築知識的滲入,使不少臺灣青年對古建、非遺文化產生嚮往。

【相關圖輯】吳鎮宇《蟬》鄭希怡《女神蒙上眼》煞科!盤點最新陸劇與電影推薦(點圖放大瀏覽👇👇👇)

+26

走向東南亞,走向歐美,《藏海傳》合作版圖遍及全球190個地區,成為中國文化輸出的標杆作品。在海外華人世界中,《藏海傳》和觀眾實現了異國他鄉喜相逢的邂逅。在不同膚色的人群中,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藏海傳》以正宗的東方審美收穫了知音。

由時裝而古裝,春羽影視新起點

作為見證陸劇發展歷程的大導演,鄭曉龍就等同於品質保障。他的作品題材跨度之廣,製作標準之高,挖掘文化之深,各年齡層觀眾都有目共睹。春羽影視創立五年來,鄭曉龍導演繼續穩定輸出,也在實現導演隊伍的傳幫帶。在他的帶領下,包括《藏海傳》導演曹譯文在內的春羽新生代主創隊伍日漸成熟,佳作迭出。

《功勳》是總局主題創作的重點專案,講述八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的事蹟,以單元劇形式展現他們的平凡和偉大,獲得豆瓣9.0的高分;《幸福到萬家》聚焦鄉村振興與女性成長,講述新時代農村人的夢想與奮鬥,突破圈層,收穫大批年輕人關注;《偵察英雄》作為去年收視和口碑雙豐收的佳作,以偵察兵視角解讀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以小見大地還原了當年最真實的戰場與最英勇的戰鬥;《駐站》以基層鐵路員警視角,呈現警民互動的多種樣態。既是行業劇,也是生活劇,開年即創下央一黃金檔CVB收視紀錄。

此次的《藏海傳》,鄭曉龍導演聯手曹譯文導演,在文化厚度和商業價值上再度飄紅。從中能看出兩代導演的傳承,比如對於現實主義手法的堅持,對「細節就是情節」理念的貫徹。

同時也能看出年輕導演的朝氣和匠心,比如曹譯文導演對於敘事節奏的把控、年輕角色的情感把握,在強調寫實的同時也會適當留白等等。作為春羽影視的首部古裝劇,《藏海傳》是其從「精品內容生產者」向「文化輸出者」進階的宣言。

它證明了:在輿論與內容博弈、傳統與創新碰撞的當下,春羽影視有能力通過敏銳的市場體察和專業的創制水準,實現由現實題材而古裝題材,由傳統文化而觀照當下的全方位發展。

【相關圖輯】Disney+六月必看片單:職業特工隊1-6/美國隊長4/我們的電影(點圖放大瀏覽👇👇👇)

+23

【本文獲「影視獨舌」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dus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