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F】過份進取、保守皆下策 一圖了解強積金調整配置策略建議

撰文:梁啟敏
出版:更新:

資產配置是執行強積金計劃(MPF)的重要策略,要有效執行,首先要從認識強積金計劃內各項資產(即成份基金)開始,否則過份保守或過份進取,都會浪費了累積退休資產的時機。
撰文:梁世傑

在強積金制度下,受託人均會提供一個或以上的強積金計劃,而每個計劃均設有多個不同的成分基金,供計劃成員選擇。(資料圖片)

基金配置忌過度進取、保守

大家如對強積金的成份基金有基本認識的話,都知道強積金有保守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混合資產基金及股票基金等等多類資產。

很多人未理解各類型基金便立即進行價格預測及主觀選擇,忽視了基金的歷史,亦忽視了基金的風險與回報,導致有些年長人士過於進取,退休前還將所有資產撥去股票基金,萬一遇上另一次金融海嘯,退休計劃便會被打亂;又或者對投資不甚了解的年輕人,採取了過份保守的資產配置,白白浪費了累積退休資產的時機。

相關文章:【強積金管理】調配MPF忌用「圍爐」心態 小心5大主觀選擇陷阱

打工仔利用「資產配置」策略能夠配合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去調整資產種類的比例。(GettyImages/VCG)

調整基金配置如選擇交通工具

自由社會中的經濟活動,大部份時間受人類的集體性所影響,而出現理性的表現。金融投資的學問就是去收集這些經濟活動的數據,然後進行理性分析,才去作出投資的判斷,免除主觀感覺。

舉一個例子,如果我們要從觀塘到荃灣,可以透過多種交通工具達成。以下是不同工具的車費及行程時間:

不同交通工具由觀塘去荃灣的車費及行程時間。

上表的車費是「付出」,而行程是「回報」,撇除非經常性的的士,我們可以將數據製成以下圖表:

「付出」愈多(車費愈高),「回報」愈高(車程愈短)。

上圖可見將不同公共交通工具的「付出」及「回報」連起來,呈現出斜線比率,即是「付出」愈多(車費愈高),「回報」愈高(車程愈短)。

分析了交通公具的數據之後,我們便可以進行理性的安排,例如我們的預算是每次的車費付出不多於10元,那麼可以怎麼辦?我們不會單純地以為只有巴士及行路可以選擇,而是知道可以以低付出的巴士及行路,混合高付出的地鐵及紅van,只要長時間下平均車費不多於10元便可。

衡量「付出」與「回報」

運用同樣道理去管理強積金,會先得出以下的「付出」及「回報」圖表(按積金局的《強積金制度15 年投資表現回顧》資料歸納):

強積金的「回報」及「付出」亦像交通工具一樣出現斜線的關係,我們如果想要高「回報」,就要有高的「付出」,承受較高風險。

上表的「按月波幅」就是長期持有該類基金的「付出」,亦是風險的量化值,而「年均回報」就是「回報」。投資世界沒有免費午餐,強積金成份基金的15年歷史數據告訴我們,強積金的「回報」及「付出」亦像交通工具一樣出現斜線的關係,我們如果想要高「回報」,就要有高的「付出」,承受較高風險。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付出」2%的按月波幅,那麼可以怎麼辦?單單持有一隻基金是不能達到此目標,惟有進行資產配置,像持有80%債券基金及20%股票基金,去達到2%按月波幅的目標「付出」,同時獲得約2.5%的「回報」。

強積金的投資管理,不是短線的個別基金選擇,亦不是主觀預測以什麼價格賣出買入,而應該是長期的策略執行,對應不同強積金計劃內成份基金的「年均回報」及「按月波幅」的特性,與及自己個人的「回報」及「付出」目標,理性地於人生不同階段調整出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

專頁:MPFDIY

立即下載《香港01》,緊貼公務員職位空缺、勞工處筍工推介,了解CV、面試致勝技巧!下載網址:https://hk01.app.link/bkbJyY5t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