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嶺超級殯葬城大縮水 林鄭:不興建殯儀館、火葬場

撰文:林嘉成 鄭寶生 胡家欣 周禮希 周皓宜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今(6日)公布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大篇幅勾劃出香港未來發展,毗鄰深圳的新界北成為未來發展重鎮,整個規劃藍圖涵蓋交通、房屋及產業發展等,著力加強與內地基建連繫, 配合大灣區分工定位。她在下午舉行記者會,講解《施政報告》內長遠規劃例如政府架構重組、及覓地建屋的一系列鬆綁措施等項目,多次被問到連任問題。

+6

【17:11】至於早年擬興建的「沙嶺超級殯葬城」,林鄭表示,以往北部無發展,「唔親鄰嘅設施去晒北面」,但今時今日已不可以隨便遷移,要作出平衡。她指,政府曾計劃殯葬城設施有三個項目,當中會保留靈灰安置所,因為香港每年有5萬人去世,要為後人安置,20萬個骨灰龕位將置於沙嶺,現時已做相關的平整工作,之後會申請撥款。至於殯儀館及火葬場則毋須興建,前者相關設施已足夠,後者則可用科技及在和合石加建以應付需求。

她續指,政府寫字樓、「唔係有位置需要的設施」會搬到北部,並已經選址,以帶動當區就業,並可紓緩交通擠塞問題。

【17:00】有記者問到為何不光明正大將收回區議會撥款權,放入《施政報告》,往後會否恢復區議會委任制,又問到林鄭月娥有否履行2017年政綱所指要重建和諧社會、恢復市民對政府的信心。

林鄭指,她曾提及收回撥款權事宜,「並不存在咩光明正大或陰陰濕濕」,又稱目前區議會殘缺不全,質疑自數名區議員代表全部選區通過撥款有欠公道,是不民主的做法,而改由政府代替整個區作決定更有代表性,體現均衡參與。她說,目前只是暫停區議會撥款權,長遠政策需要慢慢研究。她強調今次並非「收權」,因為區議會從來沒有權力,只是一個諮詢組織。

她續指自上任以來,她一直希望重建和諧社會,反修例風波前大部分政黨願意與她磋商,《施政報告》致謝議案通過,其後很多政治團體變成反中亂港勢力,令香港出現前所未有的挑戰,甚至危害國家安全,重申與社會同行、以民為本施政仍是她的宗旨。

【16:57】《信報》記者問及,今次施政報告有不少跨屆建議,有人形容如連任政綱,與及會否等特首選舉後才作交流。

林鄭表示,任何大型建設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不可能有一屆政府的工作可在5年內完成,一係提出,一係就唔提出,如果好多人不想做事,香港咪就係咁囉,裹足不前。

她強調自己經常如此工作,在快離任發展局時提出「起動九龍東」的計劃,當日《信報》社評更讚揚,她特意留下了相關文章。而觀塘現已有不少金融公司落戶,強調是靠跨任期、有魄力的工作成果。她又提到自己將辭任政務司司長時提出西九故宮博物館,呼籲不要與連任掛勾,「如果要掛勾就同我林鄭月娥掛勾,我好鍾意做嘢」。

【16:51】被問到如何評論自己任內表現、會否爭取連任,林鄭月娥表示,不會回應有關問題。被問到倡議北部都會區後,發展「明日大嶼」是否有需要,林鄭表示,2025年提供約百萬房屋單位目標,計及交椅洲的房屋興建數字,強調「唔能夠唔填海。」她指,相信香港有部分人不同意,例如不可以觸碰郊野公園等,但她反問「想唔想香港前進」,認為政府要果斷,又指反對聲音不大。她又引述地產界指,填海賣地是賺錢的事情,可以幫補庫房。另外,她指,政府與鄉議局合作,用合理方式出讓祖堂地,稱「唔可以隨便想要咩就要咩。」

【16:46】被問到有關醫療服務輪候及北部都會區,會否增加居民及內地來訪者爭拗的情況時,林鄭表示,香港人口老化下自然會增加醫療需求,近4年已增加了資源,認為醫管局亦應考慮有否其他方法,例如利用科技、人工智能診症等解決問題。

旅遊方面,林鄭表示有人來自然有需要滿足需求,但在疫情下本地業界亦擔心沒有人來。她強調北部都會區是為了土地開發,不是為了交通、人流等小問題,而是想像香港的未來。

【16:40】有記者問到建設北部都會區成本預算,以及與「明日大嶼」計劃同時進行,會否導致工程人手短缺,價格水漲船高,另外《施政報告》提出檢討公務員高層職位的選拔及聘任機制,確保「能者居之」,是否反映目前公務員制度並非「能者居之」。

