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瑜伽、聊天不算平靜內心? 「No Time」樂趣連喬布斯也嚮往

撰文:經理人
出版:更新:

根據歷史和科學驗證,在每天生活中加入一套有效的例行公事,是成功的不二法門。但《Inc》雜誌網站近期一篇文章則指出,即便你已經發展出一套健康、有效率的一日行程,這種充實的生活型態,很有可能會扼殺創造力。許多真正的天才,都在實施「No Time」心法,藉此活化思考,開創更大格局。

忘卻時間、只關注自己的「No Time」

+7

《The Art of Impossible》(暫譯:不可能的技藝)作者、TED 演說家史蒂芬科特勒將「No Time」定義為 「屏蔽外界聲音,極度安靜的自我放空時間」。在 No Time 期間,你必須相當有耐性,不能感受到時間流逝,不能因為要趕着做下一件事情而有壓力,真正任由自我意志放逐。

你可以在 No Time 做很多事,比如說去收不到訊號的山林裏散步,定位自己的處境、好好反思平常沒時間思考的問題。或是找一段眾人皆睡你獨醒的時間,隨心所欲地書寫,記下任何心中的想法。

根據神經科學研究,不受時間打擾,有助於激發創意。當我們不因時間感到焦慮時,會更專注聆聽自己的聲音,更能釐清下一步,甚至看見更廣的觀點。 因為壓力只會激化左半腦運作,專注在細節上,看不見全局。更糟的情況是因為壓力大,甚至使你開始焦躁不安,連細節都沒辦法處理好,讓情緒左右了工作效率。

相關文章:日做10小時?朋友皆是同事? 或已工作成癮且問題不在工時長短…

+15

愛因斯坦、喬布斯都在「No Time」中找尋靈感

不只神經科學家指出 No Time 的重要性,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多次提及,他常在無所事事、放空的狀況下迸發最有價值的靈感。另一位奉行 No Time 的則是蘋果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看似終日忙碌、行程滿檔的喬布斯,唯一會拖延時間的時候,就是他正在享受 No Time 時。

有時間限制、多人參與的運動課,不算是 No Time

不過,放空的行程不代表就是 No Time 喔!舉例來說,一個兩小時的瑜伽課程可能相當放鬆,可是因為有外界的人事物在一旁,加上時間限制,仍然稱不上真正的放空。這也是為甚麼 No Time 那麼難達成,因為我們平常已經排太多行程,反而排擠了好好認識自我的時間。

相關文章:貝索斯每天10時後才工作有原因 學懂為生活留白思考品質自然更高

+16

將想法付諸行動,No Time 才能真正發揮效用

要切記的是,No Time 的功能主要在於啟發你的思維、開拓以往沒有的觀點,但點子如果沒有付諸實現,終究無法為生活帶來改變或進步。

下次在你睜開眼就開始安排整天行程時,先緩一緩,別排任何事情,即便是放鬆的按摩、瑜珈都別排,讓自己處在一個無人打擾的空間,好好靜下來與自己獨處、聆聽內心的聲音,或許就有機會在 No Time 中找到新想法喔!

【本文獲「經理人」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