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自殺|調查以來情況最嚴重 專家:個案普遍已踏入青春期

撰文:王淑君
出版:更新:

學童自殺個案令人扼腕,有調查早前公布2016至2018年向死因庭呈報的兒童死亡個案,近30%為自殺個案,是調查以來最嚴重。擁有豐富青少年精神健康治療經驗的林美玲醫生日前參與社福機構舉辦的「學童自殺識別與應對」講座,分析尋求自殺背後可能隱藏的抑鬱、焦慮及其他精神健康狀況。

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日前發表的報告,2016-2018年向死因庭呈報的259宗兒童死亡個案當中,有59宗為自殺個案,是調查以來最嚴重的。委員會呼籲市民要關注身邊的青少年。

(photo-ac)

香港心理衛生會於昨日(24日)邀請精神科專科林美玲醫生舉行「學童自殺識別與應對」講座,吸引逾360名學界及社福界同工報名參與,當中超過7成為學校校長、教師及青少年工作者等。

👉🏻👉🏻👉🏻👉🏻幼稚園開始進行正向教育,為幼兒提升抗逆力:學童輕生個案日增 幼稚園推正向教育惠及家長 校長:學生喊少咗👈🏻👈🏻👈🏻👈🏻

自殺個案多出現自青春期後

林醫生表示,根據國際數據,學童自殺高峰期多數發生在青春期至20多歲時期,甚少學童自殺個案是發生在青春期之前,更有機會伴隨著不同的精神健康問題或物質濫用情況。

學童自殺有季節性,通常在長假期間學童自殺率都會偏低,但一開學就容易成為自殺高峰期。另外,原來春、秋季節都是學童自殺較高峰的時期(與躁狂及抑鬱的情緒轉變有關)。不可忽視的當然是這些學童所遇到的壓力事件,往往成為引發點。

自殺個案的男性,較明顯特質可能包括衝動行為及性格、激烈的反應、有物質濫用的情況;自殺個案的女性,較明顯特質包括焦慮及抑鬱情緒等。

開學是學童自殺的高峰期。(photo-ac)

👉🏻👉🏻👉🏻👉🏻面對小朋友讀書,學生同家長都一樣咁大壓力!有咩辦法舒緩緊張?😣😣家長焦慮│逾4成家長不知如何幫助小朋友溫習考試 做到呢6樣就夠👈🏻👈🏻👈🏻👈🏻

需要留意青少年的壓力及異常表現

林醫生指出,青少年階段是一段充滿轉變的時期,也是精神健康危機較高的時期。要預防青少年自殺,師長平日需要觀察及留意他們的壓力狀況,包括因壓力引致的各種表現︰過度緊張焦慮,例如心悸、發抖、手心出汗、眩暈、麻木、呼吸困難感、驚恐發作、焦慮情況容易於兒童及青少年期間引發焦慮症、可能出現的抑鬱徵狀、物質濫用情況。

她亦鼓勵師長需要留意及辨識青少年會否正面對一些精神健康問題,包括︰「隱藏型的抑鬱(masked depression)」、行為問題、難以解釋的身體問題(somatic)、情緒病的共病問題,尤其是焦慮問題及行為規範障礙症的共病。如有以上情況,應該及早介入,為學童提供協助。

林醫生提醒師長,要避免及處理學童自殺問題,於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雙管齊下,會有較明顯效用。

她特別提醒師長,當有學童自殺消息或新聞傳出,要注意其「傳染性」,有機會引起連串的模仿行為,故此要留意傳媒報導的影響、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事後介入的方法。

精神科專科林美玲醫生(機構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