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辯論|李梓敬:未與民共度時艱 管浩鳴:為何高官不減薪?

撰文:何夏怡 馮子健
出版:更新:

立法會今日(16日)起一連兩日辯論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新民黨立法會議員李梓敬多次質疑,預算案的措施並非政府與市民共度時艱,反而基層及小中產利益受損。他直言市民的期望很卑微:政府真正體驗與民共度時艱的精神,而非每次有財政壓力都在基層及小中產身上開刀。選委界議員管浩鳴則稱,有長者反映為何高官不減薪?

另外,社福界議員狄志遠批評預算案提出「一刀切」削社福開支做法不恰當,資源被削但服務不減,將嚴重打擊員工士氣。選委界議員陳沛良指,長者2元乘車優惠的幾次調整,合計涉及行政費用逾2億元,認為在現今科技發達的情況下是匪夷所思,要求當局與八達通公司研究如何提升效率。他又促請當局考慮撤回向陸路離境私家車收取200元邊境建設費的建議。

立法會今日(16日)開始一連兩日辯論本年度預算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到立法會聽取議員發言(黃浩謙攝)

李梓敬指政府要認真檢視部門資源運用效率、精簡架構,不是讓基層、中產承受更多壓力。他指市民對政府有期望及訴求,希望政府聆聽民意,公平分配財政資源,讓社會真正實現繁榮穩定,才是民惟邦本、才可以真正本固邦寧。

李梓敬質疑預算案未有與民共度時艱(黃浩謙攝)

李梓敬:如節流損害基層及中產 違反施政初心

李梓敬質問,本次預算案不少針對基層及中產的利民措施遭到取消,市民明白要開源節流,但現時是官民共度時艱,還是基層中產獨度時艱?他指出,政府應考慮每一項削減開支的項目,並非盲目削減開支。他指如果政府節流損害基層及中產利益,是本末倒置、違反施政初心。

他質疑政府為何要向中產這個「沉默的大多數」開刀。他反問,節流為何不精簡公務員架構作為首要考量?他指政府提出削減公務員編制,但其實很多是自然流失,市民會覺得是表面功夫。他反問,小修小補對長遠財政改善真的有用?最後只會基層及小中產受影響。

管浩鳴質疑為何高官不減薪(黃浩謙攝)

管浩鳴:高官「一毫子唔使減」 弱勢社群被「開刀」非共度時艱

預算案提出公務員、立法、司法機關等凍薪一年,選委界立法會議員管浩鳴表示,有長者向他反映,公務員凍薪不減薪之餘,福利年年增加,高官更「一毫子唔使減」,被「開刀」的是長者及弱勢社群,認為做法不是共度時艱。

管浩鳴發言時提及,近年社會出現以老護老、以老護殘等,各項社會服務需求有增無減,惟政府削減相關資源,認為無認真考慮社會實際需求,可能對社會服務範疇造成災難性後果。他表示,面對財赤問題,首先被「開刀」的是前線幫助弱勢社群的社福機構,舉動屬不智。

陳振英指政府應研究如何擺脫稅基狹窄的問題(黃浩謙攝)

陳振英對未提研究稅制感遺憾 倡優化公務員增薪點制度

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指,陳茂波曾表示不希望政府過分依賴賣地收入,要維持穩健的公共財政,香港要擺脫稅基狹窄、間接稅較少問題,對《預算案》沒有明示要研究稅制感到遺憾,希望政府盡快就稅收啟動研究,積極面對未來經濟變化。

他又建議當局考慮優化公務員增薪點制度,指增薪應只限於表現優異的員工,將增薪人數少於公務員整體數字的一半才比較合理。

馬逢國:欠解決當前經濟低谷良方

選委界馬逢國支持通過預算案,但指預算案雖然規劃好未來的發展,惟欠缺解決當前經濟低谷的良方,坦言「部分措施俾人一種亂咗龍的感覺」。他舉例旅遊領域,香港現時出境人數大於入境旅客數,即便有入境旅客,消費市面缺乏吸引的節目,郵輪旅客都不願下船消費,以及增收機場離境稅令中轉旅客觀感不好,或窒礙空運行業復甦。至於財案提出徴收陸路私家車離境稅,他質疑會阻止港車北上,妨礙香港與大灣區的融合。

馬逢國強調,預算案令人看不到短期內政府的收入會大幅增加,「更加睇唔到香港經濟,在未來一段時間會有大起色」,他希望政府能用好國家這一龐大後盾,為香港謀出路。

田北辰倡引新型輸入外勞模式 薪酬為內地水平

實政圓桌田北辰指出,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財政預算中投資未來更加重要,現時推行的不少大型基建項目是為配合國策和香港發展,惟本港工程成本高,其中一個原因是薪酬支出高。

