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的「黑」「白」雙煞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愛美之人,追求肌膚極致的黝黑、白淨,但急於求成,容易適得其反。例如過度暴曬,皮膚黑色素大量沉澱,會變成各種色斑;希望謝絕黑色素,但混合使用不同成份的美容或淡斑產品,易生不良或過敏反應之餘,也不知禍從何來。醫學上,皮膚黑色素太多或太少,其實也是健康警號,下文介紹一二。

撰文:醫善同行醫學顧問、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

醫善同行醫學顧問、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

亞洲人的膚色深淺,除了種族因素,也取決於黑色素的多寡。當皮膚吸收陽光、受到刺激或發炎,或因為體內的內分泌等因素,基底層的黑色素細胞便會產生大量黑色素,並逐漸送到角質層。黑色素由基底層送往角質層的過程,大約28天,期間,一部份的黑色素會在代謝機制自然消失;其餘、過量分泌的黑色素則會逃過代謝機制,走到角質層。這是膚色轉黑的基本程序。

所以,我們常說的黑色素沉澱是一種症狀,也是色斑、雀斑於不同部位形成的第一步。黑色素繼續長期沉澱,視乎累積的位置,表皮層為各種色斑、真皮層則為痣。若皮膚產生病變,更可發展成皮膚癌。

黑色素沉澱是一種症狀,也是色斑、雀斑於不同部位形成的第一步。黑色素繼續長期沉澱,視乎累積的位置,表皮層為各種色斑、真皮層則為痣。若皮膚產生病變,更可發展成皮膚癌。(VCG)

白蝕則是另一種極端,當身體某部份皮膚的黑色素嚴重稀少,便會浮現不尋常的白色斑點。原因有機會與身體的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自身的黑色素細胞而致。大部份白蝕病例為遺傳,或自身也罹患其他免疫系統疾病,例如一型糖尿、貧血等;部份病例也與壓力或其他環境因素有關。

病如其名,不自然的奶白色斑塊可於四肢、頭、肩頸等部位出現;斑塊形狀顏色與汗斑類近,但汗斑的顏色偏紅及淡白,而且真菌感染位置會痕癢難當,白蝕則很少有發癢。白蝕影響儀容之餘,斑塊位置也會因為缺乏黑色素保護,所以較易曬傷;但此病不會傳染,亦不會增加患皮膚癌機會。

追求心中極致的膚色需要很長時間,不能急進,防曬必須勤做、從小做起,而護膚、保濕亦如是。皮膚每日外露於環境,接觸不同的物質,其實最容易潛藏疾病元兇。(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治療方面,如外塗藥物或紫外線光學治療未見明顯效果,白蝕患者或需接受黑色素細胞移植治療,即從患者健康的皮膚抽取黑色素細胞,移植到白蝕的部位,讓身體自行改善膚色。至於黑色素沉澱引致的各種色斑,若無嚴重健康風險,則未必需要接受手術;但正因如此,若在不清楚成份及副作用下,混合使用多款去斑或美容產品,隨時引致皮膚不適或過敏反應,得不償失。

說到底,追求心中極致的膚色,需要很長時間,不能急進。例如防曬,必須勤做、從小做起;護膚、保濕亦如是。很多市民忽略皮膚的健康風險,但皮膚每日外露於環境,接觸不同的物質,其實最容易潛藏疾病元兇。

「01醫務所」與慈善團體【醫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醫健文章。醫善同行於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會上的愛心和力量,鼓勵有心人踴躍參與醫善同行舉辦的義工計畫,各展所長,幫助弱勢社群。

醫善同行會以專業團隊的運作方式,致力提高贊助人與贊助機構的信心,達到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目標。

網站亦會為巿民提供正確的醫療資訊;並舉辨不定期的醫療健康講座和義診,同時積極與其他社區組織及醫療機構協作,為市民提供各種醫療服務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