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皮營養|食水魚皮擔心重金屬?4大食魚法則大減重金屬風險!

撰文:黃偉麟
出版:更新:

提到魚類污染問題,大家即時會聯想到深海魚,認為這些食物鏈頂層的掠食性魚類,體內會累積較多重金屬。很多人食魚甚至不食魚皮,認為可大減重金屬風險,究竟又是否正確呢?

近數十年,大量工業廢水排入海中並污染海洋。大型魚類受污染是最深,也較容易累積重金屬,當中水銀污染就是最常見。人體對水銀的吸收率高達90%,若攝食量過多,毒性過高會導致水銀中毒,傷害人體中樞神經,並出現聽力和視覺受損及大腦退化等症狀。而重金屬主要儲存在魚頭、魚皮及魚肉等。當中,以魚頭的含量最高。

魚皮主要的成分為膠原蛋白,是一種人體中不可或缺的蛋白質。(網上圖片)

魚皮主要的成分為膠原蛋白,膠原蛋白佔人類的總蛋白質約兩成,是一種人體中不可或缺的蛋白質,其主要存在於皮膚、關節及骨骼等主要組織當中。所以我們食用魚皮等富含充足膠原蛋白的食物來,便可補充羥脯胺酸等胺基酸,能輔助膠原蛋白吸收,讓肌膚保持彈性潤澤。

另外,魚皮亦含有大量的DHA及EPA,DHA對大腦和視網膜有益,可避免眼睛黃斑部病變。EPA能幫助心血關疾病和增強免疫力,抑制發炎反應,還能促進血液循環,而DHA及EPA均屬於奧米加3不飽和脂肪酸。奧米加3不飽和脂肪酸,不但可以幫助腦部、眼睛、神經系統等器官正常運作,還能預防中風、發炎和心血管問題。

整條魚所含的維他命B2,單單在魚皮已佔一成多,維他命B2可以支持免疫系統,幫助身體抵抗感染和疾病。礦物質如鋅也存在於魚皮中,鋅能維持能量、醣類、蛋白質與核酸的正常代謝。

那麼,不食魚皮便會錯失大量營養素。其實,只要正確食用魚皮,不但可以避開重金屬污染問題,也可以吸取魚皮的豐富營養。

按下圖看4大食魚皮法則減重金屬風險:

+4

4大食魚皮法則減重金屬風險

1)不吃大型魚皮

真正有重金屬污染問題就是食物鏈頂端的大型魚類,例如金槍魚、鯊魚、劍魚、旗魚,這些魚是食物鏈最頂層,毒素累積在體內較多,而且濃度非常高。

魚類的水銀含量由低至高。(圖片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2)可吃小型魚皮

小型魚類體內重金屬濃度相對低很多,對人體影響小,營養價值卻很高。

3)轉吃淡水魚或養殖魚的魚皮

魚類的水銀含量,視乎其食物來源和生活水域,因此,養殖魚、淡水魚和非捕獵性魚類的水銀含量較低

4)不吃魚頭及及去掉魚鱗

魚頭的重金屬含量最高,只要不食用深海魚的頭部,以及去掉魚鱗和清洗乾淨,攝入小量的重金屬物質肝臟也會將其排出。

魚頭的重金屬含量最高,避免食用深海魚的頭部。(網上圖片)

孕婦幼兒忌食哪5類魚免中水銀毒損神經?

5類魚如鯊魚、劍魚、旗魚、金目鯛及方頭魚等......

到底攝入過多水銀會有何後果?

可損害人體的神經系統,尤其是發育中的腦部.......

參考資料:健康遠見元氣網hello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