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蠻好的人生》到《以美之名》職業劇掀起陸劇轉型 靠貼地突圍
今年,都市情感劇雖然仍舊處於缺爆款的尷尬期,但是職業劇的傳播度卻有了明顯的提升。一個顯著變化是「與我有關」的內容變多了。
最明顯的案例就是,由孫儷、胡杏兒主演的劇集,今年以保險行業為主題的《蠻好的人生》,相比2021年的建築行業為背景的職業劇《理想之城》,和2020年講述房產經紀的《安家》,更具有民生話題性和大眾性。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蠻好的人生》劇照👇👇👇
而相比前幾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醫療劇,今年上半年的兩部醫療劇《仁心俱樂部》、《以美之名》,也都有易傳播、擴散的高熱情節。同時,劇中也探討了醫患關係、患者的身心健康、行業的規範性等內容,把醫療劇這個相對嚴肅、垂直的類型劇,做出了落地性和層次感。
剛剛完結的《無盡的盡頭》也以檢察官、獄警視角,講好了關於「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管教」的話題,讓觀眾能夠積極地參與進劇情和案件的討論中來。該劇叫好又叫座,收穫豆瓣8.2的高分,這在近年的職業劇中較為罕見。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無盡的盡頭》劇照👇👇👇
顯然,依託於各類專業人群職業經驗的民生類話題,給行業劇帶來了新氣象。
視角一轉,格局打開
從前,職業劇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聚焦主角的成長和晉升的心路歷程,俗稱「菜鳥闖關式」職場劇,遠的如《杜拉拉升職記》、《北京女子圖鑒》,近的如《平凡之路》、《平凡的榮耀》。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北京女子圖鑒》劇照👇👇👇
這類職場劇早年曾經在都市劇中流行一時,但對於劇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觀眾一度對於主角的「火速晉升」、「貴人相助」等情節的逆反情緒強烈。
於是,在近幾年又出現了以普通人為主角的都市愛情+職場劇,這類劇集由於更落地,而易被大眾接受。主角們不一定會收穫職業生涯的勝利,但一定有著艱難、曲折的經歷。其中,李漠導演的《我在他鄉挺好的》、《三悅有了新工作》都屬於此類型中的佼佼者。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理想之城》劇照👇👇👇
另一類是側重於借助主角的視角,呈現行業內部生態,深挖行業規則與內幕的職業劇,比如《理想之城》、《城中之城》、《前途無量》都屬於此類。
2020年的《怪你過分美麗》,也因展現出了明星經紀和播出平臺、影視製作方相互制衡、彼此捆綁的畸形生態,而逐漸走紅於網路。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新聞女王》劇照👇👇👇
去年的TVB劇集《新聞女王》,則把新聞主播行業中各方勢力暗戰的過程,演繹得頗具戲劇性。其中「大女主」man姐智鬥上司、成功上位等情節,更是爽感拉滿。
而今年的幾部高熱度職業劇則走出了一條新路,更傾向於借用社會現象、民生話題連結大眾情緒,讓人們產生共情和共鳴。
主角起到的作用,更多時候是串聯起這些民生事件。比如《無盡的盡頭》對校園欺淩案、毒父殺子案、培訓班性侵案等的「串珠」呈現,就引發了彈幕對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集中討論。
《蠻好的人生》中開篇的二女爭一男、老年人的夕陽紅戀情、富豪私生子爭奪繼承權等等情節,都能夠在引發觀眾探討的同時,展現出保險從業者的工作日常和職業屬性。
【相關圖輯】2025年Q2陸劇推薦:劉詩詩馬德鐘《淮水竹亭》任嘉倫《無憂渡》(點圖放大瀏覽👇👇👇)
《以美之名》則以醫美行業為背景,用形形色色的整形案例,來反映出醫美整形對於不同人的意義,以及個人與社會對於美的定義偏差。劇集還為大眾科普了整形公立醫院與私立醫院的區別、整形醫生與運營部門之間的矛盾等等。
