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隱專員公署:去年投訴個案按年增15% 處理2128宗「起底」個案

撰文:陳葆琳
出版:更新: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今日(9日)公布,自2021年10月修訂《私隱條例》並生效以來,截至去年12月31日,公署合共處理2,128宗「起底」個案,並就其中114宗個案展開刑事調查,32宗案件轉介予警方繼續跟進。其中,已有五名被補人士被落案起訴,被裁定罪名成立的有兩人,當中已被判刑的有一人。

+7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今日(9日)舉行記者會發表2022年的工作報告。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指,去年共收到3,848宗投訴個案,比2021年的3,354宗上升15%,主要是由於《2021年個人資料(私隱)(修訂)條例》下打擊「起底」新條文自2021年年底生效後,「起底」的投訴個案有所增加。其中95%(3,656宗)的投訴個案涉及投訴私營機構或個別人士,其餘5%(192宗)涉及投訴公共機構或政府部門。

公署接獲105宗資料外洩事故通報

私隱專員公署於2022年接獲14,929宗公眾查詢個案,比2021年的17,651宗減少15%,公署平均每個月處理超過1,200宗查詢個案。鍾麗玲表示,因應透過偽冒電話、電郵或短訊誘騙個人資料的個案呈上升趨勢,公署已於去年9月設立「個人資料防騙熱線」,處理懷疑誘騙個人資料的查詢或投訴。截至12月底,防騙熱線共收到168個來電。公署於2022年全年接獲707宗有關套取市民個人資料作詐騙用途的查詢,比2021年的557宗增加26%。

另外,私隱專員公署於去年接獲105宗資料外洩事故通報,當中41宗來自公營機構及64宗來自私營機構。這些外洩事故涉及黑客入侵、遺失文件或便攜式裝置、經傳真、 電郵或郵件意外披露個人資料,僱員違規、及系統錯誤設定等。

公署就「起底」案展開12次拘捕行動其五被起訴

《私隱條例》下規管「起底」行為的條文於2021年10月8日生效,將「起底」行為刑事化,並賦予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就有關罪行的刑事調查及檢控權。有關條文生效日至2022年12月31日,私隱專員公署合共處理2,128宗「起底」個案。私隱專員公署就114宗個案展開刑事調查。公署亦將32宗案件轉介予警方繼續跟進。

私隱專員公署去年合共展開了12次拘捕行動,共12人被捕。其中一半被捕人士將事主「起底」的原因主要為金錢糾紛,依次為工作糾紛及感情糾紛。逾九成(11宗)被捕人士透過社交媒體平台及即時通訊軟件「起底」,只有一宗以街招形式曝露了事主私隱。

截鍾麗玲透露,至2022年12月31日,已有五名被補人士被落案起訴,被裁定罪名成立的有兩人,當中已被判刑的有一人,該名人士被法院判處八個月即時監禁,至今則有3人被定罪。

私隱專員鍾麗玲發表2022年工作報告。(陳葆琳攝)

鍾麗玲:跟進未遵循停止披露通知的平台須移除起底訊息

公署合共向26個平台發出了1,500個停止披露通知,涉及17,703個「起底」信息 ,遵從率超過90%。鍾麗玲表示,其執法行動不但包括要求相關平台移除「起底」訊息,亦包括要求移除整個「起底」頻道。公署亦有向未有遵循停止披露通知的大概一成平台進行跟進工作,包括發出警告信,甚至聯絡海外對口單位反映,過去亦有平台因此已移除「起底」信息。

被問及過去公署是否曾考慮移除整個平台,她指,不方便評論個別個案,重申倘訊息涉及「起底」,公署有權力執法及開展刑事調查,又或發出停止披露通知。至於停止披露通知的範圍,她稱要視乎個別情況,例如頻道涉及多少個「起底」訊息,如整個頻道都是「起底」訊息,法例之下公署有權利要求平台營運商移除整個頻道,她又提及,公署正與政府持續審視《私隱條例》,檢討修訂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