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擊.手記|追趕香港劍手的金牌戰績 本地賽的一小步也是進步

撰文:趙子晉
出版:更新:

以往香港本土劍擊賽,不論撞傷或「拗柴」,在場醫護人員都會奉上一包冰,彷彿冰塊能醫百病。直至日前的康文署公開劍擊錦標賽,冰,終於變成止痛噴霧。
還有鐵板劍道、視像裁判,就連裁判人數都增加了……
細微一小步,依然是進步。在香港劍手成績傲視世界之時,本土賽事也慢慢起步,但願有天能與世界接軌。

張家朗及江旻憓等港將近年在國際賽屢獲殊榮,我們透過網上直播一睹港隊風采,也看到外地劍擊國際賽的創意與多樣性,體育館、單車館、展覽館,甚至是酒店宴會廳,都是比賽場地。若是世界錦標賽及奧運會等大賽,場地更大,除了紅黃藍綠四色劍道及決賽台等基本配置,更有燈光效果配合,觀賞價值更高。

張家朗與蔡俊彥再度在公開賽決賽碰頭。(鄭子峰攝)

回歸本地賽事,近兩次公開賽難得有電視直播,觀眾從鏡頭或會看到,本地賽事既沒決賽台,又欠巨型佈景版,只是有一條一條密密麻麻的劍道,劍道之間放着木枱架起裁判器,場地兩側佈滿劍袋和其他器材。

香港本地賽事,暫時的確與世界有差距。

每逢有劍擊賽事,香港公園主場館就人頭湧湧。(楊宇翹攝)

香港場地與世界的差距

港隊佩劍代表羅浩天直言:「香港比賽對比外地賽,欠缺一點『比賽』的感覺。」在海外比賽,熱身區是基本設定,通常在主場館外另覓地方,但香港場地少,面積亦有限,這是暫時難以改變的現實。要熱身就要靈活變通,劍手們大都把握場與場之間的空檔,也會善用主場外或二樓的緩跑徑。

此外,為配合短暫的場地設置(大多是兩、三天),本地賽事多數以電布取代正常鐵板作為劍道,電布設置省時方便,但較易令劍手滑倒受傷。

關於康文署公開劍擊錦標賽的延伸閱讀:

香港劍擊公開賽獨有的味道 17條劍道外的劍手百態

沒有空間熱身,主場館外的位置成為熱身勝地。(楊宇翹攝)

引入科技追趕世界?

場地問題不是一時三刻可以解決,從配套入手是必然的可行之法。譬如劍道問題,經過連番爭取,如今有4條正常鐵板劍道。賽會亦引入視像裁判(Video Referee),這跟足球的VAR差不多,若劍手不認同裁判,即可比劃一個「四方框」手勢,示意要翻看慢鏡,這在以前的本地賽事,根本沒有可能出現,如今無論青少年或成年組,戰至16強都有機會使用。

本地賽增添不少器材,提升整項賽事的水平,就如視像裁判。(葉詩敏攝)

美中不足的是,機件故障老是常出現,當劍手打得如火如荼之際,卻因為錄像系統「hang機」而無法即時翻看片段,要暫停等待才可繼續,相關工作人員則要東奔西走,忙得不可開交。

進步的過程必然有障礙,但進步肯定是好事,哪怕只有一點點。重劍的方凱申說:「(本地比賽)配套升級必然是好事,當中一定有難處,需要更多時間,總會一步一步跟上國際水平。」

劍手兼任裁判 vs 新牌裁判

本地賽事另一個問題是裁判不足。回溯十多年前,裁判只得「小貓三四隻」,小組賽需要由劍手輪流擔任裁判。時至今日仍然發生,譬如男重小組賽,部份港將要身兼兩職,既要作賽,又要判劍。邊打邊判,場面有點滑稽,大家也習以為常,但習慣又是否代表適合?

裁判不足,小組賽只好找劍手兼任裁判。(楊宇翹攝)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劍總最近舉辦裁判班。一批新人剛獲資格,難免欠缺經驗,有時連遙控也搞不清楚,有劍手笑說「自己判返仲快」。新手裁判面對一眾港將,壓力倍增,加上對自己不信任,判決就更猶疑。舉例說,方凱申在16強一戰,因為裁判一個不肯定的判決而挑戰對方,這種不信任延至最後,全場多次以言語及手勢向裁判「提水」,表現肉緊。

當然,總不能擔心新手們判錯而不給予機會,「唔做」當然「唔錯」,但新牌裁判沒有磨練的機會,最終只能原地踏步,港將們亦理解這一點。重劍的黎家俊說:「現時本地比賽愈來愈多人參加,若因為不夠裁判,擔心影響流程而增加淘汰人數,反而是『斬腳趾避沙蟲』。香港劍擊愈來愈好,應該更接近國際賽,而非愈行愈遠。」

(葉詩敏攝)

拒絕原地踏步 陣痛過後才是重點

當香港劍手不再是志在參與,已升格國際大賽的得獎常客,甚至是奧運金牌級數,香港劍擊的下一步,又是什麼?從硬件例如場地和技術配套,到軟件的裁判、教練、劍手等人才,我們要努力的空間,依然大得很。「有,但未夠」,彷彿是本地劍擊比賽的寫照,每一次出現的「蝦碌」,要說的不是賽會和裁判的不濟,反而是大家努力地在不同崗位都踏出了一小步。成長總會衍生陣痛,但克服過了,有朝一日總會追上世界的步伐。

細微得如一支止痛噴霧,至少本地賽正緩緩地向世界接軌。(趙子晉攝)

更多劍擊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