就此,他建議政府研究一種新型輸入勞動力的模式,讓這些勞工從事融入大灣區的公營基建項目,例如北都公路項目,但須即日往返香港、不享任何外勞福利,薪酬亦是內地水平,不受香港薪酬中位數的限制。田北辰認為,該模式可以幫港府大幅減低開支,「最終受惠都係香港市民同納稅人」。

狄志遠不滿政府一刀切削減社福機構資源(黃浩謙攝)

狄志遠:一刀切削減福利開支不恰當

社福界、新思維狄志遠指出,今次預算案中「一刀切」削減福利開支不恰當,沒有為基層提供保護網,令社福機構面對財政壓力。他指,近年社福界共計被削減約10%的資源,但各機構仍要提供的服務沒有減少,實在難以承受,因為社福機構的營運成本有八成是薪酬,「再削減是減人頭」,會嚴重打擊員工士氣。

狄志遠指,政府的開支龐大是因為社會需求增加,例如人口老齡化、貧富差距擴大等,政府更應承擔幫助弱勢社群的責任,劃一削減福利開支,只會令弱勢社群得不到照顧。他希望財政穩定後,政府馬上取消削減福利開支的措施。

他又補充,勞福局局長推出一系列拆墻鬆綁的措施,幫助減少社福機構的行政負擔,以及減少中小企財政壓力,是從善如流的體現,希望局方繼續與業界保持溝通。

陳克勤籲所有政策局共同「拼經濟」

行政會議成員、民建聯議員陳克勤表示,財赤之下需要開源,應該所有政府部門一同拼經濟、謀發展。他舉例,保安局近日調整入境政策,實行特邀人士入境便利計劃,發出240個邀請,對象涵蓋工業、投資、法律行業的專業人士,環境生態局則可鼓勵環保業界提升技術,做到自負盈虧。他重申希望所有政策局可以努力開源,尤其現時美國推行關稅戰,衝擊香港的傳統支柱產業,特區政府要以更積極主動的政策措施,向世界展示香港是開放自由的經濟體。

立法會辯論財政預算案,陳健波指預算案展現了穩中求進(黃浩謙攝)

陳健波:全體公務員凍薪體現與民共度時艱

同樣身兼行會成員的保險界陳健波表示,預算案展現政府穩中求進,樂見政府在培育新興產業和維護財政穩健之間取得平衡。他指政府為積極控制開支以推行公務員、立法會、區議會凍薪,「充分體現公務員和市民共度時艱的承擔精神」。基建投資方面,他認為撥款增至1200億,體現政府深謀遠慮的發展佈局,對北部都會區的投入切實。

紡織界議員陳祖恒表明支持通過本年度預算案(黃浩謙攝)

陳祖恒:加強投資未來發展旅遊

紡織及製衣界陳祖恒支持預算案通過,並希望政府未來要配合公營或半官方機構的力量,為出海困難的內地企業提供支援,並吸引更多內地企業落戶香港。他續指,希望政府繼續加強投資未來,例如要發展盛事經濟和旅遊,就要佈局好場地和景點;亦要提升行政效率,更進取地統籌內部業務的重整,包括檢視人手、資源有無重複。

2元乘車優惠(林靄怡攝)

陳沛良質疑調整2元乘車優惠行政貴太高

選委界議員陳沛良則指出,政府過去幾次調整「兩元乘車優惠」,均涉及高昂行政費用。2022年將合資格受惠長者年齡由65歲下調至60歲,有關非經常開支約7500萬元。另外,上年8月起全面實施實名制以「樂悠咭」取代長者八達通,有關非經常開支約9400萬元,再加上今次預算案提出的新改動又涉開支6千萬元,三次調整用了約2.29億元行政費。

陳沛良質疑每次調整2元乘車優惠涉及的行政費用太高(黃浩謙攝)

他認為,每次都需要八達通公司調整八達通讀寫器系統及測試,投入大量人手、時間及資源處理。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做法實在令人覺得匪夷所思、難以接受。他認為,當局應與八達通公司共同研究如何將系統全面智能化,若日後有其他調整,都能夠經由網絡以遠端方式進行更新,節省開支、提高效率。

對開徵私家車陸路離境稅有保留

陳沛良又直言對預算案建議開徵200元私家車陸路離境稅有保留,認為政府有必要重新審視《預算案》中部分建議,又稱措施或對離港的廣東私家車徵收費用,應考慮與廣東省政府商討,更指措施對庫房增加收入不多,但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大方向背道而馳,可能得不償失。他促請當局考慮撤回向陸路離境私家車收取200元邊境建設費的建議。

此外,陳表示外圍環境對本港經濟有考驗,香港要根本上正視稅基狹窄問題,再次建議政府就稅制改革展開研究及設計藍圖,維持低稅制的同時開拓新稅收來源。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