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圈風聲|建制倡抽起明日大嶼前期撥款 改市建局研究 政府企硬

撰文:彭焯煒
出版:更新:

隨著延任一年的立法會下周復會,政界焦點將再轉移至立法會議事廳內,新一輪政治攻防戰一觸即發,其中特首林鄭月娥在2018年提出的明日大嶼願景更是當中的熨手山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指,在現時的經濟困境下,政府更應推出逆周期措施,創造更多職位,包括涉款約5.5億元的明日大嶼前期研究,有關項目早已排在立法會財委會議程上。
面對政府庫房儲備在經濟下行期間「縮水」,亦有不少質疑指計劃是「倒錢落海」,據悉,有建制派近日醞釀游說政府抽起明日大嶼前期研究撥款,改由市區重建局或房委會等負責,相關款項由該機構承擔,既可免卻花費公帑爭議,避過一場立法會拉布戰,款項亦料較5.5億元為少。

+1

林鄭在2018年《施政報告》提出涵蓋中部水域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人工島、大嶼山北岸和屯門沿海地帶等的明日大嶼計劃。預計可建造約1700公頃的人工島,興建26萬至40萬個住宅單位。政府當時爭取於2025年展開首階段的填海工程,惟因計劃一直備受爭議,現時預計最快於2027年開始填海,預計2033年有首批住戶入伙。

根據去年發展局公布的造價預算,明日大嶼整項計劃將高達6千億元。立法會工務小組早於去年5月已通過涉及5.5億元的前期研究撥款,惟在上年度的立法會內,有關申請仍未獲財委會通過。政府原本需要在新一屆會期從頭再來,但現在立法會會期延任最少一年,故有關撥款未至於「胎死腹中」。

抽起撥款涉面子問題 政府憂釋放錯誤信息

面對民主派的猛烈反對攻勢,加上一年後的選舉逼近,若政府硬推具爭議性撥款或會不利建制派選情。有建制派中人近日建議,政府應抽起明日大嶼前期研究撥款,改由市區重建局或房委會等法定機構負責。該建制派指,已向發展局轉達相關建議,認為由該等機構負責前期研究,可免去「用政府錢」的質疑,造價亦會較現時的5.5億元低。

不過,據悉政府已明確拒絕了建制派有關要求,回覆是「技術上做不到」,即無法將明日大嶼的前期研究交由法定公營機構負責;當局亦憂慮會釋放錯誤信息,以為政府是向反對計劃的人士「跪低」。

黃偉綸:可參考「沙田第一城」模式公私合營

事實上,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日前回應外界對明日大嶼造價憂慮時,亦大打「開口牌」,他指出,根據以往香港的經驗,大型工程如透過適當的政府和私營機構合作,政府不需要從公帑資助這些項目的興建,他引用沙田第一城的模式作例子,指出當年是透過公私合營的方法,填海費用由私人機構承擔,私人機構拿取少部份土地做私人房屋項目發展,大部份土地會交回予政府興建公營房屋,亦會建造香港經濟所需求的公共大型設施,例如工業區、道路等。

黃偉綸又稱政府接下來會就財務安排,特別是融資上的不同可能性,進行詳細研究及考慮,重申「用什麼方法最好,研究後便會知道。」

建制埋怨政府不願變陣 恐拖累明年立法會選情

有建制派人士批評政府不願諗計「變陣」,令建制派陷入兩難之地,如果不支持通過撥款猶如拖明日大嶼計劃後腿,但若投票通過撥款,又可能遭到反對者的圍攻,現時社會對明日大嶼的撐反民意兩極,即有近半甚至更多市民對計劃反感,恐會影響明年立法會選情,「萬一真係咁,唔知政府到時孭唔孭得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