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雞功效|益氣血防脫髮11好處推介1湯水 6類人慎食 男士易上火?

撰文:楊子豐
出版:更新:

烏雞給人印象,就是用作煲湯補身,但為什麼是烏雞?而非其他黃皮雞?烏雞功效良多,但牠與普通雞有何不同?有指男性體質屬陽,喝溫補的烏雞湯容易上火,這說法又是否正確?以下註冊中醫師關應春為我們講解烏雞的好處和食用禁忌。

「十全」烏雞 經熬煮才釋出營養

烏雞,又稱烏骨雞、竹絲雞、武山雞、屬於家雞的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烏雞的發源地在中國江西泰和武山北岩汪陂村,故又名武山雞。人稱烏雞為「十全」:「紫冠、綠耳、白絲毛、藍纓子、鬍子、五爪、毛腳、烏皮、烏骨、烏肉」來與其他雞類區分。

烏雞全身羽毛潔白,但喙、趾、肉、骨和皮呈黑色。關醫師補充,因烏雞所含的營養成分要經過熬煮足夠時間,水解後才能釋放出來,因此適合煮湯。

烏雞全身羽毛潔白,但喙、趾、肉、骨和皮呈黑色。(網上圖片)

烏雞與普通雞的分別

比起普通的雞,烏雞的營養價值更高。烏雞除了氨基酸含量比普通雞要高外,胡蘿蔔素和維生素都比普通雞多,且熱量和脂肪亦更低。以每100克雞肉計算,普通雞脂肪含量為35.4克,烏雞約2.3克,只有普通雞的1/15;而烏雞的鎂含量約7毫克,是普通雞的7-8倍,鎂有助維持肌肉骨骼健康。

烏雞11大功效 益氣補血適合貧血患者

烏雞從營養學角度,其膽固醇含量低,營養成分比普通雞肉高,富含多肽、蛋白質、胺基酸蛋白質、胺基酸、脂肪酸,具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勞的功效。另外,也有研究指出,烏雞的抗氧化作用源於牠所含的黑色素。

在中醫角度,烏雞具有益氣補血滋陰清熱補肝益腎健脾止瀉、改善女性崩中(非月經期陰道大量出血)、帶下(白帶增多)的情況等功效,對貧血患者療效更佳。關醫師補充,大多數黑色的食物有補肝腎的作用,也有「髮為血之餘」的說法,血液充足便能養髮,且肝腎同源,因此烏雞亦具防止頭髮早白減少脫髮幫助頭髮生長的功用。

烏雞適合人士

1. 體虛、血虛人士
2. 產婦
3. 肝腎不足、脾胃不佳的人
4. 更年期或老年期女性

關醫師亦補充,烏雞中的微量元素鈣、鐵、脂肪酸、維生素C及E,對女性尤為重要,尤其是更年期後或老年期鈣質流失,骨質疏鬆,或有缺鐵性貧血、月經後血虛出現的眩暈、生育後氣血不足等虛損症狀。對於女性,最常接觸到的便是烏雞白鳳丸或產後月子湯水

烏雞非女士專屬 男性肝腎不足遺精亦啱

不過,烏雞也並非女性專屬的補品,雖然有指男性體質偏陽,烏雞溫補,男性吃烏雞容易上火,但關醫師解釋,男性體質會受生活習慣及年輕增長等因素影響而改變,飲用烏雞湯不一定會上火。如男性因氣血虧虛肝腎不足引起的遺精、滑精,飲用烏雞湯反而有一定的幫助。

烏雞並非女性專屬的滋補品。(網上圖片)

烏雞不適合人士

1. 熱性體質或內有熱邪的人,例如口臭、口瘡、大便乾硬秘結、暗瘡、喉嚨痛、感冒、發熱、咳嗽、有痰等。
2. 動脈硬化
3. 冠心病患者
4. 高血脂人士
5. 腎病患者
6. 尿毒症患者

烏雞禁忌:6食材勿同放 加肉恐增肝臟負擔

烏雞是補益的食物,因此關醫師建議盡量避免與一些寒涼的食材一同食用,以免影響功效,例如白蘿蔔、西芹、冬瓜、竹蔗、茅根、海底椰等。另外,由於本身已含豐富蛋白質及氨基酸,因此煮用時避免放入其他肉類,如牛肉、鴨等,以免身體吸收過多,對肝臟造成負擔。

中醫推薦淮山杞子烏雞湯 健脾去濕

梅雨季天氣濕熱,人容易疲倦。關醫師推介飲用淮山杞子烏雞湯,可健脾去濕、補氣養血,適合這個季節滋補身體。

淮山杞子烏雞湯食譜

淮山杞子烏雞湯功效:補氣養血、健脾去濕(資料圖片)

材料:鮮淮山1根、枸杞子12克、茯苓15克、紅棗3粒、蓮子12克、芡實12克、陳皮1角、烏雞半隻至一隻。
做法:
1. 烏雞洗淨汆水,其餘材料洗淨備用。
2. 所有食材放進鍋中加水,以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2小時,調味後即可。

功效:補氣養血、健脾去濕

烏雞也可炮製滋陰美顏湯水👉👉👉花膠燉竹絲雞湯滋陰養顏 浸發花膠一啲都唔難!

花膠燉竹絲雞湯食譜

花膠燉竹絲雞湯(燉)

材料:花膠4塊、竹絲雞半隻、石斛8粒、蜜棗3粒、酒1茶匙、鹽適量、薑數片、葱少許、滾水5碗

做法:
1. 花膠以凍水浸發過夜,其間可放在雪櫃內。
2. 用薑、葱將花膠氽水10分鐘,蓋上蓋子,待花膠回復至室溫。
3. 竹絲雞斬件,除去內臟及洗淨備用。
4. 再煲滾一鍋熱水,將竹絲雞氽水。
5. 將竹絲雞、石斛、蜜棗及酒等加進燉盅,再倒入滾水至7成滿,蓋上蓋子,以慢火隔水燉3小時。
6. 加入花膠後再慢火燉1小時,加鹽調味,即成。

註冊中醫師關應春(圖片由本人提供)

參考資料:烏雞中營養和功能活性物質及其生物學活性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