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陰道痙攣分生理、心理!她43歲無法行房連子宮抹片也做不了
在科技業工作的43歲王小姐,因罹有「陰道痙攣」症,跟先生結婚3年行房從未成功,生子無望。所幸經台灣不孕症醫生李茂盛以人工受孕技術,加上婦產科、麻醉科跨科醫療協助,終於讓她順利受孕,成功產下一子。
李茂盛說,「陰道痙攣」的盛行率約為0.5%,成因有心理性及生理性因素,前者可能與親密關係議題有關,建議接受心理諮商或求助身心科醫生,在解開心理障礙後多能過正常夫妻生活。後者因生殖器官先天發育不良等原因造成,臨床上多以止痛藥、平滑肌鬆弛劑等藥物進行治療,但成效不佳,婦女多怯於就醫而深受其苦。
相關文章:人工受孕|試管嬰兒較易流產?做一次很傷身?專家親解5大迷思
王小姐因工作忙碌,38歲才步入禮堂,不過,每和先生親密時,會陰部、陰道和骨盆底肌肉就會不自主的持續強烈收縮,導致疼痛難耐,甚至連內診時也非常緊張、陰道會不自主收縮,導致鴨嘴器無法伸入子宮頸,所以從沒做過子宮抹片檢查。
她說,雖然先生很體貼,能同理她的困境,但她深感自責,很怕再不想辦法就會變成要離婚。夫妻倆後來求助台灣茂盛醫院院長李茂盛,李茂盛為她進行4次取卵手術,得到10顆胚胎,並採用該院的「第4代AI人工智慧試管嬰兒技術」及「單一精蟲顯微注射術(ICSI),挑選出優質胚胎,並在全身麻醉下,順利將胚胎送入子宮,9個月後終於順利產子。
李茂盛說,生殖醫療常能快速幫助病人達到懷孕的目標,但很多時候是侵入性的,過程會讓女人很辛苦。諮商心理師能解決的不只是讓身體放鬆、順利進行性行為的基本問題而已,而是要支持個案經歷醫療的過程,並從心理面與社會面來觀照,才能長遠性地提升心理健康。
王郁茗說,透過醫療可以生下寶寶而成為媽媽,透過心理諮商可以提高自我肯定、讓自己更有力量,夫妻關係與親密關係都能變得更好,所以心理諮商對個案的生殖醫療具有相輔相成的效果。
【延伸閱讀,更多計劃高婦懷孕建議】
懷孕|「從後進入」姿勢較易受孕?10個「造人迷思」你有搞錯嗎?
懷孕|晚婚晚生育更要懂怎養胎!5招遠離孕期併發症 咖啡要即戒
延伸閱讀:
花蓮、台南今規模4.9地震 氣象署:都獨立事件、台南3天內有規模4餘震
【本文獲「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