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戶盼保留繼續營運 指工廈猶如社會後勤 立會議員促只拆一留三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於2019年《施政報告》建議,由房委會探討轄下6幢工廈,重建作公營房屋可行性。房委會早前完成相關研究,擬清拆4座工廈改建公營房屋,最快可於2031年提供4,200伙。
受清拆影響的包括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有工廈廠戶形容,工廈擔當社會「後勤」角色,對本港有一定貢獻,望當局能保留或提供足夠安置單位,「現有租戶係想繼續做生意。」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建議,當局應只收回一幢工廈重建,保留工廈讓租戶有經營地方。

曾先生手上的是用作撒先人骨灰的容器,由他們協助客戶訂購合適材料,再找製造商度身訂製。(梁鵬威攝)

莫女士經營五金工業材料公司已屆40年,由她開創的事業,現時交由兒子曾先生接管打理,「呢個行業每一日都學緊新野。」每日工作由打電話報價、接標書,兼負責採購物料,小如湯匙,大至工程用的石壆,均由他們公司一手包辦,「有時幾支匙羹(訂單)都要接。」曾先生更拿出經由他們協助生產、用作撒先人骨灰的特別容器,笑指部份同行怕「唔吉利」不願接單,只有他們願意接。

工廠大廈是香港的「後勤」

曾先生形容工廠大廈是社會的「後勤」,當有急件或需要度身訂造的貨品,通常會選用本港工廠而非內地廠房。他舉例指,他們公司客戶包括不少公營機構,而大廈內亦有租戶為檢疫中心供應配件。

相關報道︰

房委會拆工廈建屋 夕陽工業難覓廠 廠戶嘆被趕絕:無咗香港製造

五金工業材料公司由曾先生的媽媽創業,現時二人共同打理。(梁鵬威攝)

他們由1996年起租用房委會轄下的宏昌工廠大廈,兩個地舖分別用作辦公室及貨倉,月租約2萬元。他們指,曾看過其他工廠大廈的單位,同樣大小的地舖難尋,樓上單位業主叫價亦甚高。

房委會現時給予租戶18個月通知期,並發放相等於15個月租金的特惠津貼;亦安排租戶競投葵涌晉昇及屯門開泰工廠大廈的空置單位。曾先生指,以他們月租約2萬元為例,津貼金額約為30萬元,而他估計,單計搬遷廠房費用及裝修費已需要約60萬元。至於可供競投的工廈單位數目亦少,不足夠安置受影響4幢工廈,有意繼續經營的租戶。

簡單的字句,關乎著租戶一生心血、多個行業的存亡。(梁鵬威攝)

斥政府犧牲香港工業

曾先生與4幢受影響工廈的租戶不時開會商討,政府賠償金額多寡,並非大家首要訴求,「現有租戶係想繼續做生意,所以先想搵地方繼續經營。」他說,既然政府聲稱有意支援中小企,就應有保留工廠大廈的政策,維持租戶的流轉,「有人退休就走,再換新人入嚟,令到成個市場繼續經營。」

曾批評,政府現時做法值得質疑,不應為房屋政策,而犧牲香港的本地工業,「唔係將租戶掟出私營市場,等佢自生自滅,拆晒工廈又解決到房屋問題咩?」

田北辰倡拆一留三 保留部份工廈扶工業發展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指,房委會清拆工廈不但導致部份行業被迫結業,影響本港供應鏈,亦會趕絕無能力於私人市場承租單位的年輕人。他曾經接觸受影響工廈的租戶,當中不乏有意發展手作生意的年輕人,認為當局制定政策時,應考慮及平衡他們的需要。他建議當局只收回一幢工廈發展公營房屋,並在獲保留的工廈中,預留足夠單位安置受影響的租戶。

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於1984年落成,至今有37年歷史。大廈有1,020個單位,分布於11層樓。房委會將清拆轄下4座工廈作公營房屋發展,除宏昌工廠大廈外,亦涉及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火炭穗輝工廠大廈,以及葵涌葵安工廠大廈。首3幅用地料可於2031年提供約4,200伙;葵涌葵安工廠大廈則可提供約600個單位,惟尚未有時間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