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約29萬元 政府首次公開招聘海事處處長 近四任由政務官空降

撰文:陶嘉心
出版:更新:

公務員事務局今日(14日)刊登招聘海事處處長,月薪約29萬元,是該首長級職位首次公開招聘。該職位過往由政務主任(簡稱AO,又稱政務官)空降或海事主任內部晉升。2012年10月1日發生南丫海難後,由2014年起政府改由政務官空降掌海事處,對上一任處長袁小惠因病在去年3月提早展開退休前休假,原應於2月底退休的副處長王世發則署任及後坐正處長至今。

海事處工作包括巡查漁船有否不適當使用光燈捕魚。(海事處圖片)

申請人需具備至少12年海運及港口管理經驗

根據招聘資料,海事處處長月薪為首長級薪級表第6點,每月287,990元至296,535元。獲取錄的申請人將按公務員合約條款受聘,為期三年,政府可酌情決定續聘與否;在圓滿履行三年合約後,受聘人可獲約滿酬金,連同政府向強積金計劃所作的供款,相等於合約期基本薪金總額的15%, 本月27日截止申請。

申請人除了必須為香港永久居民,還須符合以下條件:

(a) 具備至少12年海運及港口管理經驗,而當中最近八年擔任高層管理職位,具豐富人事管理及行政經驗;
(b) 持有本港大學頒授的學士或深造學位,或具同等學歷;
(c) 對航行安全、船舶管理及船隻管理有廣泛認識;
(d) 具備策略思維及卓越的分析能力;
(e) 對政府體系有深入認識;
(f) 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卓越的人際技巧及領導才能;
(g) 具備優良中英文書寫能力,並能說流利粵語、普通話及英語;以及
(h) 在《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取得及格成績。

海事處處長負責為港口及海運事務提出政策建議,以及管理海事處;同時擔任船舶註冊官、領港事務監督及海員招募總監。

因應南丫海難 政務官黃偉綸2014年空降處長整頓海事處

在港英時期,1961年至1972年曾設海事處處長,之後到1991年才重設,由當時政務主任苗學禮(John Anthony Miller)出任,之後的處長戴毅彬、崔崇堯、譚百樂及廖漢波均是海事主任內部晉升。

政府在2014年2月調任原政府新聞處處長黃偉綸(現任財政司副長司),再次由政務主任「空降」出任海事處處長,改變海事處由內部晉升部門首長做法。這安排是因在南丫海難慘劇後,海事處被揭發管理不善而間接導致該事故發生,政府決定委派與海事處無任何利益關係的政務官黃偉綸,能徹底整頓海事處。其後接任的鄭美施、王天予及袁小惠均是政務主任。

2021年時任海事處處長袁小惠(中)及副處長王世發(右)參觀海事訓練學院。(海事訓練學院facebook)

上任處長去年突「退休前休假」 原副處長取消退休留任掌海事處

上任政務官出身的處長袁小惠由在2021年2月1日執掌海事處。海事處在去年3月1日發出內部電郵通知,公布她由3月2日開始放「退休前休假」,由原定2月底退休的副處長王世發繼續擔任署理處長一職,政府也無主動公布袁小惠突退休前休假,內部職員感到十分驚訝,因早在2月初打算為王世發餞行,並準備了歡送的告別卡,但王其後卻聲稱有事取消了餞行宴會。

海事處有2名副處長及6名助理處長

據了解,袁小惠因患病而突然展開「退休前休假」。王世發其後的職銜為「海事處處長」,而非「署理海事處處長」,網頁的歡迎辭都是署名「海事處處長王世發」。現時海事處有兩位副處長,分別為史強及林瑞萍,下設六名助理處長分管不同職務,料他們為海事主任出身。

公務員事務局:公開招聘助網羅人才

公務員事務局回覆查詢, 公務員的聘任一向是按公開和公平競爭的原則進行,量才挑選最優秀和最合適的人員填補公務員職位空缺。在此前提下,首長級職位除了透過內部晉升填補空缺,也可由其他職系的公務員調派擔任,或透過內部或公開招聘物色人選填補。

當局指,海事處處長除了需要熟悉政府管理和具備豐富的海事經驗外,亦需了解航運業的商業運作和與業界有緊密聯繫。局方指,公開招聘有助以最廣泛的方式網羅來自政府內外的人才,政府能夠挑選出具備必要資格和專業知識的合適人選,帶領海事處應對未來的挑戰。

自2024年2月開始,海事處處長一職由海事處副處長王世發署任至今。海事處處長一職的公開招聘程序現正展開,待相關程序完成後,政府會適時公布處長的任命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