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成長系列》拍攝長達56年揭階級問題 受訪者指缺乏真實性

撰文:何國龍
出版:更新:

【紀錄片/ 給十九歲的我】英華女學校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近日備受爭議,在正式上映後第4天被叫停,導演張婉婷指出需要先釐清當中涉及的所有問題,並解釋:人重要過電影。

一方面電影被網民杯葛擺看,另一邊廂亦有人因為得知電影暫停之後馬上搶購戲飛,更有傳網上炒價高達3,500元一張。每位觀眾入場觀看,都抱有各自的心態,到底是想看她們的轉變還是純粹窺看他人的人生?

《成長系列》海報(圖片來源:IMDB)

今回介紹的紀錄片《成長系列》(Up Series)又名為《人生七年》,於1964年開始,記錄了14位英國當時7歲的兒童之生活,直至2019年播出系列中的第9部,已經追蹤拍攝了56年。第一部推出時名為《7 UP》,2019年播出的一部名為《63 UP》,每7年拍攝一次。當年被選中的孩子代表了英國不同社會階層,紀錄片主旨是揭示階級和貧富懸殊的問題,以及去印證人生的社會階級早在7歲時已經被奠定了,14位孩子分別來自高、中、低階層,僅有一位中層的孩子能夠得到上流的機會。

網上圖片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14位孩子自出生開始背景截然不同,也造就了他們之後的人生。有的家境富裕自然有更好的教育,7歲便有讀報的習慣,然後很自然地入讀牛津大學,畢業後成為律師,而他的孩子亦將重踏一次他的道路;有的自小希望只為家庭出一分力,可以養活年老的父親,希望的工作是離家很近的超市。至於中產階層的,雖成功大學畢業,出到社會之後做老師、公務員,但可惜止步於此。

紀錄片中亦有一些較極端的例子,例如出自中產家庭的人成了流浪者。大多只有家境好的孩子,能夠在實現到7歲時說過的夢想,值得一提的是唯一能夠從中產晉身上流社會的,是一位入讀牛津大學物理系的孩子Nick。後來其中一位當上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的受訪者坦言,這部紀錄片記錄了不同孩子的人生成長,也證實了階級制度在社會中是根深蒂固的,人的未來,是很難改變的。

影片截圖

看電影我們總是期待著高潮起跌、起承轉合,然後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局,不過看紀錄片或許是想在一個沒有劇本的情況下看人生百態的真實性,但《成長系列》告訴我們的是,劇本早就藏在每個人的人生裡,這個道理其實不用看《成長系列》都知曉,如果每位孩子的人生能有極大的轉變,我們只會斥責做假。事實上,紀錄片每7年拍攝一次,每次拍攝7天,短短幾天又怎可以概括到7年的人生?這數十年以來,很多受訪者曾指出過紀錄片缺乏真實性,例如其中一位的父親在一次拍攝後兩年離世,對其人生影響很大,但下一次跟進已是5年後。而人們的記憶和感情,也會因應時間流逝產生認知上的偏差。甚至在回憶時會進行記憶和感情上的重組,好讓這幾年發生的事情進一步合理化。

再者,拍攝的7天亦不能夠好好表現出一個人的所有,曾有受訪者說他身邊的人看過紀錄片之後重新認識了自己,但他本人卻不以為然,決定將真實的自己寫進一本著作裡,最後卻沒有出版社肯出版,也許這個真實的自己並不比紀錄片中的自己來得有觀賞性。紀錄片將一段段長時間的人生刻劃成數十分鐘的影像,這個濃縮的過程我們好像可以很快地了解一些事和道理。剛才提及過的Nick曾表達過,紀錄片花了很長的時間去觀察一班人的成長,但其實觀眾不太關心他們的人生,更不會關心這是否他們真實的人生。說到最後,紀錄片向來都曾非絕對的真實,只是被導演選擇出來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