這些劇集中不乏離奇情節和典型性、極端性的案例,但也正是這些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站在風口浪尖的民生話題,成功拓寬了這些劇集的探討空間,調動起了觀眾的追劇積極性,甚至引發專業人士進場進行二次傳播與分析。
職場人,也是普通人
雖然近幾年,「懸浮」已經成為了都市劇的一項「原罪」,一味強調主角的成長線和愛情線,極容易踩雷或形成審美疲勞,但過於專注行業獨特性與專業性的職場劇,由於提高了觀劇門檻,在熱度方面可能就要吃虧了。
2023年的高分醫療劇《問心》、去年播出的聚焦銀行人的《前途無量》,都是典型的職業劇。前者以不同理念的醫生之間的矛盾為切入點,展現現代年輕醫生的職業素養與精神面貌。後者著眼於耿直銀行經理一路逆流而上,維護行業準則的過程,涉及揭露行業內幕和反腐。
【相關圖輯】陸劇陷「影視寒冬」四大跡象揭演員慘況 殺青即失業、拿不到尾款(點圖放大瀏覽👇👇👇)
兩部劇在故事邏輯性、人物群像、專業性、行業生態等方面都做得可圈可點,屬於職業劇垂直受眾一定會追看的類型,但是都存在破圈難的問題。
今年的兩部醫療劇,在大眾傳播度上,都做出了一定突破。《仁心俱樂部》播出期間達到了芒果TV劇集同時段TOP1的成績,《以美之名》則是優酷上半年成績僅次於《蠻好的人生》的職業劇。
《仁心俱樂部》中的職場戀情、姐弟戀、女A男O,都是有效提高劇集熱度的元素,不少情節引發熱議。《以美之名》則不僅有「醫美整容」這個具有創新和突破性的主題,雙A女主、原生家庭、女性互助,也都是近年來網友十分關注的話題點。
這些劇情和人物設定,不僅可以戳中觀眾爽點,還能把角色的職業刻板印象沖淡,「人性」指數提升。一些入門級別的職業元素對於大眾來說,具有科普作用,而不是一味強調專業,把觀眾當成同事切磋業務。
【相關圖輯】近年10套小說改編陸劇推薦:難哄/大奉打更人/墨雨雲間/九重紫(點圖放大瀏覽👇👇👇)
同理,近幾年的《警察榮譽》就通過雞毛蒜皮的案件折射社會現實與民生關切,在眾多刑偵劇當中獨樹一幟。《我是刑警》也用接地氣的員警形象,結合全國各地的真實重案要案,呈現出極具真實感的警民群像。
《安家》以地產經紀為切入點,呈現買樓、賣樓背後的民生故事,反映都市人的安居夢想與現實壓力。
【相關圖輯】陸劇推薦|10部爆款短劇推薦:丈夫的陷阱/禁慾王爺霸道寵/東欄雪(點圖放大瀏覽👇👇👇)
以金融業為背景的《城中之城》,通過銀行、信託、地產等行業的交織,描述出當代金融從業者的職場挑戰的同時,還重點刻劃了他們所遭遇的道德困境,以此折射出金融安全與民生經濟的深層關聯。
總之,這些劇集在人性的挖掘和民生事件的展現上都下了一番功夫,把職業人還原為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獨立個體。
可以說,無論他們是什麼職業,觀眾都能夠通過他們的情感糾葛和人生困境中收穫經驗、得到反思。
結語
目前,有幾部待播職場劇在製作班底、IP價值、切入角度、人物設計方面各有千秋,值得關注。
由正午陽光出品、袁子彈編劇,講述銷售女王張微轉崗到沒落的市場部一路升級打怪的《開盤》;由趙冬苓編劇,講述一群平凡人在法醫崗位上,冷靜應對人生挑戰,在困惑與挫折中不斷經受考驗,收穫自我認同與職業榮光的《法醫榮耀》,是兩部備受期待的職場劇。
此外,由愛奇藝出品、賈東岩編劇、盧倫常執導的當代檢察法醫題材電視劇《平等之門》,改編自綜藝IP《令人心動的offer》的都市職場情感劇《即刻上場》,講述百貨公司精英創業的《盛夏繽紛》,也都被不同平臺押寶。
如今,微短劇在爽感、時效性、節奏感等方面佔據優勢。長劇集作為大眾文藝,至少在呈現的人物精神狀態和價值觀上要有當下性,在折射社會生活上,不能再「慢半拍」。
具體到職業劇上,若敲開民生表達之門,在保證專業性的同時反映疾苦、成為嘴替,則往往能有料又有響。若僅靠專業度硬剛其他類型,收視率大概也就只能靠賭了。
【相關圖輯】《慶餘年第二季》僅排第三?2024古裝陸劇豆瓣排行榜 冠軍估唔到(點圖放大瀏覽👇👇👇)
【本文獲「影視獨舌」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dus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