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古知今|香港曾有「香港節」? 風光一時文娛嘉年華三屆告終

撰文:唐灝德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為推動香港文化發展,打造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之都,政府計劃明年開始舉辦第一屆的「流行文化節」,首階段希望透過重溫60至90年代的流行文化,勾起大眾的集體記憶,從而鼓勵年輕的藝術或文化工作者。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香港就曾舉辦過類似的全港性文化活動——「香港節」,適逢「流行文化節」正籌備當中,我們可以先溫故知新當年這個空前盛況的文化娛樂節目。

歡娛之名政治為實的大型節慶活動

1960年代中國內地爆發文化大革命,當時香港左派人士為聲援內地發起了名為「六七暴動」的社會騷動,事件造成了社會嚴重撕裂,也衍生了不少後續的社會問題。有見及此,當時的殖民地政府在事後檢討時,認為香港需要舉辦一個為期七日的大型文娛盛事以疏導社會的負面情緒以及安撫民心。另外,政府也希望這個節慶活動能夠結合更多香港的元素,加強香港年青一輩對香港的歸屬感和凝聚力,從而避免同類型的事件再次發生。因此,目的是為了營造歌舞昇平、國泰民安氣氛的節慶活動——「香港節」便由此誕生。

第一屆香港節在1969年12月9日至12月15日舉行,耗資400萬港元於香港不同地區舉辦一連串的文化藝術活動,為全港市民、尤其是年青人,帶來「娛樂、享受、輕鬆」的氣氛。港英政府甚至曾考慮將香港節的第一天,定為法定公眾假期以吸引公眾參與盛事,可見當時香港節被受重視的程度。當年香港節標誌性的圓形Logo隨處可見,海報和旗幟掛滿大街少巷,外形酷似一個西瓜波,但其實是洋紫荊花的抽象圖案。

回顧香港節各樣設計:

+6

開埠以來史無前例的活動規模

為配合不同年齡和社會階層的喜好,香港節舉行的活動數目繁多、內容紛陳,由全港性到地區性都有,更聯合了商界和街坊團體共同籌備,可謂中外共融,務求令全港市民都找到感興趣的節目,做到全民參與。

首屆香港節破天荒舉行了470多項活動,當中包括一系列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歌劇、舞蹈和時裝表演,亦有嘉年華會、舞會以及各項運動體育賽事;展覽的題材更是多不勝數,例如郵票、古董、花卉、手工藝,甚至賽車展等,盛況算得上是空前絕後、萬人空巷。當中,各區街道和維多利亞海岸上布置的華麗燈飾,還有節日壓軸的花車巡遊最受矚目,當年警方估計,觀賞花巡遊車的市民多達80萬,是當時全港人口的五分之一,而這兩項節目也因其受歡迎程度延續至今。

第一屆香港節反應熱烈,參與人次超過500,000,讓殖民地政府決定繼續舉辦香港節。香港節後來於1971年和1973年再度舉行,活動數目更是屢創新高,其中包括極受注目的「香港節小姐」選美比賽和「香港節健美先生」比賽,另有當時嶄新的麗的映聲遊藝大會,電視紅星如沈殿霞、黃霑在露天場地表演「歡樂今宵」節目,以及歌唱比賽、雜技大會,大大提高了香港節的趣味。

+10

香港節的沒落

政府原定在1975年舉辦第4屆「香港節」,但後來因香港經濟轉差,政商界質疑舉辦節日勞民傷財,令香港節最後無疫而終。不過,政府與民間團體合作,街坊團體、學校、社會服務團體群策群力,在香港節不同的位置提供服務,的確增強了人們間的聯繫,建立出緊密、正面的網絡。此外,香港節大部分活動更是免費讓觀眾參與,從結果而言香港節成功籠絡了不少民心,更對推廣本土文化藝術起了一定的作用。

參考香港節的成功,相信「流行文化節」可以從活動範疇、模式,以至宣傳手法上作不少借鑑。同時,政府亦在早前的施政報告中表示會研究長遠設立「流行文化館」的可行性。不過,位於大圍的文化博物館目前就有一個回顧二戰至近代香港流行音樂、電影、電視和電台廣播節目等發展的常設展覽「瞧潮香港60+」跟流行文化館的性質非常相似。「瞧潮香港60+」展覽除了簡介香港流行文化在不同媒介的發展和演變外,更收藏了一眾香港流行文化的殿堂級人物,梅艷芳、張國榮、許冠傑等的經典服裝和珍貴手寫曲譜。展覽在上年度已開放給觀眾入場,對香港60至90年代流行文化感興趣的觀眾可以到文化博物館免費入場觀賞。

+3

【伸延閱讀:】「瞧潮香港60+」文化展覽 展出梅艷芳、張國榮經典舞台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