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第一天:為何忍手不加關稅?

特朗普上任第一天:為何忍手不加關稅?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1月20日,特朗普(Donald Trump)終於在國會大廈宣誓就職,在馬斯克(Elon Musk)、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等全球巨富的親身見證上重掌美國總統大權。

奇怪的是,強勢回朝的特朗普竟然馬上食言:他當選後高調宣布要在上任第一日向加拿大和墨西哥所有商品開徵25%關稅,向中國加徵10%關稅,並稱歐盟如果不多買美國石油、天然氣的話將以關稅待之,甚至警告丹麥如果不在格陵蘭擁有權問題上讓步將對其徵收高關稅--但特朗普真的上任之後,卻沒有即時增加關稅,只簽署行政命令責成商務部、財政部等部門對於加、墨、中等國的各類貿易議題進行調查,並研究如何成立「對外收入部」(External Revenue Bureau,對於美國國稅局Internal Revenue Bureau)來徵收關稅。

不少分析認為,這是關稅鴿派財長人選貝森特(Scott Bessent)背後發功說服特朗普的結果。同時,特朗普一直以美股股價作為他管理經濟的成功指標,關稅明顯會對不少企業經營造成打擊,加重市場對於通脹重臨和聯儲局減慢減息步伐的擔憂,最近已多次導致美股普遍下挫;1月20日是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紀念日股市停市,但特朗普也很可能不想看到他剛上任第一個交易日美股就下跌。

1月20日,財長人選貝森特(左三)與司法部長人選邦迪(Pam Bondi,左一)、國防部長人選黑格塞斯(Pete Hegseth)和同一天已獲參議院一致確認任命的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出席特朗普的就職禮。(Reuters)

可是,特朗普唯一的確定性就是他的不確定性。

雖然特朗普沒有兌現上任首天即時向加拿大和墨西哥增加關稅的承諾,但他在其就職演說中就表明他「將會立即開始徹底改革我們的貿易體系,以保護美國工人和家庭」,他「不會向我們的公民徵稅來讓其他國家富裕起來,而是會向其他國家徵收關稅和稅款來讓我們的公民富有起來」。

「巨量金錢將會從外國來源湧進我們的國庫。」

反反覆覆的關稅預期

簡單而言,這就是以關稅來補貼2025年即將過期的2017年特朗普減稅法案的意思。雖然此刻共和黨控制國會兩院,但要以一黨之力繞過參議院拉布制度的話,包括延續特朗普減稅政策的財政法案並不能永久增加聯邦政府赤字,將關稅的收入以立法方式確立,從而讓其新增收入可以用來抵銷減稅,可能就是特朗普的考慮之一。

特朗普1月20日上任後,晚上與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出席三軍總司令就職舞會。(Reuters)

然而,由於共和黨內部依然有「自由貿易」的支持者,而且如今蜂擁支持特朗普的商界人物,如馬斯克、蘋果CEO庫克(Tim Cook)等都不會支持關稅政策,市場對於特朗普的「理性」都突感放心,標普500等美國指數的期貨價格應聲上升,美元指數也一度跌1.3%。

但很快,特朗普又讓他們失望了。在白宮的行政命令簽字場合上,特朗普聲言他考慮將會在2月1日落實針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25%關稅。

至於針對中國的關稅,特朗普則似乎將它同TikTok的問題扯上關係。特朗普日前才宣言要「拯救TikTok」,TikTok短暫停運恢復服務之後,特朗普又以TikTok救星自居,在集會上高呼「今天,TikTok回來了」。20日,他簽署的其中一個行政命令就是要求司法部長在75日內都不要執行1月19日正式生效的TikTok禁令,給予行政當局機會去決定未來路向,一方面保證美國國家安全,另一方面又能避免數以百萬計美國人使用的通訊平台突然關閉。

2025年1月20日,美國華盛頓,圖為特朗普來到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特朗普向記者展示拜登留給他的信。(Reuters)

特朗普此前聲言美國應該擁有TikTok的50%。他的邏輯是,如果美國封殺TikTok,TikTok市值將會大打折扣,而這些價值的生殺大權完全控制在美國手上,那麼至少TikTok也應該向美國讓利吧。問題是,TikTok的演算法受到中國出口管制,沒有中國同意不能隨意售予外國公司。

在白宮行政命令簽字場合上,特朗普就宣稱如果他與TikTok達成了協議而中國不批准的話,他「認為中國最後也會批准,因為我們會向中國加關稅」。

特朗普突然又「不理性」起來。此前一度急升的標普500期貨價格因此急跌了好一陣子。美元匯價也反升了一些。

關稅威脅 vs 關稅

此等來回反復的政策趨向,將會是特朗普2.0的常態。在關稅這個項目上,特朗普自認為是偉大的交易促成者(dealmaker),「關稅威脅」將會是他迫使其他國家就範的工具。例如在墨西哥,特朗普當選後發出關稅威脅之後,墨西哥當局就加強了打擊毒品集團,並公布了減少中國進口商品的計劃。

由於「關稅威脅」顧名思義只是威脅,特朗普透過「出口術」就能達成一些政策目標,並不需要實際上付出增加關稅的成本--對美國企業營利、股市和消息者荷包的負面影響。

圖為2025年1月20日,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就職典禮上檢閱部隊。

因此,只要「關稅威脅」在他眼中還有達成實質效果的可能,特朗普的關稅還是會留中不發的。

可是,特朗普從骨子裏就認為關稅是扭轉美國貿易逆差的主要工具,也相信美國能夠靠關稅取代國內的稅收。特朗普任命的經濟顧問委員會(CEA)主席Stephen Miran就主張美國是其他國家難以失去的出口市場,因此美國可以開徵高關稅圖利,其他國家只能吞下關稅成本,而不會大幅度將成本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

到了「關稅威脅」失去潛在功用之後,關稅的實施就會來臨。對於加墨的邊境管控問題如是,對於歐盟多買美國石油天然氣的問題如是,對於TikTok問題如此,對於其他中美貿易的議題也如是。

當然,特朗普陣營內部會有不少人反對特朗普再加關稅,但此刻特朗普信心十足,明言自己是「被上帝拯救來使美國再次偉大起來」的人。在其就職演說中,他一邊說自己「和平締造者」,另一邊卻明言要收回巴拿馬運河,「擴張我們的領土」。

這很明顯不是一個會放棄自己主張的人。

特朗普上任首天在關稅問題上的食言,只是策略性的忍手。關稅戰還是會到來的。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