林鄭稱,最初在行政會議提出北部都會區時,有行會成員擔心成本問題,亦有行會成員提出這是一個願景,而非討論細節,她希望大家也可將此視為一個「願景」。她說,香港最能夠製造財富的是土地,不可能在開拓土地工作上蝕本,只是要面對現金流問題,政府可能發債解決,大家毋須擔心政府的財政負擔,「如果睇今日赤字就乜都唔做,不單只是短視,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她續指,實施《港區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後,政府比較行政主導,較易推展工作,但領導能力仍非常重要,提及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及管治者要「想幹事、會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中,最難的是「想幹事」,政府要找到最有能力、最有抱負的公務員。

+13

【16:32】林鄭月娥表示,港府配合國家發展策略,按照《十四五規劃綱要》,未來5年重點發展生命健康科學,配合香港醫學院及科研優勢,回應國家需要,打造相關的科技創新領域。另外,河套地區港深創科園,成立新的研發中心,設立「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另外,在大灣區發展方面,港深兩地聯手發展對大灣區有利的經濟體,又指未來的5項鐵路發展,有2至3條均會經深圳,反映兩地具體連接,有信心兩地合作順利,互補性好強。她又重申,未來10年公私營房屋供應「到位」,有信心房屋問題可徹底解決。

【16:24】有記者問到是否堅持不會重組發展局,經改組後的民政事務局負責的區議會工作會否有所改變,以及為何林鄭假設下屆政府會接納今份《施政報告》的改組方案。

林鄭指,運房局工作繁重,認為分拆運房局「好實在」,亦得到廣泛支持,但她稱土地開拓非單純為房屋用途,還包括經濟用途、政府設施,現時發展局有兩大範疇,分別是規劃地政及工務,近年為加快開拓土地,兩個科目進行研究,如果分開這兩個科目,會否出現不協調亦是考慮之一。

她提到,文物保育同樣在發展局的範疇內,根據她過去5年經驗,發展局架構運作良好,她主觀認為將發展局分拆比較可惜,「我又唔會唔聽意見,所以咪拎出嚟討論。」

她稱,希望未來地區事務地區處理,提出民政事務局可專注青年發展,有關重組政府架構的諮詢馬上可以開始,會從不同持分者進行諮詢,但不打算做一個很大型公眾諮詢,因公眾未必對此有很大興趣。她又指,她沒有假設下屆會接受她的意見,她只是行多一步為下屆鋪排,「如果佢唔同意咪唔洗做」,但若建議獲公眾及持分者認同,相信不論由誰擔任下屆特首,也會進行相關工作。

【16:18】林鄭表示「拆局」是「工欲善其事」,強調調整的是最高層決策局,而重組架構需要修訂相關法律。她強調將重組建議交給下屆政府相當重要,但指如果今屆政府已完成改組,下屆將需要「硬食」,強調「我唔做呢啲違政治倫理嘅事」。

她又指,認為下屆特首如果同意改組,即可與立法會討論,可在7月1日推行,當選後在物色司局長時已可立即找人。她強調改組是社會想做,「你可以話我係好負責任嘅人,唔會因為自己任期快完而唔做野」,但強調拆局與連任與否無關。

林鄭另指,基本法23條立法是責任所在,批評以往多屆政府「遮遮掩掩」,強調對國家及人民都是風險,日後所有官員都會理直氣壯,不會模稜兩可。她表示希望在下屆立法會內完成,強調將會有諮詢工作,已載於立法建議便覽內,但正因需要諮詢,難在任內完成,對於有指推卸責任覺得奇怪,強調任何只要看看時間表,就知道希望今屆內完成並不實際。她又提到要做好公眾宣傳,需要一定時間。

林鄭月娥《施政報告》記者會結語。(周禮希攝)

【16:12】林鄭指,在國家安全及愛國者治港的雙重保障下,特區政府應比回歸後任何時候,更有基礎、信心等能力落實《施政報告》願景,但市民大眾的支持必不可少,因此今份《施政報告》的主題是「齊心同行開創未來」。

