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騰訊被罰款成反壟斷「祭旗」先例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周一(14日),中國市場監管總局宣布阿里巴巴、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和豐巢網絡三間公司在收購其他公司時未有及時申報,各罰款50萬元人民幣。對阿里巴巴和騰訊這種科技巨頭而言,50萬的罰款不過如九牛一毛。然而罰款金額雖少,卻有很大的警告意味。近來中央政府頻頻將反壟斷放在政策宣示上,這次罰款反映了反壟斷不只是口頭說說罷了,而是說到做到。

自上月初,內地監管部門起草了《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下簡稱《反壟斷指南》),「反壟斷」近日又再成為內地經濟政策一個關鍵詞。其實「反壟斷」相關的問題在內地已不少見。早在2016年9月,內地網約車平台巨頭滴滴收購Uber中國,當時監管當局已指此未有及時申報,並向滴滴發起反壟斷調查。然而調查經歷多年至今仍未結案,既沒有公布調查結果,滴滴也未有公開重整Uber中國股權結構。

商務部對滴滴收購Uber中國的反壟斷調查多年一直石沉大海。(視覺中國)

《反壟斷法》或提高罰款

相較之下,這次對阿里巴巴等三間公司處以罰款,只是在公布《反壟斷指南》短短一個月多,則明顯是當局「祭旗」之舉,以示有雷厲風行之意志。是次處罰金額雖然只有50萬,但標桿性意義重大。在被罰後,阿里巴巴公開回應指「已按政策指引積極整改」,而閱文集團也指「積極做好合規申報工作」,顯然跟2016年滴滴時不一樣。

現在內地的《反壟斷法》於2008年開始實施,但內容難以對應互聯網平台,不太能跟上時代,而且罰款也過輕。《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監管機構正準備修改《反壟斷法》,加強阻嚇作用。不申報收購的罰款有可能由現時定額罰款50萬提高100倍至5,000萬元,又或是以其營業額1至10%作計算。無論如何,中央對整頓平台經濟壟斷的決心是有效傳遞至市場,於港上市的阿里巴巴股價自11月初高位至今已下跌超過20%,單是自周一公布罰款後兩日內已下挫5%。

騰訊與阿里巴巴這次雙雙中箭。

內地小商戶與民眾一直對巨型平台經濟企業壟斷市場多有抱怨,內地的行動一方面是維護小市民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壟斷阻礙市場競爭,提高市場效率。可以預見這次中央政府對整頓平台經濟壟斷問題有相當大的決心,勢必改變今後整個相關行業的生態。本月初,騰訊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公司內部特刊《三觀》中便語中深長地說了「一場大洗牌即將開始」,「就像互聯網轉型一樣,上不了船的人將逐漸落伍」。馬化騰當時所指的是虛擬與現實世界進一步融合的「全真互聯網」時代,但放在反壟斷的背景下,亦有一番道理——互聯網平台企業的將來應該是依靠其創新能力,抓住時代轉變的機會,而不是停留於不斷的收購和壟斷市場。