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變黑查出大腸癌第四期 台專家教觀察大便7招以檢查身體狀況

撰文:TVBS新聞網
出版:更新:

排便很重要!從「便便」的顏色就可以看出你的身體狀況。台灣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生指出,有患者的糞便變黑卻不以為意,等到做了大腸鏡檢查後竟已是大腸癌第四期,耽誤了治療時間。他列出7重點並呼籲民眾,「每天排便一次最佳,養成對便便回眸一顧的好習慣,是養生重要的一環。」

劉博仁日前在社交平台發文分享,一位女士因為食慾減低,體重下降,看了當地診所醫生吃了許多腸胃藥,不見改善,如此過了幾個月,後來在該醫生的催促下做了大腸鏡檢查,發現是大腸癌第四期。「其實她的糞便顏色已經有些變化,偏黑,但是她只看過一次,不當一回事,因此更耽誤了治療時機。」

【圖輯】點圖放大看「台醫教7招用大便顏色自我驗測身體狀況」👇👇👇

+5

另一位男士,習慣看自己的便便,一次看到糞便有血絲,趕緊去檢查,發現是痔瘡,但是因為很久沒有做健檢,所以又做了大腸鏡,發現大腸有十幾顆息肉,切除後並無大礙。

他建議,養成如廁後看自己便便的習慣,常常可以更了解自己的飲食習慣以及身體變化。「便便最好像是像香蕉一樣,成條狀,顏色偏金黃色,不乾不硬,排出時間短暫順暢。」

劉博仁列出7點注意事項,提供民眾進行自我檢測。包含如果便便成條狀,但是排出不是很順,表面凹凹凸凸,如此只要蔬果水分再多補充一些,就會更好;如果大便像一顆顆羊大便一樣,又乾又硬,一般是纖維以及水分攝取不足,這樣就要多多攝取蔬菜水果膳食纖維以及多喝水。

劉博仁說,便便如果像一小塊一小塊馬鈴薯狀軟便,接著腹瀉,或是像朱古力泥狀,可能是腸躁症或是腸道菌相失衡,多吃蔬菜以及補充益生菌;如果是腹瀉,可能是細菌性腸炎或者是腸道過敏。

此外,如果大便變黑要留意是否有消化道出血可能,尤其是胃潰瘍等等、如果是大便帶鮮血,可能是痔瘡出血或是大腸直腸腫瘤,「要請腸胃科或是大腸直腸外科醫生確認」;如果排便習慣改變超過一周,或是有貧血、體重下降、食慾不佳,「也不要拖,請醫生診斷為佳!」

劉博仁再舉例,曾碰到一位男士,因為在他那裡常規健檢,一次發現貧血,加上腸癌指數CEA上升,做糞便潛血檢查是陽性,馬上安排大腸鏡,確診為大腸癌第二期,目前治癒了。他呼籲,「簡單說,每天排便一次最佳,養成對便便回眸一顧的好習慣,是養生重要的一環喔!」

延伸閱讀:

爆快篩陽首發聲 吳姍儒自責:「3天沒出門仍中鏢」

【本文獲「TVBS」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