【16:06】林鄭月娥表示,未來10年房屋政策應達標,未來可足夠建33萬公屋;私營房屋方面,可提供170公政府主導土地,10萬個私人單位,未計私營發展商手持的土地。她指,今年首8個月內,許多私人土地改地契、市區重建以增加房屋供應,料未來10年都可以達標。她指,至2046、2047年,連同人工島填海及北部將可提供40萬至50萬個單位,料為七比三的公私營比例,連同北部都會區可提供16萬至18萬個單位,最高可提供約110萬個單位,再加上精簡法定程序、釋出「祖堂地」等,料可多於110萬個單位的水平。她說目前全港總單位數目約290.3萬個,即增加34至38%個單位,有信心房屋問題可徹底解決。

《施政報告》記者會主題佈景。(周禮希攝)

【16:01】林鄭表示希望繼續發展數碼港,希望有標誌性項目。她亦提到將會建設新田科技城,提到落馬洲河套區加上新田科技城的150公頃後,加起來有247公頃用地,再加上深圳300公頃有540公頃創新科技區,相信可與矽谷媲美。此外,林鄭到訪大專院校時,各校建議政府批地給各院校進行科研,林鄭表示完全支持。

大專院校的科研要產品化,因此香港需要再工業化。她覺得香港有很大潛力,在進行智慧製造和工業生產,她看到科學園的先進製造業中心很受歡迎,因此會設第二個先進製造中心,以及在新田建立另一中心。

林鄭表示,將在港深創科園做第三個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至於人才方面,林鄭表示將繼續「傑出創科學人計劃」,並繼續研究有關科研資金的計劃。

【15:53】在創新科技發展上,林鄭月娥表示,今屆政府會沿用白石角科學園,故重新啟動馬料水填海,加上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入岩洞騰出現址,共提供88公頃新土地。她指,當日有人反對填海是因為土地用作住宅用途,引致交通擠塞,但相信作科學園擴建,對交通影響不大。

另外,會改善白石角科學園交通,東鐵線的大學站以北加建車站,並會重新為教大運動設施重新選址。車站上蓋可以興建公營房屋、停車場及商場,目前已找到相關土地。至於第5期數碼港,會增建4成樓面面積,流浮山亦冀設創科落戶地方。

【15:50】林鄭月娥稱,目前北部都會區只是一個概念,但政府花了3至4個月做大量工作,並邀請了前規劃署署長凌嘉勤擔任顧問,並非「齋講」。她說,政府提出10項行動方向,及45項行動項目,包括與建5條新鐵路,例如有洪水橋至前海的跨境鐵路,政府已在洪水橋新鐵路站的地底預留數公頃作跨境鐵路站;北環線向北伸延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東鐵綫伸延至深圳羅湖,並增設非過境的羅湖南站。

【15:48】林鄭月娥向記者介紹《施政報告》時,旁邊展示架突然倒塌,林鄭尷尬一笑後繼續發言。

【15:37】特首林鄭月娥開場發言表示,自己發表了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為「齊心同行、開創未來」。她之後重點介紹各工作。林鄭提到今年亦有附篇,交代過去4年多的措施,亦有逾300新措施;另外有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十四五規劃的「八個中心」便覽、40項提交下屆立法會的立法建議。她提到,即將公布《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最終報告,將提到最新欠地數字,與及有關氣候的計劃。

她特別提到北部都會區,強調是綜合發展,要有多種不同的作用,並與維港都會區對比,指後者成就了香港今日,而新的都會區選址北部理所當然,因為仍未開發。林鄭指,300平方公里範疇,差不多三成香港地方都涵蓋在內。她補充指,維港都會區未來將包括「明日大嶼」的交椅洲人工島填海,指兩個都會區將南北相互輝映。

林鄭強調,目前北部都會區零散,之後會整全發展,無需要定下界線,如做得好可以幅射至其他地區,以至深圳。她指,本港與深圳已有多個陸路口岸,是全世界最頻繁的口岸,強調發展都會區的意義重大,在國安法後本港更有條件發展,是特區首次以突破思維,超越深圳的行政界線,相信港深合作將令兩地在大灣區發揮雙引擎作用。

她亦強調,都會區將加強基建發展,令不同小區有聯繫;北部都會區需要完善創科產業系統、同時要令城市及鄉郊結合,更積極的生態,令區宜居,宜就業,宜遊玩。

▼特首林鄭月娥施政報告2021懶人包▼

+3

▼特首林鄭月娥施政報告2021重點▼

+3

▼特首林鄭月娥施政報告2021附篇全覽▼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